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同盟,有可能吗?

2015-03-25李敦球

世界博览 2014年14期
关键词:结盟韩美朝鲜半岛

李敦球

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访韩,并将中韩战略合作关系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国内外关于“中韩结盟”的建议和议论随之再次响起。这个话题很有趣味,也很有历史感,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中韩结盟已有上千年历史

中韩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交往历史就达两千多年,曾留下许许多多的感人至深的友好佳话,两国还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这是稳固与发展中韩关系的坚韧纽带。

中韩历史上究竟何时开始结盟,学界尚无定论。笔者特意翻阅史书发现,早在唐高宗时期,唐朝与新罗联军在朝鲜半岛南部(今韩国境内)击败了来犯的日本军队,此事件大约发生在公元662年至663年之间,所以,中韩结盟的历史至少已有1352年之久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两次派兵侵略朝鲜半岛,明朝军队与朝鲜李朝军队再次结成军事同盟,经过历时七年(公元1592年~1598年)的惨烈抗战,终于战胜日军,史称“援朝抗倭战争”,中国军队战死近10万人。如果说中国人民与朝鲜半岛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也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并早已被历史所证明。

综观悠悠历史,在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中,海洋势力在地缘政治中抗衡的不仅是中国大陆,而是大陆与半岛的联盟,这可以说是长久以来东北亚地缘政治演变中的一个常数。历史证明,当中韩联盟强大的时候,也是东北亚地区最稳定的时期。到了近代,由于中国国力衰落,中韩联盟随之衰弱,打破了地缘格局的平衡,直接导致东北亚动荡不定,战争频仍。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在以朝鲜半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接连发生了四场影响世界的重要的战争,即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战场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而且其余波犹存,近期甚至有余波激荡之势。可见,中韩两国在东北亚地区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地缘政治利益,这是地缘政治规律使然。

“中韩结盟”的可能性

清华大学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阎学通先生2013年7月在《历史的惯性》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中韩结盟”主张。今年4月24日,在韩国成均馆大学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阎先生再次提出了“韩国与中国结盟”的建议。对此,在中韩学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不少人认为,中韩结盟条件还未成熟,为时尚早,甚至有人认为中韩根本不可能结为盟友等。

笔者认识阎先生多年,曾在学术活动中聆听过他的高论,非常敬佩他的学养和为人。在此笔者决不是进行什么炒作,而是根椐自己的观察客观地论述这个目前许多人关注的话题。

笔者基本认同阎先生的观点,“中韩结盟”建议的提出,符合历史发展的大方向。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如上所述,中韩历史上本来就是同盟国关系,只不过是到了近代,由于中国的没落,海洋势力强势介入,中国无力维护原有的东亚秩序,直接导致半岛动荡和分裂,在此背景下,韩国被迫与海洋势力结盟,付出的代价是国土破碎,民族分裂。历史往往会呈螺旋式发展,有了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在某种程度上回归历史不是没有可能。

其二,中韩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迅速,为向同盟关系方向发展正在准备条件。

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国、最大出口对象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韩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最重要投资来源国之一。2013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2742亿美元,超过了韩美、韩日、韩欧贸易额的总和,2015年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双方正在加紧推进中韩自贸区谈判,在今年底之前将达成全面、均衡、高水平的自贸协定。

中韩两国人文交流也非常活跃,2013年中韩人员往来达创纪录的822万人次,在对方国家留学生均有6万多人,两国友好省市已达154对,每周往返于中韩之间的航班达800多个,不出两年就有望迎来年度人员往来1000万人次。

显然,在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领域,中韩合作关系已经达到或超过同盟关系的水准。

此次习主席成功访韩,将中韩政治安全合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习主席和朴总统都强调加强政治安全合作的重要性,在此次发布的《联合声明》中,有关政治安全合作的内容也是放在核心位置。习主席说:“早日开通两国防务部门直通电话,两国执法部门加强打击跨国犯罪、海上执法、反恐等合作,2015年正式启动两国海域划界谈判。”从形式到内容的重视程度都不同以往。

习主席还著文认为:相信中韩合作不仅会成为两国自身发展的加速器,而且会成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稳定器。外交部长王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韩要作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四个伙伴”的提出,符合中韩双方的实际需要,体现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极大丰富了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也为今后中韩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可见,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中韩离同盟关系也并不相差遥远。

此外,加强中韩合作是两国人民实实在在的需要。据韩国纽西斯通讯社7月7日报道,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访韩影响,朴槿惠政府连续4周下跌的执政支持率反弹至46.1%。

“中韩结盟”需要克服的障碍

尽管中韩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但要真正成为盟友还有不少障碍需要克服。

阎学通先生认为,中韩两国有三个共同的安全利益,分别是日本的威胁、朝鲜核问题和维护东亚和平。他还列举了朝鲜历史上曾有两次同时依附于两个大国的事例,并据此认为,韩国能够应付好未来的中韩同盟和韩美同盟的关系,显得比较乐观。在这一点上,笔者并不完全认同。

笔者认为,中韩结盟最大的障碍是冷战遗留问题,即“三八线”和韩美同盟。“三八线”问题就是指朝韩关系问题,如果朝韩长期军事对峙,“三八线”持续紧张,中韩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结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不会忘记,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中朝关系随之冷却,直到21世纪初中朝关系才恢复正常。不管是朝鲜还是韩国,对中国的地缘战略利益都很重要。历史证明,地缘政治规律不受制于人们的喜好。

如果中韩要结成盟友,且不说中国何时放弃不结盟的政策,韩美同盟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阎先生列举的朝鲜历史上曾两次同时依附于两个大国,而当时的两个大国不管是辽国和北宋,还是后金(清朝)和明朝,都是大陆国家,不是一个为大陆国家,另一个为海洋国家。从历史上看,一个半岛国家很难协调好大陆势力与海洋势力的关系,至少在朝鲜半岛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同时与大陆国家和海洋国家结盟的先例,原因是大陆势力与海洋势力在朝鲜半岛上的利益和矛盾很难调和。

有报道称,中韩首脑会谈的多项成果都给韩国总统朴槿惠留下了难题。有人就会谈结果指出,韩中蜜月关系可能会导致韩美关系出现裂痕。在这种情况下,朴槿惠必须在美中两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据悉,7月7日朴槿惠已着手采取后续措施,其中包括通过外交渠道向美方详细说明此次韩中首脑会谈的结果等。

有鉴于此,中国应该协助朝韩两国改善双边关系,消除“三八线”紧张局势,实现朝鲜半岛的和解与和平,逐步清除半岛冷战阴霾,到时韩美同盟关系自然会弱化,“中韩结盟”的建议就会水到渠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盟韩美朝鲜半岛
韩美今起大规模军演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朝鲜半岛汉文学中的“羲之换鹅”探究
相互扶持
史上最大规模韩美演习
彝区结盟(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