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公交需要构建交互式的信息交流系统和平台

2015-03-25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陈彦羲

电子世界 2015年21期
关键词:公交系统站台公交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 陈彦羲

1 引言

我们常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然而我们仍在探索互联网时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交流的便捷,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利用,我们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便捷。

当前,关于这方面最热的话题就是关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而目前智能公交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具有相当可观的前景。然而,就作者所知,目前的智能公交系统多集中于公交调度监控、路线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功能。这些只不过是成熟的信息技术和初级的互联网应用的智能公交,要想建设真正的智慧公交,就不能忽略最为重要的因素——平台,这也是目前的智能公交系统普遍欠缺的方面。

事实上,目前的智能公交在电子站牌、路线调度与监控、自动报站、智能APP方面的建设已经有基本的雏形,在基本完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功能的基础上,作者认为还应该引入平台的概念,进行价值链的重组,激发网络效应,开展大数据业务。公共交通在城市地理信息运用方面里有其独特的地位,在互联网的跨界思维中,公共交通应该跳出传统的运输企业的思维,通过建设自有平台,提供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和数据服务。本文将着重讨论智慧公交需要怎样的信息交流系统和平台。

2 智能公交基本系统方案

一个智能公交系统基本要包括这些子系统:车载系统、站台系统、车场系统、控制中心系统和智能APP。每个子系统应该包括以下的基本功能:

2.1 车载系统

车载系统采用GPS模块,通过站台系统辅助实现车辆定位和自动报站功能;使用投币机模块、刷卡检测模块和下车检测模块统计客流量数据;使用传感器采集公交车速度、发动机状态等数据;通过智能设备采集司机的心跳、血压等身体健康数据;配备无线网络和蓝牙技术模块,乘客可以浏览互联网,车载系统也可把数据通过蓝牙技术传输至站台系统。

2.2 站台系统

站台系统为车载系统提供接入服务,将收集到的车载系统数据发送到控制中心;配备电子站牌,控制中心将数据处理后送至电子站牌,显示各路线车辆位置信息、天气信息,发布广告信息;配备电子地图,方便进行信息查询;与控制中心系统的数据库连接,为站台附近的人提供周围的地理信息。

2.3 车场控制系统

公交车停靠车场时,车场系统对车载系统进行数据更新;通过对车载系统收集的车辆行驶状态数据进行分析,智能安排车辆检修频率;监控场内停靠公交车的数量,发布调度命令。

2.4 控制中心系统

根据站台系统传来的数据,及时监控公交车运营信息;根据公交车数据,综合考虑供需要求,合理规划路线和调整调度计划;根据司机的身体数据,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及时对其进行身体检查;与站台系统和车场控制系统实行数据交换;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发布到电子站牌,还可以进行大数据挖掘并开展数据出售业务;完善城市地理信息,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2.5 智能APP

通过互联网提供公交路线查询、换乘信息查询、公交站点查询;提供地理信息查询;接收站台信息,具有自动报站功能;可收藏个人常去或者感兴趣的地点;接收站台的信息,获取站台周围的地理信息。

3 智慧公交的平台系统

以上的基本系统只是智能公交系统的一些基础设施,只是让数据的收集和信息的发布更加简便,只是在量上的积累更快了。然而,要想有质的变化,那就需要一个转化的机制使其产生价值。这个转化机制就是平台,它通过连接乘客、城市地理信息点、政府、公交公司等方面,形成一个多边的价值链,其基本的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数据服务

就上海而言,公交车日均客流量就超过了750万,这是一个很大的数据量,但是过去由于技术问题,这些数据都未被重视。比如,公交公司通过智能系统收集到的这些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得出城市的人群聚落规律,这样的信息就可以出售给有关商家,甚至政府,这对于城市商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力量倍增器,对于公交公司来说则是数据加工带来的附加值。

3.2 虚拟地理服务

智能公交系统虽然提供了地理信息查询功能,但是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点,而像百度谷歌提供的全球网络地图,由于其包含的范围过广,基本上也是和智能公交系统的地理查询功能一样。而虚拟地理服务则不一样,它更像是一个数字化的城市,不仅有二维的地图,更有立体的展示。也就是说以后人们在看地图时,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地理信息点所在的位置,还可以进去“参观”其内部情况。城市的大致轮廓可以通过三维GIS技术加CAD建模来实现,形成一个立体的城市地图,但是这个立体的地图本质上和二维的地图并没有区别,所以要对立体地图的内容进行开发。这方面就类似于房地产公司,可以出售虚拟地产给商家,所谓的虚拟地产就是一个接口,连接的就是商家的店铺信息,而商家自己的店铺也通过三维GIS技术加CAD建模来对自己进行立体展示,甚至推销。而公交公司则可以对营利性的虚拟地理点收取管理费,甚至还可以提供构建虚拟地理点的服务费。至于乘客,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或者在站台等车时通过站台系统进行免费查询。这样的虚拟地理服务是具有网络效应的,也就是构建的地理信息点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使用,而越多的人使用,就会有越多的虚拟地理信息点构建起来。

3.3 社交功能

我们每个人每天出门基本都要用到城市公共交通。每天有那么多人使用公交服务,公交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其背后更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人群聚落的规律,公共交通系统使得人与城市有了一种紧密联系:人的流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是基于城市这个空间,而城市也因为人的创造价值的活动才能繁荣。人最初的社交其实是基于城市,或者说,是基于他所处的真实的环境的,现有的社交网络虽然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交流的欲望,但是这种交流是基于一个虚拟的、抽象的圈子的,缺乏寄托的。所以,结合上述的虚拟地理服务,也可以实现社交功能,而这样的社交功能可以称之为为模拟真实社交。模拟真实社交,顾名思义,就是模拟真实生活中的生活场景,例如小区居民对于小区有改造意见,无须把所有业主召齐,直接通过这个社交功能,大家身临其境地直接在线讨论并交换意见,必要时还可以联系居委会。再如如果想举办聚会,可以在线选好地点,然后把地点信息分享给相关好友,公交公司则提供可以到达该地的路线和时间信息服务,方便大家安排出行计划。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还可以有政府与民众之间、公共机构与民众之间的社交。总而言之,社交功能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其真实的生活,使人们对于这个平台产生依赖性,同时也降低了人们在真实情境中的交流成本。

4 结语

并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智能公交建设中过于注重技术手段,忽略了互联网的本质:分享、互动、虚拟、服务。公交系统未来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自动报站、公交调度和路线规划等方面,而是利用其在人与城市沟通方面特殊的桥梁作用,以及自身的优势,为人们提供更便捷、更全面、更有效率的信息服务和出行服务,这样,公交公司将不仅仅是一家运输公司,更是一家O2O公司。

[1]陈威如,余卓轩.平台战略[M].中信出版社,2013.

[2]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李震宇,胡歆竹,顾侃.浅谈定制公交发展现状及启示[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11):26-32.

[4]常新峰,沈连丰,胡静,夏玮玮. 一种智能公交车载系统的研制及性能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77-383.

[5]于婷婷,窦光华.社交网络服务兴起的社会学意义[J].传媒观察,2011(6):55-57.

猜你喜欢

公交系统站台公交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县委常委
人生的站台
新型有机玻璃在站台门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等公交
八号站台的那只狗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公交系统优化设计
西安国际化进程中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双语建设与优化策略
智能公交系统网络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