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梅:寻找干净的内心
2015-03-26李仕羽
◇ 文/本刊记者 李仕羽
13年来,她一直秉承这样的目标:让盲童自食其力,不成为社会的负担。
13年里,她一直朝这个目标努力。
她叫李龙梅,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
2001年,37岁的李龙梅来到了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的前身重庆市盲人学校,担任校长。揪心的一幕至今难忘:从学生到老师到学校,毫无生气。
也是在那一刻,她发誓“一定要让孩子们重新找回属于他们的青春”。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打开另一扇窗。”经过一段时间摸底教学,李龙梅更坚定自己的判断: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潜能,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发掘,为他们创造发挥潜能的良好平台。
2010年岁末的一天,李龙梅带着全校师生到人民大礼堂听了一场交响音乐会,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对音乐的热爱、对西洋乐器的好奇与渴求,深深触动了李龙梅。
她要为孩子们圆这个音乐梦。
三个月后,第一批采购的乐器回来了。但是,盲孩子们不能读乐谱,无法看指挥,与专业老师沟通也不畅通。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李龙梅又大胆提出让学校老师加入乐团、与盲孩子一起学习管乐的设想。
就这样,在她的积极筹划下,一个由35名盲孩子、35名老师组成的特殊管乐团成立了,取名“扬帆”。
接下来的三年多时间里,这个特殊的管乐团先后两次参加上海之春国际管乐节的演出,首开盲人登上国际舞台的先河。在中国第八届非职业优秀管乐团展演中,“扬帆”管乐团与来自全国各地普通中学的10支管乐团同台竞技,获得银奖。
为他们打开心灵之窗,并非李龙梅意愿的全部。
在李龙梅倡导下,学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针对盲孩子的特点,创造性地开设了多项趣味体育活动,激发盲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塑造健康体魄。学校盲人乒乓球、门球、跳绳、田径等项目,也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走进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的美工教室,盲孩子们制作的一件件精致的手工作品更是令人赞叹不已:立体纸雕凝聚着团体的智慧,串珠工艺闪耀着创造的光辉,陶土制作的塑像惟妙惟肖,色彩斑斓的绘画作品充满想象力……
为了让更多盲孩子享受到高质量教育,在李龙梅的积极努力下,学校与国内视障教育高等学府——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实现了联合办学。自此,重庆盲人高中教育正式起步,开始源源不断地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人才。
在时光的转换中,所有的变化就像一场永不停息的春雨,随风潜入夜。
教室里破旧的桌椅更换了,孩子们有了宽敞平整的盲人门球场,有了储藏丰富的盲文图书馆;校址也从南坪搬到南山上,从重庆市盲校更名为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孩子们拥有了更为完善的教学和住宿设施。
特殊教育是一项寂寞的职业,但李龙梅决定继续坚守。“跟这些孩子在一起,我觉得内心特别干净,特别容易满足。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我也不羡慕。”
站在操场边,看着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看着孩子们充满自信的身影,李龙梅发自内心地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