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5-03-25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世界 2015年21期
关键词:计算机职业高职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杨  霞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杨 霞

计算机已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实用工具,计算机技术连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社会中织成了一张网,信息技术应运而生。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某些方面令人堪忧。而高级职业学校培养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的质量,决定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深度、广度。本文以就业为导向,探究高级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就业为导向;计算机应用技术;改革;创新

前言

以计算机技术为首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了社会各个领域。所以高级职业学校在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同时,需要着眼于社会需要,大胆创新、勇于改革,敢于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教学理念和技术理论。要以就业为导向,为国家、社会、企业等各个领域,培养优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1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虽然已经涉及到各个领域,但是在今天,仍可以看作是比较新颖的应用科学技术,因为计算机技术具有进化性、革新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满足各种科学研究、各种经济发展的要求,其应用深度、广度也在不断增加,使得计算机应用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极大的依赖。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化性,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诸多问题。

1.1 教育理念落后

计算机技术自形成以来,不论是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还是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都得到了质的变革,尤其在企业单位的实际应用中,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新旧技术更替迅速,而在高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方面,学校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观念、教育理论陈旧,且不容易接触到较新的教育理念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眼光停留在过时的、落后的教育理论中,不能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即使更新,周期也是特别长,滞后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中,也很难培养出新型人才,而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掌握了过时的应用技术。当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依然很茫然,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甚至连就业都是问题。

1.2 教学缺乏实践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实用技术,需要在工作中、学习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中,需要学用结合,要让学生有实践机会,提高实践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对学生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理论传授,给学生安排的实践机会、动手机会少之又少。因为实践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需要学校工作人员安排更多的实践岗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少学校的办学理念落后,也不排除有些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对于学生所学内容的实用性不管不顾,甚至对于实践教学没有一点意识。在实践教学上做的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对实践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考虑不足,或者实践内容过时、落后,或者实践对象单一、片面,或者为了满足学生要求,只注重安排实践活动,只注重实践过程,满足学生提出的实践要求,很少考虑与社会的接轨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3 师资力量不足

不可否认,社会对于高职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职业教师在选择学校方面,不会优先考虑高职学校,造成高职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方面不足:一是由于我国教师的模式,是从毕业学校直接转到就职学校,中间没有实践做基础。教师缺乏实践,更谈不上实践教学。即使在理论方面,教师自己在教学研究方面也是一片空白,造成在课堂教学时,没有案例可举,没有经验可谈,语言空洞,简单说教,使得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学到实用知识,毕业之后也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1.4 硬件配置不足

高职学校既然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要以社会特定岗位为教学模板,配置学校硬件设备和资源,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职学校的硬件陈旧、落后,用的都是三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的设备,甚至即使这样的硬件设备都不足以满足其基本的教学要求,做不到一人一设备,或者同一设备需要在不同的教学单位循环使用,使得每个学生的操作时间过短,达不到学习标准。

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项目,高职学校既需要查找内部原因,从自身问题开始,寻找自身缺点,也要从外部吸取新的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技术,所以高职学校需要“内外兼修”,综合提高。

2.1 开阔眼界,发展教育

“发展是硬道理”,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发展的技术,需要高职学校的教职工勤于关注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用状况,了解市场对人才的最新要求,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不拘泥于已有的教育理论知识。要有空杯心态,把自己当成社会的学生,了解人才市场动态,时时更新知识储备,与时俱进,审视已有教学内容的滞后性,思考原因,并重新编排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可以与社会主流实践应用接轨。

2.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效果

学以致用,学就是为了用。在学生完全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学生实践,对所学的内容加以验证,并从中找出不足。这需要学校加大实训资源的投入,建设实践基地、实践教室,研究、购买实践软件。也可以同企业、事业单位合作,从社会资源中寻找实践岗位,勤于安排学生实践,让学生所学有用武之地,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

2.3 提高师资力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不论是统招学校,还是高职学校,都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政府部门需要关注高职学校的生存发展现状,实现政策倾向,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需要高职学校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待遇福利,用以吸引高素质和高质量的教师资源。要定期安排教师队伍到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岗位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的实际操作技能,增长见识;了解市场发展走向,提高职业能力。高职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单位合作,承接软件开发项目,既能增加学校收入用以提高教学硬件水平,又能使教师在本校就可以完成实践。如果可以,高职学校可以走“教、学、产、研”的路子,把学校办成综合性、社会性的培训机构。

2.4 做好职业规划教育

运筹帷幄,谋而后动,说的就是对未来要开展的活动有一个理性规划。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助于学生审视自我、反思自我,也能驱使学生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可以理性的、科学的定位自己。对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学生,高职学校在其入校的那一天开始,就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的学习树立明确的目标,在合理目标的驱使下,学生会自发努力,克服困难,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是发展的技术,是不断更新的技术。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需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吸收最新的知识、理念,要开阔思路,勇于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以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为战略,提高学校基础硬件设施投入,提高师资力量,加强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努力培养出一批批有用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1]陈晓红,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21).

[2]周洁文,高宏毅.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22).

[3]王菲.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2(8).

杨霞(1976—),女,四川泸州人,硕士,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猜你喜欢

计算机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