当代伊玛堪传承现状分析
2015-03-26李春霞
李春霞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赫哲族“伊玛堪”与达斡尔族“乌钦”、鄂伦春族“摩苏昆”被并称为“三小民族英雄史诗”,是承载赫哲族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集体记忆的活化石。因为赫哲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其历史、文化只能通过代代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留存,而作为一门流传久远的说唱艺术,伊玛堪担负的正是这样一种重要使命。但在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冲击下,伊玛堪的生存境遇令人担忧。
一、伊玛堪传承面临困境
在过去,伊玛堪与赫哲人的生产生活可谓不可分割。这个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在打鱼、捕猎之后、在传统节日、在婚丧嫁娶之时都会说唱伊玛堪。如今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间,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赫哲族聚居区的100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会说唱伊玛堪的只有5人,听过伊玛堪的也只有12人,婚丧嫁娶、闲暇时间也不再有人说唱伊玛堪。笔者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
第一,民族融合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此次调研发现,具有纯正赫哲族血统的人已寥寥无几,赫哲族同汉族及满族、蒙古族通婚的情况则比较普遍,即使像佳木斯郊区敖其镇、同江八岔乡及街津口乡、抚远抓吉镇等这样的赫哲人聚居地,与汉、满等民族通婚者也很多。更有一些赫哲人由于生计、孩子上学或是改善居住环境等原因搬进城里居住,则加速了赫哲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进程。民族通婚给赫哲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改变。(1)生产方式的改变。大多数赫哲人已经不再从事渔猎活动,他们或是如汉人一样从事种植业,或是离开土地进城工作。(2)生活习俗的改变。绝大多数的赫哲人在婚丧嫁娶之时已改用汉族习俗。(3)宗教信仰的改变。当前,赫哲人已基本不再信奉萨满教,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再请萨满祈福驱邪。这些改变显然使得伊玛堪丧失了得以说唱的机会和场地。此外,伊玛堪在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休闲娱乐方式面前也明显相形见绌。
第二,会讲赫哲语的人越来越少。“赫哲语是伊玛堪得以继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据民族学者调查,20世纪80年代,只有为数很少的老人还通晓赫哲语,55岁以上的人还能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但也大都使用汉语汉字,55岁以下40岁以上的人只能听懂或说一些本民族的简单的话语,30岁以下的人对本民族语言几乎是一无所知;20世纪90年代,赫哲族四五十岁以下的人几乎都不会说赫哲语;21世纪以来,赫哲族全体通晓汉语,只有10.17%的赫哲人兼用赫哲语。”[1]在此次调研中,饶河的赫哲老人付占祥介绍说,能听懂并会说赫哲语的老人已经很少,其中70岁以上不到15人,有文化的只有吴明新、董群2人;50岁—70岁的则只有5人。
二、伊玛堪传承蕴含希望
笔者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传承人创作出了以现代生活为题材的伊玛堪作品。比如吴明新老人创作的即兴演唱片段“撵鬼歌”“祝福歌”等。
第二,传承人采用了以国际音标、汉字或汉语拼音标注伊玛堪文本的办法。如尤金宝的叔叔首唱“希特莫日根”,尤金宝继续传唱,为了能让不懂赫哲语的族人传唱,尤金宝便用国际音标来标注,而付占祥则又想出用汉字和汉语拼音来做标注的办法。
第三,伊玛堪的元素已被运用到手工艺品的制作中。比如,同江的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升(汉族)的鱼皮工艺品“天鹅报恩记”及剪纸工艺品“鲤鱼姑娘”就是以伊玛堪故事为素材创作而成的。
第四,本民族内部不乏伊玛堪的热爱者。佳木斯郊区敖其镇的张文忠,是2008年成立的伊玛堪传习所的第一批学员之一,出于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对赫哲语的喜好,七年来一直坚持学习伊玛堪;他以开酱肉店为生,常常一边卖货一边记忆赫哲语,尽管因为经常外出参加相关学习活动,对生意很有影响,但他却乐此不疲。
第五,许多非赫哲族人士也在积极参与伊玛堪的传承工作。比如,佳木斯郊区敖其镇的汉族人张淑范是一名退休干部,出于对赫哲族文化的热爱,七年前开始学习赫哲语,现在已可以流利的说唱几部伊玛堪并自编自演赫哲族舞蹈。
第六,伊玛堪的文化价值受到国家及国际组织的重视。2006年5月20日,伊玛堪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1月23日,“赫哲族伊玛堪”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黑龙江省的首项世界文化遗产。
三、对更好地传承伊玛堪的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改善传承人的生活待遇,做好传承人作品的整理工作。要关心传承人的生活状况,比如相对于伊玛堪国家级传承人吴明新、吴宝臣等人,省级传承人葛玉霞、尤文兰、尤文凤、尤秀云等和市级传承人尚没有津贴补助。黑龙江省于1979年成立了伊玛堪抢救小组,整理辑录了由老一辈传承人葛德胜、吴连贵、尤树林、吴进才、尤金贵说唱的伊玛堪,总量达数百万字;今后要继续做好搜集、整理传承人伊玛堪作品的工作,出版相关书籍及音频视频制品。
第二,完善伊玛堪传习所的培训工作。目前,各伊玛堪传习所授课的简要情况是:(1)教材。同江、抚远、佳木斯郊区和饶河四地使用统一教材。(2)授课时间。一般为一周1—2次课,一次课时长2小时左右,多选择在晚上或周末等时间。(3)教师队伍。教师多为国家级、省级伊玛堪传承人,教师中也有汉族人,比如前文提到的张淑范老师。(4)学员队伍。学员以赫哲人为主;来自各行业,如渔民、教师、公务员等,且多有授课教师的亲属、朋友;年龄不一,尤以小学生为多。(5)经费支持。每位老师授课一次补助200元,学员则补助20元。此外,现在同江等四地正在教授伊玛堪“希特莫日根”,以备2015年世界“非遗”组织的考核。
存在的问题则有:(1)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且自身能力有限,后继乏人。(2)学员数量不多,且有递减的趋势。比如,佳木斯敖其镇伊玛堪传习所,刚开办时学员有40多人,现在则只剩下五六人。原因有四:伊玛堪难懂、难学;教师虽会说唱伊玛堪,但限于文化水平,不能解释语法现象,导致学员在学习时不易把握规律和标准;学员文化层次、年龄不一,给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学员中的中青年人要工作或学习,且缺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动力。面对上述问题,可以考虑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督促其自觉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并定期召集他们开展教学研讨——不同地区的赫哲语在语音、语调和语法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应求同存异、取长补短。(2)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比如,通过搞文艺表演的形式,让学员有学以致用的机会。
第三,进一步搞好伊玛堪的表演及推广工作。像2010年同江市民族歌舞团上演的“希尔达鲁莫日根”及2012年佳木斯郊区成立的赫哲族艺术团举办的伊玛堪专场演出,都取得了成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1] 刘雪英.赫哲族“伊玛堪”的生存现状[J].中国音乐,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