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2015-03-26廖青王越
廖 青 王 越
(1.2.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5)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从人类社会内部矛盾出发,科学地阐释了人类社会如何向前发展这一问题,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及其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推动的。党和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其应有之意是要努力实现社会矛盾的不断调整和化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源泉之一,对分析和解决社会矛盾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转型期,矛盾问题多发,正视这些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一)经济发展方面
首先,经济增长与分配不协调,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分配合理到什么程度,社会就和谐到什么程度,分配合理的程度和社会和谐是有线性关系的。[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理念,把财富总量提升到一定水平,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但分配公平问题仍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其次,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社会发展却相对落后。部分人认为“经济是硬指标,社会是软指标”,公共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投入远远超过对社会事业的投入,部分政府官员一味追逐经济数据增长而忽视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而医疗保险覆盖、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需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二)政治改革方面
政治层面的改革首先要求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不和谐因素。近几年,我国多次进行政府机构精简,但观其实际效果,却未能达到消除政府机构“臃肿”的目标。政府官员数量过多、行政费用过高,加大了社会成员负担,不但不利于社会和谐,还导致腐败问题接踵而来。另一方面,社会风气不良、腐败情况蔓延会加重社会成员的负面情绪,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而成为社会不和谐的一大因素。
(三)思想文化方面
由于过于关注和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培育,造成一部分人的核心价值观缺失,这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阻碍。思想问题是一切发展的前提,由资本主义国家传播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等对我国公民价值观的侵蚀已不容忽视,直接影响着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建立。这些不良思潮容易使人民群众的思想偏离正道,逐渐缺乏自我约束,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剖析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揭示了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该理论的剖析和探究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产生的内在原因。
(一)内在动力:人的需要和现实生产力水平的矛盾
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我们得知,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类之所以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因为人类首先必须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这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构成了生产力,伴随着生产活动的进行形成了生产关系,如此,通过生产关系使其劳动成果反过来满足人类自身的基本生存需要。人的需要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没有人的需要,人类就不必参与劳动活动;而没有人类的劳动活动,人的需要就难以满足。生产活动是根据人的需要而进行的,需要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内在动因。因此,人的需要与现实生产力的矛盾表现为人类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从事劳动活动,这就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范畴,在这对范畴中,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推动落后的生产关系发生变革;随着新的上层建筑的形成,为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保障,而新的生产关系又促进生产力发生新的变革与突破。由此循环往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由较低形态向较高形态转变,促进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现实动力:社会个体之间的矛盾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个体,都有各自的身份、意愿和利益诉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不同人的个性特点、追求目标相互交错在一起产生冲突,也就是社会个体之间发生矛盾作用,这些作用力最终形成一股合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不断向前。所以社会个体之间由不同意向和预期产生的冲突和矛盾直接推动着社会发展,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一)正视人的现实需要的内部动力作用,促进分配制度改革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除了满足吃、穿、住等基本生存需要,还会产生发展需要即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更高层次的需要。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虽有很大提高,但社会分配不公平问题日益突显。邓小平指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2]社会分配问题实际上是效率与公平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坚持初次分配中以效率为主、公平为辅的原则,通过制度的完善保障分配的均等;其次我们要坚持再分配中以公平为主、效率为辅的原则,旨在缩小初次分配中贫富和收入的拉大。如此,保障了社会分配的公平,满足了人们的现实需要,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平稳发展。
(二)重视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实现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和改革深水区,由此引发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频频发生,集中体现在官员腐败、群体性事件、“就业难”、“看病难”、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方面,这些问题也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在此矛盾问题多发阶段我们更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克服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诸多矛盾问题,处理好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基础作用不断发展经济,更要着眼于上层建筑的完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认为,政治、法律、文化、思想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而且要坚持党和国家的领导,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切实推进和实施依法治国,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将社会矛盾和问题最大程度化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政治与法治保障。
(三)重视个体的重要作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3]人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个体,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活动,因此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个体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归根结底取决于个体和谐。个体和谐主要指人们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能力。个体和谐与社会和谐二者是辩证统一、互为前提的。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个体的重要作用,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挖掘个体自身潜力发展生产力来推动经济发展,使物质文化财富得到充裕和保障,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精神文明得到丰富发展,进而更好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四)整合动力系统各因素的协调配合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集合而成的有机体系,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单独起作用,不能影响社会发展程度和方向,只有其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推动社会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动力论认为,探索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不能撇开其他动力的作用而单独去关注某一方面动力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坚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重视社会公共建设、人的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在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人的现代化建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整合各方面动力因素,使经济动力与文化、政治动力相配合,使社会动力与人的动力相协调,共同促进社会平衡、稳定地发展,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的实现。
[1]邓伟志.和谐社会笔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