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唱响“民生水利”好声音
2015-03-26李仕羽
◇ 文/ 本刊记者 李仕羽
“水管铺进了家门,现在吃水不困难了。”8月5日,荣昌县铜鼓镇刘骥村村民黄春桂不紧不慢地拧开水龙头,干净的水哗哗地流入水缸中。她说:“我活了90几岁,真没想到我们这高山上也能喝上自来水,从心里感谢党感谢政府。”
7月20日,巫溪县城厢镇白泉村村民吴祖涛顶着烈日,从邻近的邱家淌山坪塘放水浇灌蔬菜。他用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乐呵呵地说:“以前一到夏天,就怕庄稼遭干死。现在山坪塘修好了,村里还建起了蔬菜基地,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201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群众热切期盼的22件民生实事,市水利局牵头承办“3年解决人畜饮水最困难地区5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3年完成7.4万口山坪塘整治”两件民生实事。当前,不少群众已切身感受到这两件民生实事带来的实惠。
截至目前,7.4万口山坪塘整治任务已提前7个月超额完成,比整治前新增蓄水近2亿立方米。400余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市水利局还自加压力,将102.85万三峡库区移民饮水安全纳入今年的目标任务。
山坪塘整治让干涸已久的池塘边再次响起了洗衣歌
民生水利润民心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整治山坪塘,是关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民生大事。”市水利局局长王爱祖称,我市降雨量虽然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70%-80%的雨量集中在6至8月,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工程性缺水问题。市委、市政府集中力量推行这两件民生实事,就是要切实解决饮水困难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历经两年多的艰苦努力,这两项民生实事卓有成效:当前400余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全市36个县级水质检测中心今年6月建成投用,42项标准检测农村饮水安全。在此基础上,市水利局还自加压力,额外将102.85万三峡库区移民饮水安全纳入今年的目标任务;7.4万口山坪塘整治完成,全市累计新增、恢复蓄水能力近2亿立方米,相当于新建20座中型水库。约有1/3的山坪塘成为饮水水源,解决了180万人、200余万头牲畜抗旱水源需求;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74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0余万吨,为全市近100万亩柑橘、蔬菜、中药材基地等提供了灌溉保障。
这两件民生实事也深刻地改变着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忠县拔山镇插花村村民过去常常因为争“秧田水”发生纠纷,山坪塘整治好后,“秧田水”纠纷调解队队长杨世平“下岗”了;城口县坪坝镇议学村过去哪家办红白喜事,唯有挑水送水,但谢家沟山坪塘整治好后,村民们用上了自来水;大足区中敖镇金盆村处于高坡易旱深丘地带,当地村民主要依靠井水生活,但随着一座日供水量200立方米的水厂建成投用,4000多村民喝上了干净便捷的自来水……
顶层设计听民声
两件民生实事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与整治初期的顶层设计密不可分。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山坪塘整治的要求,市水利局多次摸底调查,与市财政局共同编制了《重庆市山坪塘整治工作方案》:确立了“群众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社实施、乡镇统筹、区县负责、市级考核”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山坪塘整治的重点为“3+1”,即挡水、排水、放水设施“三大件”整治和必要的清淤扩容;制定了向贫困区县倾斜的差异化补助政策:主城区每口补助3万元,一般区县每口补助4万元,贫困区县每口补助5万元。
而实施人畜饮水最困难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则通过“群众主体,社会参与,政府主导”方式,因地制宜采取现有集镇水厂提升供水能力向农村延伸管网、村社水厂连通、新建集中供水工程、修建小水池4种方式加以推进,实现供水入户率达到100%,水量、水质、供水保证率达到国家和市级标准。对工程措施不能解决的地区,结合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加以解决。同时,大幅提高补助标准,按主城区、一般区县、市贫区县、国贫区县分别补助424元/人、530元/人、650元/人、729元/人。
“百姓急需就是唯一标准。”王爱祖说,在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和山坪塘整治方案时,我们充分听取百姓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满足群众需求,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透支民力,不搞“一阵风”、“一刀切”,确保两件民生实事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具体到相关区县,也将群众的意愿贯穿始终。以山坪塘整治为例,北碚区每口山坪塘都有单体设计,由专家、设计人员、镇、村、社五方共同商定设计方案,山坪塘整治完成后,必须由受益户代表签字确认后,区级验收才开始。
“听了村民意见,参与方案设计的各方都支持。”潼南区双江镇高石村村支部书记候胜元称,在山坪塘整治中,村民们也都不要求赔偿青苗费,还主动投工投劳,主动为施工队送水送饭。
统筹资金解民忧
解决人畜饮水最困难地区5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整治7.4万口山坪塘,钱从哪里来?
据测算,仅7.4万口山坪塘整治需总投资59.2亿元,区县财政能力弱,市里主动承担了55%。为破解资金难题,作为牵头部门,市水利局统筹2013至2015年小农水重点县中央和市级建设资金31.18亿元用于山坪塘整治;同时,整合抗旱补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水土保持等资金1.28亿元,补充山坪塘整治资金的不足。
市级资金的带动,大大调动了区县的积极性:北碚区财政每口山坪塘配套资金5万元,额外修建了护栏等便民设施;石柱县财政按照每口3万至4万元予以补助,不足部分由受益群众投劳解决,每口山坪塘的平均投资达到了10万元。
市水利局副局长韩正江称,自山坪塘整治实施以来,各个区县都按照每口1万至5万元的标准落实山坪塘整治区县级配套补助。同时,受益群众一改过去“要我做”为“我要做”,全过程参与建设管理,协调清淤、扩容占地和投工投劳。
同样的,在解决人畜饮水最困难地区饮水安全问题时,在中央、市级、区县(自治县)和受益群众自筹基础上,我市积极探索引导民营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投资格局,保障资金供给。同时,市财政还投入1亿元,启动了14个区县21个项目农村饮水工程升级改造工作,为“十三五”全面实施提质增效打下基础。
这些资金也极大地发挥了效用。以山坪塘整治为例,我市整治7.4万口山坪塘花费不到60亿元,新增恢复库容却与20座中型水库相当,而建设20座中型水库至少需要100亿元。
创新机制聚民力
“下放审批权、‘一事一议’、‘先建后补’等机制创新,确保了两件民生实事质量和效率并进。”王爱祖称,为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市里将农村饮水安全年度实施方案审批权限一律下放给区县,由区县水利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区县发改委批复。山坪塘整治审批权、决策权也下放到区县。在民生实事实施过程中,则通过“一事一议”、“先建后补”等方式,做到“事前问需于民,事中问计于民,事后问效于民”,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这些举措调动了群众参与积极性。以铜梁区安居镇七佛村大毛湾山坪塘为例,由于该塘离公路远,材料全靠马驮运,材料二次转运费高达4.75万元。除去市区补助和村民自筹资金外,整治缺口资金4.775万元。该村通过“一事一议”,确定对该塘使用权进行承包,缺口资金由承包人自愿承担。最后该村村民陈明生接受了这种建管方式,承包了该塘10年的使用权,其在整治进度和质量上都格外上心。
不仅如此,我市还在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整治好山坪塘后续管护机制。目前我市已建立起区县水利部门、乡镇水利站、农民用水户协会、村级水管员四级监督管理机制,并由市、区(县)建立并筹集管护资金3亿元,引导群众积极管护,确保工程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