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字不出头?“金山歌”里的骡仔心声

2015-03-25谭雅伦

关键词:华埠通俗歌谣

谭雅伦

(1.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 亚裔研究系,加州 旧金山;2.五邑大学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江门 529020)

工字不出头?“金山歌”里的骡仔心声

谭雅伦1,2

(1.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 亚裔研究系,加州 旧金山;2.五邑大学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江门 529020)

北美华人社区以前流传有一句话:“来金山,做骡仔”。中国也有一句谚语:“工字不出头”。两句短语,分别描绘了当年粤籍珠三角华人出洋的劳工身份与辛酸岁月,却也明显地存有某种程度的阶级观念普世偏见,就是说:劳工身份是代表文化知识水平低的社会底层人物,文艺创作是属于有一定程度文化知识或教育水平的社会中产阶层人士所拥有的文化意识。然而早在1910年代,粤籍华人虽被视为欠文化知识的底层人物,美国华埠社区里却已经出现了一些创作歌谣选集和其他粤语作品,一共有近两千首民谣创作,俗称之为“金山歌”。本文从美国族裔研究的角度,以这些通俗歌谣创作为研究焦点,探讨分析当年粤籍华人们在美国“做骡仔”的劳工移民生活体验感受与艺术处理,进而探讨这些歌谣如何奠定了四邑地方文化在海外的地位与影响。

金山;金山歌;劳工;做骡仔;卖猪仔

一、前 言

大量粤籍华人移民北美聚居,始于1850年代美国加州淘金热潮(Gold Rush)年代,继之在1860年代应召参与美国跨州横贯铁路西段的铺轨建筑工程,和西部农地的开垦工作①。这个华人劳工移民的历史背景,其实跟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大同小异,都是因为祖籍国家经济破产,劳动人民无以为生,无奈流徙他乡,以劳动力的基本本钱谋生求存。不过,在美国华人移民的历程上,“劳工”(labor)一直是被视作为粤籍华人移民在美国的身份统称。在中国家乡,他们出外谋生被称为“猪仔劳工”(广府粤语称“子”为“仔”)。1870年代美国社会排斥华人热潮时期,当年美国白人主流媒介和劳工组织一致贬称华人为“贱价劳工”(cheap labor)和“苦力劳工”(coolie labor)②。就算1882-1943年间美国实施了《排华法案》全面禁止劳工身份的华人前往美国,“华工”( Chinese labor)还是美国华人移民的身份代名词。美国在排华时期,管理华人入境身份的政府机构是联邦劳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属下的移民局(Immigration Bureau)。近代中国移民历史研究学家也是习惯了依从这个名称传统,以“华工”、“契约劳工”及“猪仔劳工”作为当年美国华人的移民历史身份代称③。美国历史学者也以“苦力”(coolie/“bitter strength”) 一词来代表这一众早期粤籍移民④。这也导致了近年来的学者偏重于研究华籍劳动人民移民美国的历史、华人劳工移民与美国白人社会的关系⑤。

早期华人移民美国的历程,二次大战之前在美国移民史研究领域被边缘化,没有显著的学术专著研究。到了二次大战后的上世纪50年代中叶,美国民权运动兴起,60年代成功立法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在这种新社会时代的少数民族民权意识吹鼓和影响下,70年代起美国华人历史研究学术文献陆续出现⑥。综观这些研究文献,重点聚焦于北美各国(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的排华历史和华人对当地国家的发展贡献和他们落籍生根的历程。就算是今日的美国华人研究领域里,对排华年代北美华人生活文化的研究文献,数量上也极之缺乏,甚少探讨或研究华人在北美洲的聚居生活社区里所成长的独特文化意识⑦。

本文旨意,就是从美国族裔文化研究的角度,以所收集到的北美洲华埠的通俗文艺创作歌谣为研究焦点对象,抽出涉及当年华人劳动者的诗歌作品,探讨当时粤籍华人对劳工移民生活的切身体验与感受,和分析他们对自己在北美劳动阶级生活在通俗歌谣里所做的创作艺术处理。

二、简说 “做骡仔”“工字不出头”与“金山歌”

珠三角粤人出国谋生,绝大多数是前往南洋或者美洲。劳动者出国,地方俗称之为“卖猪仔”。到南洋各地,他们说是去“做苦”,到北美洲各国,他们说是去“金山”,去“掘金”。这些用词虽然反映出当年粤人对海外各地抱有不同的经济价值观,但是也反映他们在外边的实质身份:都是以劳动力求生。北美华人社区以前也一直流传有一句话:“来金山,做骡仔”⑧。短短六个字,精致淋漓地描绘了当年粤籍华人移民在美洲拼搏求生的辛酸境况。

“骡仔”一词,源自淘金时代创办于美国旧金山的Levi Strauss服装公司商业标志。该服装公司以专门制造工人操作粗重工作时所穿著的斜纹粗质布(denim)套裤(cover-all,在港澳地区称为“工人裤”)而著名。该公司制造的套裤上,缝有一块公司注册的商业招牌图案,图案上除了公司的名字,还有两头骡子的标志,象征他们的工作服装产品像骡子一样耐劳耐用,抵得住任何恶劣工作环境。北美华人当年就因为该公司的骡子标志而把劳工服装用的斜纹粗布料denim称为“骡仔布”⑨。用这种粗厚布料制造给工人穿的、经得起粗重磨损的耐用裤子,华人也俗称之为denim jeans“骡仔布裤”。期间西部牧场的工人cowboys“牛仔”也穿用没有肚兜的denim jeans。美国英语简称之为Levi’s,jeans 或cowboy jeans。二次大战后几十年来这所谓的cowboy jeans 在香港日本社会成为年轻人崇尚的美国时装衣着。香港粤语翻译cowboy jeans 为“牛仔裤”。中国80年代中叶改革开放后,Levi’s“牛仔裤”也传入中国服装市场,迅速成为时尚流行的美国名牌服装;“牛仔裤”一词也随着香港的时尚词汇影响成为中国通用的服装词汇 。

美国本土的华人,一直沿用他们早已经使用的“骡仔布裤”一词。到1960年代中叶,美国移民条例修正以后,以家庭团聚为主要移民配额,容许每年两万华人移民美国。自70年代起每年有大量来自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新华人移民涌至美国各地华埠,并带来他们的常用口语,“牛仔裤”一词渐渐流通于这些华埠新一代移民的生活语言中。就像华人家庭移民取代了当年劳工移民一样,“牛仔裤”渐渐取代了华埠原有的词语“骡仔布裤”。现在,来自中国惯用的“华工”一词也取代了“做骡仔”这个美洲华埠独特词汇了。

中国本土也有一句谚语表达对劳动职业的看法:“工字不出头”,就是说:“工”与“士”两个字代表了旧中国社会阶级文化意识上有高低分别。“工”是用手过活的普罗基层,“士”是用脑过活的高高在上、出人头地的知识分子。这句谚语明显地带有中国传统社会阶级观念及文化沙文主义的偏见,暗指“工”的身份是代表低文化知识水平的社会底层人物,“士”的身份则代表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素质或教育水平的人,也就是说,在传统中国社会“惟有读书高”,文化生活是有知识学问的中上层人物所拥有的。当年美国华人移民既是劳工基层,不是“士”级人物,当然文化质素有限,欠缺文化生活。这大概也是为何甚少学者研究美国华人文化生活的原因。

然而劳工职业阶层并不能代表文化知识的有无或高低分别,就如今日不能以“蓝领”“白领”来区分一个人知识学问的高低。再者,文化知识不只单纯为精英阶级所拥有,也包括通俗基层人民的创造。中国诗史传统里,也有通俗基层的作品。《诗经》的“国风”和汉代的“乐府诗”就是此类基层文化作品。

美国早期华人虽自视为 “骡仔”劳工人物,但其实从1882年起,他们来美国的入境身份,在《排华法案》实施期间(1882-1943)根本不可以是“华工”,因为华工身份移民被禁止入境。居留在美国的华人,在1892年盖瑞法案(Geary Act)实施之后,华人要向政府领取贴有照片的居民身份证明书(身份证)。该张证明,也清晰列明持有人身份是“非劳工华人”(Chinese person other than labor)。然而,在美国本土华人移民社区现实生活里,他们绝大多数是不折不扣的劳工移民,更被白人媒介和劳工组织指为“贱价劳工”(cheap labor)。 1910年以后,华人除了利用商贾身份,更普遍利用“假纸”(冒籍)方式移民,华人入境身份是美国土生公民境外出生的儿子son of a native,俗称“土子”或拥有“土纸”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美国华人身份现象:他们用不同渠道合法程序入境,然而在美国移民法律定义审查上,他们虽然是劳工身份,可他们是“土子”(有公民权的“土纸”),有美国宪法权益保障而不受《排华法案》限制,仍然可以入境⑩。一直以来他们在华埠也自称为劳力阶层的“骡仔”。

这“骡仔”自称并不等于说他们就是欠缺文化知识精神生活的底层民众。其中有不少读过书识些字的劳动者。其实早在1856年,旧金山华埠就行刊了一份社区报章《东涯新录》报道新闻与社区消息,反映出华人移民有识字阅读能力。自1882年开始排华的年代来美国,人人都要依赖“口供纸/簿”辅导他们应对美国移民官员的刁难盘问。 1880-1885年黄遵宪出任大清驻旧金山总领事,在他的推动下,珠三角地区的知识分子受聘来美国华埠社区为“侨领”。视为劳工阶层的华埠社区里已经出现了一些文艺团体雅集。刘伯骥指出在20世纪初旧金山华埠有不少“文社”组织,活动跨越美洲各地。到了1900年代起,数份社区“新闻纸”如《中西日报》、《世界日报》、《金山时报》等等陆续行刊。在同一时期,通俗歌谣体裁创作和其他粤语作品陆续在旧金山华埠行刊出版,成为富有美洲华埠地方色彩、雅俗共赏的“金山歌”或“金山歌谣”。这些都反映了来美国谋生的华人当时已经具有某种程度的华语文化阅读水平,不完全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早期美国华人社区通俗文艺创作,也是最早在华埠结集出版的说唱粤讴歌谣,就是在1910年代和1920年代数本在旧金山华埠行刊出版的“粤调”歌谣选集。首集《金山歌集》收集了808 首创作歌谣,1911年由旧金山华埠的大光书林行刊出版,初版后很快再版。第二本《金山歌二集》再收集了832首同一格式的创作歌谣,1915年由大光书林出版,其后也再版。第三本《最新金山歌集联集合刻》(也简称为《金山歌联集》一书在1917年面世,由旧金山华埠发明图书公司行刊出版; 1922年再版。此书收集了716首同一格式的金山歌谣,其中除了新的创作歌谣,还有很多选自上述1911年与1915年两本《金山歌集》选集,原文载录或是对原来歌谣的文字句行稍作修改,旧酒新瓶式重新包装出版。这第三个选集封面左上角还有旁注“内附华侨诗选”一语,书内另有224首楹联作品和113首四言绝句。这些对联作品实质上是文字对偶游戏,可以看作为是华埠人士的消闲游戏文字;而四言绝句则是传统格律诗格式的作品,文字没有口语,句子平仄押韵,内容主题也较为严谨。

这三本以“金山歌”为书名、总共有接近两千首的华埠粤讴歌谣作品选集,也给这些在20世纪初期行刊于美国华埠的粤讴说唱歌谣创作,冠上一个代表性的“金山歌”统称。奠定了这些歌谣的地域与文化特色。

排华年代美洲华埠行刊的其他通俗说唱歌谣曲集,笔者现在看到的还有《粤海春秋》(1923年旧金山新大陆图书馆出版,1931年第七版),《金门吟社诗集》(1924年发明公司出版),《粤曲精华》(1925年旧金山金门乐群社出版),《粤调歌曲菁华》(1926年旧金山新大陆图书馆出版)。木鱼书《金山婆拜张王》(1926年旧金山新大陆图书馆出版),木鱼书《金刚钻》(1923年旧金山大光书林出版第六版),《藻香雅集》(1934年旧金山南华书局出版)。

根据笔者收集资料及观察所得,这些20世纪初期北美华埠通俗歌谣创作,是排华时代北美华人社区的通俗文艺集成,内容包罗万象、雅俗共赏,是当年北美华人社区的文化生活的反映。这些现存的20世纪初美洲华埠通俗文艺创作,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北美华人祖籍珠三角家乡同年代所流传的通俗说唱歌谣。

这个劳工基层的华埠所显现的通俗文化现象,也反映了当年珠三角侨乡与北美华埠文化观念上的差异。虽然两地的人口都是源自广东珠三角,通俗文化生活是同宗同源。华埠的人口远远少于祖籍家乡人口,但是华埠通俗文化创作的数量成果比祖籍家乡超前。这个大多数人口来自珠三角乡镇村落、并一直被认为是劳工阶层为主要人口的华埠社会文化现象,也直接挑战了中国旧社会“工”与“士”文化艺术生活观念的阶级分别。

其实《金山歌集》三集里的“金山歌”作品,是当时的华人移民把祖籍家乡的地方通俗说唱歌谣里的一个特殊格式在美洲华埠演变成为创作通俗歌谣。这个俗称四十六字长短句的说唱歌谣,在台山开平地区也称为“夹房歌”,是当年四邑人婚姻喜事闹新房风俗的即庆酬唱歌谣。 “四十六字歌”的体裁格式,以三言五言七言句子作5-5-7-7-3-5-7-7排列,四十六个字分作为八个长短句子的严谨体裁结构,八句每句末字押韵。这个地方歌谣长短句体裁可以说是类似词曲,不过除了字句格式标准统一,文字却是使用通俗方言口语。华埠的“金山歌”沿用这个四十六字长短句粤语规格,文字也保持了四邑地区的特色方言口语,不拘俚俗。这也就是直接继承了珠三角四邑地区通俗基层地方文化的创作特色。不过“金山歌”的题材内容广泛,包罗万象,远远超越了四邑地区“夹房歌”单调的闹新房主题内容。用语也渗入不少北美华埠使用的独有华语词汇。可以说“金山歌”是北美华人以旧瓶新酒模式,让家乡的四十六字长短句歌谣体制在北美华埠脱胎换骨、发扬光大,成为富有美洲华人移民社区地方色彩的通俗创作文艺作品。

三、金山歌谣里的骡仔心声

现存的美国华埠的通俗说唱歌谣创作集,仍然拥抱来自中国诗歌传统的通俗歌谣的创作特点:无名氏作者。显然这是中国文化史所谓的正统与通俗的差异。通俗歌谣创作,被视为游戏文章,俚俗文字内容,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没有列明个别作者,这些数量近两千首的华埠通俗歌谣作品可以说是美国华人的集体创作。在没有作者姓名的掩护伞下,文字内容也就没有任何顾忌,在隐名的创作空间可以为所欲为、尽情发挥、畅所欲言,甚至可以大胆狂妄挑战社会既存观念而不用负担任何个人声誉责任。所以,这些无名氏通俗歌谣作品内容是百无禁忌、多姿多彩的生活联想,以俚俗方言文字表达出来。

综观这些歌谣选集的内容,都是当时华人移民对在美国生活的各种反应,很少有表达来美国是要读书深造的愿望,全都是基层劳动者的“金山梦”:找工作,赚钱,发财;有钱就可以改变家里的穷困经济境况。歌谣所表达的,差不多是他们的“金山梦”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而这个差异表达在《金山歌集》三集里、每集30多章不同主题的歌谣中。综合起来,内容有华埠社区的特殊风花雪月唱吟歌谣,亦有北美华人生活万花筒写照。三个选集里都有涉及华人在美国劳动谋生的歌谣,本文选出其中最明显的四类典型作品分析其主题如下:一是对北美排华政策的批评;二是与留守家眷的关系;三是对在美洲谋生际遇的反映;四是面对美洲事物所产生的反思与联想。

(一)对北美排华政策的批评

19世纪80年代起北美洲各国立法歧视华人移民;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社会容许种族与阶级歧视,华工移民在美国首当其冲受害,《排华法案》施行期间(1882-1943), 他们只能利用各种方式的非华工身份入境,绕过移民局的严厉审查。就算他们落籍居留后,还要接受不公平的特殊待遇,随时遇到政府官员的“查册”、“搜册”、“拉册”骚扰。 1910年代的金山歌谣,是现在可以看到的首批华埠作品涉及这个主题,有40多首创作歌谣是有关华人移民北美的际遇,内容是分别对北美国家(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排斥华工歧视华人的社会行为提出申诉:

旅居加拿大,黄白分种界; 番奴凌掠不堪提,日日新布严酷例。 最惨凄,欲做无工艺。 困苦百般难禁抵,同胞何苦向前嚟。

(JSGJ III. 35b)

华侨羁英属,困苦兼忍辱; 将来各埠工情缩,种种专制谁尽录。 恶立足,番奴频驱逐。 拳打脚踢随地辘,汝话残酷唔残酷。

(JSGJ III.36a)

只为衣食以穷,挺身来吕宋; 番奴掠劫屡行凶,问天何事厌黄种。 旅途中,无钱身难动。 深惜华侨遭劫重,哪知方许望旋东。

(JSGJ II.41a)

守家多失策,百谋方旅墨; 政党相持狼虎革,仇视外人财命索。 唔栖得,偷关过美域。 撞着税员严拉册,令我回华申逐客。

(JSGJ II.11a)

美例苛于虎,人困板壁多; 所留候审受掣磨,鸟入樊笼折太堕。 惨莫诉,呼天叹无路。 关过金门难若此,饱尝况味悔奔波。

(JSGJ I.13b)

排亚风潮涌,关员想取功; 华侨无地肯兼容,偈口厨房禁不用。 真心痛,搜册无漏吼。 衣馆新条正运动,将来绝迹我华工。

(JSGJ III.36a)

典田兼卖地,方到个花旗; 心欢得觅营谋利,就料遭逢新例起。 苦声悲,关员跟住尾。 话我无权来居美,拨回原籍锁双眉。

(JSGJ III.35a)

在1920年代华埠通俗粤曲选集里,也有针对移民入境美国在天使岛移民站所面对的惨情的粤曲创作。面对排斥华人的歧视环境,这些歌谣表达了他们自然的直觉反应:失望,后悔,诉不平,抱怨中国政府无能,没有保护他们,希望能够离开不友善的新环境。很多歌谣都是表达了这些落魄心态。诚然,除了申诉不平,在这类华埠歌谣里可以看到,华人面对这个针对他们的敌对社会,反应是对当地政治冷淡,只希望能够有一个让他们安稳工作谋生的空间, 并没有表露落地生根的愿望。不过,歌谣中也可以看出,华人移民认识到美加—尤其是美国—立国的民主宪政制度,唯是这个民主理想的认识与歧视待遇的现实差异太大。对此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他们提出了质疑。这种歌词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的华人移民也怀有当地国家的公民意识。虽然生活受到排斥隔离,他们并没有跟主流社会生活的民主思维脱节。这种质疑,并不是对宪政民主制度的理想唾弃,而是对现实遭遇感到失望。歌谣里的声音并没有说要放弃一切,而是期望美国的民主理想能够终于实现,让华人能够获得一个真正自由社会制度的公平待遇:

自由为国例,何事学专制; 不持公理美人兮,困我监牢严密睇。 狼虎差,横行更欲噬。 罪及无辜真恶抵,几时出狱开心怀。

(JSGJ I.13b)

(二)与留守家乡家眷的关系

排华时期美国华人人口男女不均,除了一些商贾,大多数华人移民是有劳动力的年轻男子个人来美洲谋生养家,而老少妇孺留守家乡依靠外汇(“侨汇”)维持生活。华埠也被视之为“寡佬社会”(bachelor society)。这个跨越太平洋的家庭分裂现实,一方面促成“侨乡”在侨汇福荫下经济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家庭分离的精神折磨。这个现象,在珠三角侨乡的地方歌谣中反映得淋漓尽至。在1910年代北美洲华埠三集说唱歌谣“金山歌”作品里,更是录载有400多首有关家庭长期分开隔离的哀歌;其中有200多首是游子思念留守家眷,200多首是留守妻子恋念离家的丈夫,也有10多首是父母儿女的伦理关系。这三类主题的歌谣,都离不开经济因素的申诉:就是环境逼人弄至家庭不能同聚一堂享受天伦。家里有劳动力的男人是为了养家而出外谋生,为了家人而要离开家人:

旅居加拿大,萍踪靡定栖; 故园回首隔天涯,壮志莫伸愁莫解。 周身债,难逢否极泰。 欲整归鞭囊若洗,云山渺渺感于怀。

(JSGJ II.41a)

多年羁旅馆,游子志难安; 悠悠我念故田园,两地情牵肠欲断。 挂心肝,囊空长抱闷。 徒然梦里回乡转,谁知身尚在金门。

(JSGJ II.40b)

游子离乡久,祖墓倩谁修; 每逢寒食泪偷流,媚富不甘贫自守。 困美洲,家人兮聚首。 欲买归舟财未就,亲恩妻义恨难酬。

(JSFJ II.55b)

自到边疆地,受尽番奴欺; 天涯走过至花旗,触景依然怀故里。 莫伤气,只争名与利。 黄金掷入荷包里,整定归鞭有日期。

(JSGJ I.12a)

然而这数百首游子思家的歌谣,多数都是一笼统想念留守家中老少,以关心他们的日用品作为他们关怀家人日常生活的象征(“远念高堂妻共子,柴米油盐尚有无”JSGJ II.12a)。在这些歌谣里,很少单独涉及远游丈夫表达对留守妻子的感情的申诉;单是专注丈夫思念妻子的感情内容绝无仅有。下面两首,是差不多近两千首歌谣作品之中仅有的,从一个远游丈夫的角度来表达对留守妻子的眷恋和怀念:

身苦心犹苦,别离恨益多; 天涯远隔事荒芜,空忆贤妻和肖子。 妇与夫,两悲痛一路。 我记家人难夜度,未识家人记我无。

(JSGJ I.12b)

自抵金山也,无日敢忘家; 心怀桑梓乱如麻,每饭因愁难咽下。 亚卿呀,莫作夫情寡。 难忘与侬同讲话,游魂夜夜舌交加。

(JSGJ I.12b)

然而,表达夫妻牵念的歌谣里,却有400多首是留守妻子怀念远游丈夫的怨恨哀鸣。这个现象很特殊,因为以当年的华埠人口来说,根本没有可能出现数量如此多的女性创作。就算有,也不会把自己置身如在家乡的留守妻子,而没有一首有关她们在美洲的家庭和生活感受的内容。所以,这些女性声音的歌谣,其实也都是华埠男性的创作。他们顺从了中国歌谣传统“国风”“乐府”以降的创作模式,把男女感情只从“闺怨”角度表达。引用这种创作手法,也就表现得相当男性沙文主义,把男女感情女性化。当然,这种表达方式,也反映出他们认识到夫妻分离的痛苦;他们把自己身受的分离烦恼投射在妻子身上,潜意识地希望虽然他们不在家,他们的夫妻关系也不会因为长期离多聚少而失败。他们把留守妻子描绘为对丈夫忠心耿耿,她们虽有怨言,但是绝对不会以行动反抗反叛,违背礼教的枷锁,只会等待丈夫回家团圆。远游丈夫希望留守妻子的生活幸福以及喜怒哀乐完全围绕在丈夫身上,丈夫是妻子生命的中心支柱。 也就是说,这些他们创造的妻子声音,是他们身在海外自我安慰的精神回馈,表明他们为了养家在美洲辛劳并不是无偿浪费牺牲:

洞房方几晚,离别去金山; 廿年甘久未见还,令我闺帷空抱恨。 一声叹,远游驾莫返。 睹物生悲容懒扮,相思无限泪潸潸。

(JSGJ I.51a)

自君游异地,百事冇心机; 兰房终日锁双眉,万种寻思愁莫已。 暗伤悲,孤枕难成寐。 恼煞隔墙笑彻耳,亏奴独自叹凄其。

(JSGJ I.23a)

因穷催紧板,良人往金山; 三年五载未见还,每作回文书寄雁。 隔乡关,鸳鸯怜拆散。 怎的回家慰妾恨,有无银两亦当闲。

(JSGJ I.23b)

自君逰北美,廿年不我记; 丟侬孤寡锁双眉,枉屈鸳鸯分两地。 可恶你,唔念谐连理。 在外风流顾一己,亏奴半世守生离。

(JSGJ II.39b)

虽然对留守的家人有无限怀念,很多歌谣也反映到另一面的出洋移民劳工心态:外出奔波辛劳,目的是要改善家里的经济生活条件。自己不能回家,就以外汇支持来改善家人的生活。负担着这个经济包袱,就算自己想回家聚天伦,也先要有充分经济能力才能回家,万万不能空手回去,否则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没有足够财力唯有不回去,不能面对江东父老,不能在家人之前承认自己失败。所以这数百首怀念乡梓惦念家人的歌谣,都千篇一律的抱怨:无奈的长久分离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经济条件衣锦还乡与家人团聚,可怜留守妻子在家独守空房盼郎归。

然而,这种对留守妻子的同情,只是表现在他们贫穷分离的时刻。当他们有足够经济条件衣锦还乡的时刻,又出现有另一种的思维。他们有机会可以回家团聚,然而曾经同渡患难分离岁月的留守妻子,在这个时刻会变得次要。很多华埠歌谣,写出了他们这种心态转变:

…… 几十方,即刻开银庄。 意外发财心更爽,置田纳妾起楼房。

(JSGJ I.6a)

…… 搭头舱,官宦同来往。 富足荣旋真系爽,置田立妾起楼房。

(JSGJ I.53b)

…… 真系爽,今时不比往。 置田立宅唔在讲,又娶二奶入香房。

(JSGJ II.13a)

…… 心慰安,穷根将斩断。 荷包有钱款算款,娶个二奶乐团圆。

(JSGJ II.62b)

…… 真得意,富足乐故里。 立宅买田娶妾氏,常见父母与妻儿。

(JSGJ II.62b)

…… 别番邦,吾心真系爽。 富足荣贵故里巷,置田立宅纳偏房。

(JSGJ III.1b)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歌谣出版的当年正是美国社会伸张女权运动Suffrage Movement(普选权运动)如火如荼的时代。美国华人移民好像没有受到当年美国社会潮流感染,他们创作的歌谣还是存有中国传统一夫多妻的大男人主义思维。如果自己有经济能力,也就把立妾当作为炫耀自己富裕的身份象征。

虽然如此,在北美辛勤多年的丈夫父亲所寄返家乡的外汇确实改善了留守家人的生活环境。这些所谓的“金山家庭”在侨乡转变成为一个小资阶级的家庭,他们的衣食住行条件都比其它没有外汇的家庭优越。在北美的父亲丈夫以劳动力提供了留守家眷的舒适富裕生活。这些侨乡的“金山家庭”,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金山婆”、“金山少”一类消费者人物;尤其是所谓“金山少”,他们依赖父亲的外汇,在家不事生产,在中国男权家庭里养尊处优,生活糜烂。远在北美华埠的父老也有所闻。所以在他们的华埠说唱歌谣创作里,也有数十首是对“金山少”儿子的强烈批评,自己在美洲的骡仔生涯与儿子在家的逍遥生活形成劳逸对比:

扮成公子派,装束效泰西; 父亲旅美共佢捱,年长未闻习一艺。 荡花界,自幼练品败。 或上酒楼炒几卖,扠完麻雀又牛牌。

(JSGJ III.2b)

睇下佢形象,扮成公子相; 衣裳楚楚闹排场,父旅美邦而字样。 老年乡,儿书催银两。 骡力嫌微身改象,方敷其用斗牛场

(JSGJ III.2b)

睇下佢形状,身势扮大方; 花旗老客二世郎,一艺无能性放荡。 整饰光,闲游兼散荡。 饱学不成成饱脏,逢逢人傲气昂昂。

(JSGJ II.2b)

(三)在美洲谋生际遇的反映

这类歌谣很少有华人劳工满足于工作环境,最多的是申诉对谋生工作的失望,和他们的辛苦劳碌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歌谣对工作辛苦的表达不是直接描写而是用象征手法形容苦况。就像长篇古诗《木兰辞》里用“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四句,以节令、天气、时间等简洁意象描写战争的残酷,而将实况略笔不提,却仍然有效地勾画出了木兰寒暑征战十年、沙场奔驰、身经百战的战争形象。华埠的金山歌谣也是循从这个古诗的传统略笔公式,没有一首歌谣直接描写辛苦工作的实况,不像1920年代留学美国的闻一多所写的《洗衣歌》,以精细文字描写美国华人洗衣行业的“下贱”“没出息”生涯,而多是使用公式化的套俗谚语和意象,如时间、岁月、事物、人物、地方环境的改变迁移等等,来象征在北美辛劳的苦况:

失志居乡党,特来逰美邦; 关山阻隔极凄惶,东走西奔无善状。 遍四方,未逢佳境况。 命实由天真恶讲,男儿应愧貌堂堂。

(JSGJ II.12b)

遍地飘流荡,觅食走四方; 东转西至路渺茫,劳碌奔驰冤太枉。 饱风霜,求财空虚望。 命里唔凑真恶讲,客途岁月嗟凄惶。

(JSGJ II.11b)

一生条命薄,来去都冇作; 纵使离乡往外国,东走西奔无所获。 阴阳错,出门更落索。 转过天涯四个角,居弗安兮行弗乐。

(JSGJ II.12b)

廿年悲做客,犹未返故宅; 遍历东南有西北,所为掣阻常蹙额。 愁默默,自惭志不得。 对镜乍惊头半白,家属屡接品交谪。

(JSGJ II.11b)

照吓个容样,看来变细相; 皓首如霜须又长,恼煞星星光掩映。 老将至,无似靓仔样。 不觉年等四十上,自羞劳碌远飘洋。

(JSGJ II.59b)

“四方”、“东西南北”、“东奔西走”、“天涯四个角”……等等,都是最常用的通俗方向用语;年龄“四十”更是借用《论语》的通俗典故“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以传统中国男子应有的生命历程来比喻在美洲的生活失意。“廿年”岁月在美国换来“皓首”、“霜鬓”、“白发”,以“星星光掩映”来形容头发变得稀少疏落、青春壮年逝去而仍一事无成。这些通俗易解的词汇意象,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劳动环境和际遇。这些套俗口语的使用虽然是公式化的,近乎陈腔滥调,缺乏新意象,却也是口传说唱文学的普世特征,早已经出现在中国汉唐诗歌和宋明话本小说作品中。这些北美华埠华语作品虽然是创作歌谣,也反映出它们仍然保存了传统中国口传通俗说唱歌谣文字的特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歌谣并没有直接抱怨在美国工作辛苦。“工字不出头”是他们接受的现实。令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奔波辛劳安分工作没有换得所期望的经济酬偿。而这个抱怨没有酬偿,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出人头地的成就感,而是面对留守家眷的生活责任产生了彷徨的失败感。

当他们认识到残酷现实的劳苦工作不单是“工字不出头”,更是没有换得应得的酬报;对现实失望的唯一解脱,就是创造一个“金山梦”,在精神上营造一个远离现实的幻境:有一天横财就手,就能改变骡仔生涯的劳苦穷酸命运,荣归故里。 这个金山狂想也就是金山歌谣里一个非常突出的主题。虽然是夸张的内容,却反映出当年北美华工对经济困境的绝望心境。从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对赌博存侥幸心态,以渺茫幸运彩数博取现实里零机会的“金山梦”。这种劳动人民幻想以金钱来大翻身的自我安慰歌谣,其实也是当年华工嬉笑中有血有泪的悲剧哀鸣。

自从奔异地,落拓在花旗; 屈指算来年卅几,求谋未遂待乘时。 今得志,财神跟住尾, 洋蚨富足荷包里,整定归鞭有日期。

(JSGJ II.13a)

自恨离家久,思归文无有; 何幸正偏皆就手,资财厚蓄似山邱。 身速抽,赤纸笼满袖。 亲朋争做饯行酒,转眼富翁到亚洲。

(JSGJ 1.53a)

一向当逆境, 忽然遂心称; 横财就手四方城,即刻买舟回乡井。 事事胜,亲朋来相请。 立宅置田千万顷,家肥屋润显门庭。

(JSGJ II.12b)

由美返香港,腰缠十万方; 发长面垢似化郎,穿件骡布如烂网。 上琼芳,公厅问唔讲。 长衫客来着眼望,茶烟奉罢又槟榔。

(JSGJ I.10a)

“嫖赌饮吹”是当年华埠社区所谓的“四大端”不良嗜好。“饮”(暴饮暴食)的歌谣很少,只在喜庆节日的歌谣里顺笔提及喝酒作乐 (“元旦更凤纪,临门尽椒气;高斟春菊以介眉...”JSGJ I.32b)。在“吹”(吸鸦片/毒)歌谣里,有的是绝对严峻的批评吸毒的害处,一共有58首歌谣狠批抽鸦片。这大概是因为“鸦片战争”令珠三角家乡首当其冲受害的历史教训。然而这些华埠歌谣对“赌”“嫖”却存有两种心态。作品里有歌谣指出“赌”是坏行为,但是“赌”能令他们脱离劳苦困境。同样的双重心态也出现在“嫖”的歌谣里。当年华人移民多是男性劳动阶层,华埠人口男多女少,极端不平均,是男性为主的“寡佬社会”,欠缺正常夫妻家庭生活。“嫖”是男性的性饥渴解决方式,妓女是他们的“青楼百客妻”。这是无可避免的华埠社会弊陋;有近代旅美华人学者指出华人娼妓在美国其实也是华人劳工移民一族。在这三个歌谣集里,有大部分作品都集中在男欢女爱的情欲主题上,反映了当年华人社会男多女寡的不平衡而产生对异性渴求的狂想和男性中心沙文主义。一方面写他们沉迷在“老举寨”的欢乐,满足色欲的幻想,另一方面又扳起礼教道德面孔说女子青楼为娼的生涯卑贱伤身,劝告妓女要及时“上岸”、“从良”:

做客羁北美,行乐勿抛弃; 花旗女子极标致,及早当尝白种味。 肯投机,与他同梦寐。 若负青春佳境地,有钱归国再难期。

(JSGJ II.26a)

年已大半白,始学偷香客; 扮成靓仔游柳陌,瞥见娇颜多思索。 心勒勒,想条妙计策。 若使佳人能赎得,老父愿倾囊黄白。

(JSGJ 1.16b)

为娼最贱体,上岸速更佳; 勉娇跟佬莫忘怀,淡饭清茶唔失礼。 讲极细,都添有夫婿。 眼见金门常搜寨,住埋唔怕佢蛮来。

(JSGJ II.27b)

(四)面对美洲事物的反思与联想

华人移民在美国生活,传统思维受到新事物的冲击,是无可避免的移民历程。当年的华人,虽然受到排斥,生活在种族隔离的环境中,仍然受到了美国社会文化风气的感染和洗礼。当年《金山歌集》虽然是游戏文章,收集的歌谣作品里,最明显的是这些华人对某些传统普世价值观的质疑。例如:他们对“养儿防老”的观念有保留。对传统的婚姻制度作批判,甚至宣称要入乡随俗,不能在美国老是抱住中国观念:

儿钱究孰善,本系钱为先; 无钱难讲自由权,膝下顾丁钱顾面。 钱高见,胜使钱方便。 子费父钱诚弗鲜,子钱父怕枉垂涎。

(JSGJ I.46a)

男儿不足持,劬劳膜外置; 途人骨肉不为奇,风气何况尤欧美。 各自飞,自由忘孝义。 当逞及时筹私己,免至临老抵寒饥。

(JSGJ I.44b)

身旅花旗地,婚姻自主持; 例非父母可拆离,比翼鸳鸯连理树。 记复记,秦晋密定矣。 他日唱随绣阁里,解嘲同话早知机。

(JSGJ II.32b)

尝考婚姻例,最合是泰西; 一男一女乐和谐,何事华人娶二奶。 赎老契,贪淫无了赖。 大小不停争宠大, 抛郎孤枕过鸡啼。

(JSGJ I.44b)

自从离两广,服色转西装; 争赞齐整兼在行,花语虽然未会讲。 周身光,谁敢话霎戆。 阔袖长袍招诽谤,纵深新学亦收庒。

(JSGJ I.11a)

这些歌谣是当年华人移民对美国的文化和自己祖籍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作的反应。其实,这个父母子女养育劬劳的人伦关系是普世的“代沟”现象,也就是两代之间对家庭责任与个人生活空间的取舍与调整,早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燕诗”就已经探讨了;跟西方文化影响无关。这些歌谣质疑中国传统的家庭责任和孝道,甚至归咎是西方社会风气的影响。是牵强也是误解。不过综观这些有关西方文化冲击祖籍国文化的歌谣,也可以从中认识到当时的华人移民心理上的一个特殊境况。

歌谣虽然说了华人来到美国,要入乡随俗,适应当地社会环境,但说得容易不易为。在种族歧视、排斥华人的美国社会,入乡随俗穿上西式服装也只是虚有其表、自我陶醉的对外造势形象:

睇下副皮鼠,接待礼频施; 不分庸与酌清奇,纵使谈书和识礼。 有谁知,褴褛看唔起。 宁可抵穷无米煮,要冲几件光棍皮。

(JSGJ I.10b)

他们深深认识到在美国和祖籍国的社会,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在美国“阔袖长袍”(JSGJ 1.11a),在香港“穿件骡布如烂网”(JSGJ I.10a)同样被视为不入流而受到排挤:在美国社会是歧视异类文化,在中国社会是鄙视劳工阶层。对拥抱落叶归根思想的早期华人移民来说,回到祖籍国,拥有财富便可以抗衡“工字不出头”的社会阶级歧视。他们改变不了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风气,就改变自己的外表形象来迎合它;骨子里,仍然拥抱祖籍国的生活思维。所以,他们对美国社会生活文化怀有一种爱恨交织的心态。一方面向往美国的开放社会的个人自由,另一方面又批评这个开放社会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为祖籍文化辩护。 1910年代是美国社会如火如荼的女权运动 (Suffrage Movement,女性选举投票权引发的妇女解放运动)年代,这些歌谣描写在这个社会风气下成长的下一代华人, 表达了他们对美国化生活方式的侧目 (“土产称兄姊,俗例有效花旗”,JSGJ II.23a)。这两种心态,甚为明显:

闺阁专制耐,多少美人哀; 进化文明遂撤裁,舒畅胸怀靡窒碍。 智能开,学堂通中外。 博得平权态度在,不堪阃范守从来。

(JSGJ II. 3a)

佳人生在美,便作小蛮姬; 依为西例效花旗,不受爹娘严管理。 立志气,选婿从自己。 爱个相行情与义,约同交合定婚期。

(JSGJ II.1b)

华妇行西例,既不受夫制; 怎能鱼水得和谐,绝念三书和六礼。 倚权势,弗顾名声坏。 服色异装赛俏丽,甘将皮肉作生涯。

(JSGJ II.23a)

这个两种社会文化差异的主题,早期无名氏华人移民在他们的通俗创作歌谣里最早表达了出来,今日,很多从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移民去美国的华人作家以及留学美国的学生移民,他们的作品很多还一直是围绕在这一个文化认同的主题上。早期的移民作品强烈地批评土生华裔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移民作家也是一样。这个批评没有多大转变。不同的是早期华人移民生活在严峻歧视他们、不接受他们共存的美国社会。他们对美国社会认同归属感很微薄,所以他们当年对西化的下一代的批评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处境跟现在的移民作家不一样。新移民作家们所面对的美国社会是开放的环境与生活机缘,虽然种族歧视还存在,但相对来说,他们的际遇跟以前的情况有天渊之别。他们今日仍然批评后代华裔西化,实在是与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问题无关,是他们自己的移民生活的精神矛盾欠乏协调,而不是因为美国社会排斥他们。虽然他们主动离开中国国土,移居海外,在北美落籍生根,但是表面的物质生活西化不等于精神生活归属同化,他们仍然自称是“无根的一代”。总体来说,面对美国事物的反应,在文艺作品里,以前的劳工移民和今日的非劳工移民,虽然来美国定居的意识不一样,社会阶级也不一样,然而对下一代土生华裔的描写,他们都存有浪漫化的浓厚大汉中心主义思维而对土生华裔的西式生活感到不满和失望。

四、后 语

创作文学,数量众寡不等于质量优劣。近两千首的金山歌谣不能说尽都是质量好的文艺作品。虽然通俗歌谣的本身就不是精英文艺,从美国族裔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观察这些美国华人社区的通俗说唱文艺作品,不难发现它们是绝对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文献:它们毫无隐蔽地反映出当年美国华埠是劳动阶级移民的“寡佬社会”境况。生活在被隔离与欠缺正常家庭生活的环境里,他们以熟悉的家乡歌谣格式描绘出各式各样的华人移民众生相和他们对美洲事物的反应。这是他们自己的声音,是在其他历史档案中找不到的原始文献,是非常优秀的美国移民社会与祖籍国地方文化关系的珍贵研究资料。

从广东移民历史的角度观察这些通俗歌谣,它们存有一股浓厚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通俗文化的气息。歌谣的用语词汇,不是特意鞣制的知识分子的语言,而是充满地方乡土色彩的广东珠三角方言,是民俗学研究的优秀作品,是珠三角地方语言文化在北美洲续延与创新的证明,而歌谣所表达的声音,也反映出当年美洲排华对珠三角的直接影响,以及祖籍珠三角的华人在美国华人社区的独特发展。歌谣表明,他们克服跨越太平洋的艰难挑战,在地方经济和家庭生活方面,与家乡保持了密切关系,不离不弃。

可惜的是,这个美好的跨越太平洋文化现象,在五十年代初随着二战后的政治转变,烟消云散,成为历史的陈迹。

图1 六本美国华埠出版的说唱歌谣集

图1 排华年代的美国华人拘留身份证明书(俗称“册纸”)

图3 排华年代美国华人拥有的美国公民证件 (俗称 “约尾”、“籍民纸”、“土纸”)

注释:

①较为普及流传的美国人历史具体研究书籍,请参考:吴尚鹰,刘伯骥,杨国标,麦礼谦,Iris Chang张纯如,Peter Kwong邝治中,John Kuo-wei Tchen陈国维。

②最明显的历史例子,是1870年代旧金山的白人工会Workingman’s Party的公开宣言(Manifesto)直指华人是 coolie labor, 是对白人劳工不公平的贱价竞争劳动力;是要极力铲除掉的恶劣民族和廉贱竞争对手。

③ 最明显的例子:阿英编的《反美华工禁约论文集》(上海:中华书局,1960);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1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1995)。

④ Gunther Barth,BitterStrength:AHistoryoftheChineseintheUnitedStates, 1850-1870 (Cambrdi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原是他的历史博士论文。

⑤ Lucie Cheng and Edna Bonacich, ed.,LaborImmigrationUnderCapitalism:AsianWorkersintheUnitedStatesbeforeWorldWarII(Bere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

⑥ 刘伯骥撰写的《美国华侨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6)就是最典型的时代产物。该书1976出版,纪念美国开国独立200周年。

⑦ 排华时期的美国华人文学研究书籍,有具体研究的著作如 Xiao-huang Yin 的ChineseAmericanLiteraturesincethe1850s(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0), 11-52。该书第一、二两章讨论排华年代的华埠少数知识分子的文艺活动, 但是没有提及任何华埠普及流传的通俗文学创作作品。其他论著,请参看:Sau-Ling Wong,“Politics and Poetics of Folksong Reading: Literary Portrayals of Life under Exclusion” in Sucheng Chan, ed.EntryDenied(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46-267.

⑧ 1969年在旧金山州立大学跟陈立鸥教授 Professor Leo Chen修读中国语言学研究班Seminar in Chinese Linguistics,在旧金山华埠作小区华语调查。这句话是一位80多岁华埠老人马苏告诉我们的。同时我也跟1930年代已经在美国的叔父Suey H. Hom做华埠华语调查,他也以“做骡仔”来形容自己的洗衣生涯。我当洗衣工人的父亲,也用“做骡仔”形容他的一生。 参看:Lorraine Dong and Marlon K. Hom,“Chinatown Chinese,the San Francisco Dialect”,AmerasiaJournal,7:1 (1980),1-29.

⑨ 1911年旧金山华埠出版的《金山歌集》收集的华埠歌谣有不少当年华埠的口语;例如:“穿件骡布如烂网” (页10a)一句,形容身上穿著磨损破烂的残旧denim布料工作衣服。

⑩ 笔者的祖父1918年以“土纸”身份来美国。他持有的公民证书列明他的入境身份是labor, son of native (土纸儿子,劳工)。

[责任编辑 李夕菲]

2015-03-19

谭雅伦(1947-),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亚洲研究博士毕业,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亚裔研究系教授,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I712.072;I206

A

1009-1513(2015)03-0001-12

猜你喜欢

华埠通俗歌谣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春天的歌谣》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青春飞扬(女通俗合唱)
读歌谣画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