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启示
2015-03-26秦在东
秦在东,王 昊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在立德树人的高等教育事业中,在社会转型的特殊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都遭遇到了新的困境。充分挖掘社会治理的理论智慧并遵从其价值导向,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开拓新的理论视野与实践空间。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困境
自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诞生的那一天起,其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的脚步就从未停滞。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战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成本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文化思潮的交融与碰撞,理论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仍面临着各种挑战。
(一)社会文化发展所带来的现实挑战。
经济全球化必然引起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连锁反应。社会文化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亦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最为显著和深刻的当属社会思潮的交汇与碰撞、信息化新媒体的繁荣发展。
1.社会思潮的交汇与碰撞。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更是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势必引起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慌。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甚至以期瓦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向我国输入资本主义价值观。
一方面,以发达的科学技术手段为载体,打着文化传播的旗帜,向中国推行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导致毫无防备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深受其影响,不仅对西方价值观趋之若鹜,更有甚者对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优秀精神财富抛之弃之。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各领域国际人才交流的机会逐渐增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仗经济技术的优势,以高昂的薪酬待遇聘请我国各领域拔尖人才,旨在培养一批亲西方且有实力的中产阶级社会精英,以便通过他们更多地了解我国的政治和经济机密。
2.信息化新媒体的繁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化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较之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时效性更高且交互性更强,同时还具备便捷性与隐蔽性。信息化新媒体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改变,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
首先,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隐患频现。信息化新媒体已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巨大助力。通过信息化新媒体,意识形态渗透的时空范围进一步拓展,门槛进一步降低,进而导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交锋更为直接与激烈。同时,在我国国内也存在一些分裂分子通过新媒体肆意宣泄对我国政治制度的不满、捏造与事实不符的极端言论,意图打击政府公信力和抹黑国家领导人形象。其次,国家对舆情监测与管理的难度不断攀升。信息化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且受众庞大,加大了国家对信息传播的控制难度,外加我国网络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致使我国舆论失范现象频繁出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自身发展的困境。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仅要紧跟社会文化的发展,更要理性直面自身的发展困境。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队伍、管理方法、管理创新等五个理论视域。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面对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新形势和新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遭遇到了现实困境,概括来讲,主要体现在理论创新的乏力和实践探索的滞后等两个层面。
1.理论创新乏力。从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在不同理论视域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从理论研究的整体格局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发展至今只有量变,没有质变。质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础理论并无新的拓展。首先,没有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范畴。学界目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范畴的说法众多,但没有达成较为统一的共识。其次,没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概念群。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其基本概念在学界中也没有形成较为一致且清晰的认识。再次,没有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尤其是缺乏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最后,没有深入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运行的基本规律。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等。
2.实践探索滞后。理论可以指导实践,而实践是对理论的具体验证。面对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实践探索也不能止步不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环节中,构建管理模式、建设管理队伍、完善管理机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探索提出了诸多难题。首先,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体的涌现,客观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对象和空间,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已有的管理模式显然不能实现其原有的功效,新模式的构建刻不容缓。其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出现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配备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而队伍建设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能否有序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队伍建设方面任重而道远。最后,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逐渐与实际要求不相适应。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设置职能交叉,使得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工作无序和工作盲区等。
社会文化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滞,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也只会越来越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想取得新的发展与成长,不仅要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的新形势,更要打破原有的理论桎梏,大胆借鉴相关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积极探寻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突破口。
二、社会治理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在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充满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例如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等矛盾凸显,民主法制尚不健全等。与此同时,随着民间志愿团体、慈善组织、社区组织等社会自治组织力量的不断壮大,它们对公共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理论界开始重新反思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全会提出的“治理”与过去所熟悉的“管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蕴含着社会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变,其中影响最为深刻和广泛的主要是治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模式与路径的多样化。
(一)治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立足于一定社会基础之上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自治共同构成了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既包括自上而下的管理,又包括自下而上的自治。”[1](p17)相比较传统的“管理”概念而言,“治理”更为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1.社会治理理论对一元主体的突破。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处在泛政治化的阶段,社会管理完全依靠强大的意识形态工具,高效地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这段时期的社会管理完全奉行的是政治、经济高度一元化的领导体制。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运行使得社会管理开始逐渐打破一元主体的格局,由政府单一管理迈向了政府主导、市场协调管理。2011年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培训班讲话中强调,社会管理的行动主体,要实现从“绝对一元”到“相对一主”的转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治理”正式提出,并写进了党的工作报告。社会治理理论的提出,是在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发展,是从管理范式走向治理范式的深刻变革,而由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的转变则是社会治理理论最深刻也是最显著的特征。如果将一元主体看作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管理模式,那么多元主体治理则是多个主体平等交流、表达诉求、协商对话的网格化管理,而能否培育适应现代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体系,是决定现代社会治理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2.社会治理理论对多元主体的新要求。
社会治理对参与的多元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多元参与主体的理念绝不是放弃政府的主导地位,而是改变了政府过去对社会事务集中控制的管理方式。社会治理理念着重强调将政府控制转变成引导社会发展、服务社会需求与协调社会资源。在社会治理模式下,政府要转变过去在处理社会事务中独断专权的作风,要善于容纳、听取其他治理主体的意见,在提高自身主导能力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其他治理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挖掘其治理潜力,并适时赋予其他治理主体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以实现治理有效性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在社会治理模式中,除政府外的其他治理参与主体,必须主动增强主体意识、主体责任感及主体治理能力。这主要包括多元治理主体要具备较成熟的政治素养,要切实履行制度赋予自身的义务,积极承担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及时填补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用积极、科学、理性的主体姿态投入到治理实践中来。
(二)治理模式与路径的多样化。
尽管基于社会管理理论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模式,也表现出多样化的实现形式,但单向度的管理模式、单维度的管理路径依然是其固有旨归。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其另一个重大突破就体现在平行化的治理模式和网格化的治理路径。
1.平行化的治理模式。相比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实现了从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管理模式向平行化的治理模式的重大转变。平行化的治理模式是社会民主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它强调多元主体在治理体系中的平等地位,尤其是重视各类社会组织的主体地位。同时引导多元参与主体积极表达自身利益诉求,鼓励通过协商对话达成共识,从而出台保证全局利益最大化的公共治理政策。2014 年12 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协商民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平行化的治理模式其核心是要恰当处理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倡导坚持政治平等,鼓励团结与合作,提倡信任和宽容,强调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2]在社会管理中,政府作为一元主体近乎“全能化”,导致时常出现官僚主义作风,忽视了社会组织及民众的利益诉求;而在平行化的治理模式中,政府、市场与社会分享社会治理的权利,政府职能逐渐市场化和公益化,市场与社会则公共化和行政化,告别了政府“全能化”的管理时代。
2.网格化的治理路径。社会治理要求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形成密切的、平等的网格化关系,即在治理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相互协作的路径是网格化的,在这个网格化路径中多元治理主体逐渐结成了相互依存、互惠共赢的社会关系,共同推动着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D·凯特指出:“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络管理系统。”[3]可见,社会治理是治理主体间建立伙伴关系、进行协商合作的网格化管理,不同的治理主体通过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基于沟通与了解彼此调适利益诉求,在共同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同时实现彼此的权利关系,这必然要求权利实现方式和治理路径的复合化。一方面,科学设计社会治理的网格化路径,深入探索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明晰多元主体在这个网格化路径中的具体坐标,通过制度化建设保证社会发展在网格化的治理路径上的畅通前行。另一方面,依据多元治理主体各自的特点,秉持优势互补的原则制定网格化的治理机制。也就是在社会治理体系中,通过网格化治理路径的设计,能够充分挖掘和发挥出不同治理主体的优势与潜力,填补社会治理空缺,在优势互补中实现互惠共赢。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重大转变,不仅是国家治理模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社会转型所遇困境的必然选择。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是社会管理发展的一次华丽转身,是治国理论的重大突破,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三、基于社会治理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最为本质的特征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和体现出管理学的理论智慧与价值导向。当社会历史背景发生重大变化之后,仅依靠管理学的传统理论已然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与创新需求。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借鉴并融入社会治理的理念与价值取向,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视野和实践探索的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论创新路径。
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创新寻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多元主体和管理模式多样化的拓展是其中最具理论生命力的突破点。
1.多元主体的拓展。“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一定的社会政治组织或是一定的政治利益集团,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发展规律,通过借助科学管理的各种功能,有意识的调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社会控制过程。”[4](p27)从该定义中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体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组织或是一定的政治利益集团,那么具体而言,管理主体包括教育部、各省市教育厅以及所属的学校领导组织等。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完全可以借鉴社会治理中多元主体参与的理论,将主体进一步拓展为多元主体。具体而言,即由教育部牵头,鼓励全国所有省市的教育职能部门和社会教育组织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事务中来,根据不同组织间的权利关系和内在关联,确立协商合作的网格化关系,参与主体要勇于表达自身诉求,以协商民主的方式同教育监管部门进行对话与交流,共同制定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需求的战略与策略。
2.管理模式多样化的拓展。受到社会治理平行化的治理模式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可以走社会治理模式多样化的道路,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中多元主体的价值诉求,引导多元治理主体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各参与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多元参与主体之间协商合作的具体模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分权或放任自流,而是重构教育职能部门和社会教育组织之间的关系,逐渐明确参与治理主体各自在管理体系中的定位,进而探讨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考察,也可以探讨受教育者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时,理应承担怎样的主体责任,也就是如何科学定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质,包括与教育者的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践创新路径。
与社会治理最终需要在指导实践创新中体现其理论价值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创新的价值归宿也在于推动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的创新。结合社会治理的理念与价值导向,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探索实践创新路径时,应当首先将目光聚焦于高校与中小学、高校与社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
1.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的路径。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现实境遇主要还是以高校为考量对象,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的探索成果也颇丰,而聚焦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却几乎是空白。与此同时,高校与中小学同属我国国民教育序列,办学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使命是相同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体系中,两者不仅缺乏对话与交流,甚至存在着明显的、严重的断裂。为了填补这一重大缺失,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践路径,可以吸收借鉴社会治理的理念与价值导向。
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高校与中小学需要确立各自的参与主体定位。主要是高校与中小学基于各自办学的阶段性特点,明确自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参与主体的优势,进而接受和确立对方的主体地位与优势,为搭建平等对话平台奠定主体定位基础。高校与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的差别来自于学生人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但在教育目的、教育价值等更为深层次的逻辑层面是可以对接的。那么为了实现这种对接,两者必须既树立自身办学优势的自信,也要充分重视对方的主体地位。其次,高校与中小学需要建立新型的交流合作机制。当前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与交流虽然也十分频繁,但其主要集中在教学法、教师培训等方面,忽视了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视角开展交流合作。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各自有哪些经验和教训,遇到了哪些机遇和挑战,只有通过新型的交流合作机制,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践创新。最后,高校与中小学需要建立管理衔接机制。主要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战略对接、思想政治教育分层管理对接、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整体规划对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对接等几个方面尝试构建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机制。
2.高校与社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的路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更是个体实现全面发展、实现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践创新,除了关注学校教育以外,还要将探索空间拓展至社会层面。在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中,诸如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等扮演主力军的角色。从社会治理理念的价值取向来看,高校与社会组织之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有效衔接,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创新的可依路径。
高校与社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衔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构建社会实践与理论咨询互动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著的理论优势,但是社会实践平台的缺乏限制了对理论成果的运用与检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社会组织的工作平台搭建社会实践基地;社会组织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各类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都急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指导与谋划。基于优势互补理念与平行化治理模式,高校与社会组织可以尝试构建社会实践与理论咨询互动机制,充分调动各自的优势资源,发挥作为治理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创新的新路径。其次,构建一体化评价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终评价,是高校输送出来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单凭在校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成绩,这就需要社会组织对大学生政治素养、性格特点、职业技能等进行评价,进而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及时反馈;社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否符合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是否科学处理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也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视角进行评价反馈。一体化评价机制,即将高校与社会组织看作是一体化发展的共同体,同样是积极调动主体能动性,同样是进行资源优势互补,只是实践创新的侧重方向在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
基于社会治理的理念及价值导向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目前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无论是对社会治理理论的研究,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理路的研讨,都还需要学界共同的努力与探索。尽管如此,多元主体和治理模式的突破与创新,依然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殷昭举.创新社会治理机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2]王越飞.社会治理与社会模式[J].经济与管理,2014,(9).
[3]D.Kttle.Sharing Power: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M].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93.
[4]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