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 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2015-03-25孙聚成

中华儿女 2015年6期
关键词:庄周庄子蝴蝶

孙聚成

时令已是暮春,宋国郊区的漆园内,暖暖的阳光照来,各种花儿仍在努力绽放,间或有几只蝴蝶纷飞翩跹。

望着蝴蝶翩翩飞舞的双翅,目睹蝴蝶四处翱翔的轻盈姿态,庄子渐渐进入了梦乡。梦中,他感觉自己化为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是不幸的,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诸侯征战杀戮的时代,死亡的气息时时缠绕着生存的人们,让他对困难中生存有更清晰的体会。庄子一生贫困,只做过史称“漆园傲吏的”宋国漆园管理员,在天下大乱之时,他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所以不久便辞官隐居。庄子家境贫寒,布衣草鞋,糁汤野菜,潜心研究道学,曾因穷得揭不开锅,向监河侯借过粮食而被拒绝。楚威王闻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来到漆园,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但为庄子所拒。

庄子是幸运的,因为经历贫困,作为智者的他始终坚守内心高贵的品质,倾听自己的声音,触摸自己的脉搏,感受自己的呼吸,成为一个真正的逍遥者。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他可以困窘于贫穷,但他的内心完全可以不在乎这种贫困。庄子一生不仕,过着贫困的生活,甚至以编草鞋来维持生计,但是从来没有因为清苦的生活而感到不满;相反,他是那个时代难得的“自娱自乐”之人。他的哲学思想和安贫之道融为一体,给处于困境中的人指引了一条“康庄大道”,他的精神境界,成为后世读书人追求和学习的风范。

因为耕作狩猎谋生,庄子对自然界以及生态万物有着更逼真的认知,他在继承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同时,对道家理论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庄子认为,道的作用特别大,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可以主宰一切,顺应自然,就能够达到天人合一。庄子所说的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就是他所明确界定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存在。因此,人应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才能保持人性的完美,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庄子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因为远离政治,远离官场,远离繁杂的社会事务,庄子可以从容地从一个读书人的角度来观察世俗生活,并提出自己的处世哲学,就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为人做事,不偏不倚。这是庄子的世界观,也是他的生存观。

庄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面对社会的黑暗,现实的苦难,人间的不平和强者的卑劣,庄子提出,许多人被过于膨胀的欲望所迷惑,狂热地追逐名利,一生为“外物”所役所累,成了名和利的奴隶。庄子认为,这些人犹如“以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是“人为物役”的结果,得到的十分微小,损失的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真:人性人格的伤害或扭曲。所以,庄子指出,人的心灵是自由的,不要让外界的干扰蒙蔽了自己;人生本来就是幸福的,不要给它加上太多人为的枷锁。

几千年来,庄子的这种思想,给人们提供了在现世心灵安顿的场所。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欲望,“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即达到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善于从草木的智慧中领悟生命的真谛,并总结出了“无用之用”的涉世之道。据记载,庄子有一次带着一群学生到山上去,看到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工人在旁边休息,却不去砍伐这棵树。庄子就问说你们不是要砍树吗?怎么这棵树这么大一棵你们不去砍呢?砍树的人就说,这棵树无用,所以不去砍它。樗树不是好的木材,所以不会被砍伐,得以与岁月共老。因此,在他的朋友惠施眼中“大而无用”的大葫芦、木瘤盘节的樗树,在庄子看来却是无用之大用。

庄子冷眼看世界,他密切关注着时代的困境、人生的困境、心灵的困境。在种种困境面前,庄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国,其国必治;无为而修身,其身必修。“无用乃大用”,“当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天为龙,在地为蛇”,等等,庄子就是凭借这些与世无争的人生信条活得清闲幽静,逍遥自在。

庄子还把自己的思想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对治国,庄子反对儒家的以仁义治国和法家的以刑罚治国。庄子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治国,任其自然,认为“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君主要“无容私”,“汝游心于淡,合气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在《庄子》中,描写了他心中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面对纷乱的世界,尽管视野超脱,心无所羁,但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让庄子也会有各种无奈的凄凉,孤独的悲伤,生不逢时的惆怅。一天,庄子偕弟子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时值秋冬之际,万木凋零,枯草遍野,黄叶漫卷,乌鸦哀号。庄子破帽遮头,旧衣裹身,脚穿烂麻草鞋,踩着崎岖的山路,迎着萧瑟的秋风,望着惨淡的夕阳,不禁仰天长啸,放声高歌道:“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这是庄子面对无道的心声,也是他对乱世的呐喊。

庄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又称《南华经》,系庄周及其后学所撰,为道家经典之一,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的文章,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书中的“庖丁解牛”、“朝三暮四”、“鼓盆而歌”等故事尤为后世传诵。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变化是不变的,不变的是变化,这说明一切皆在变,万事万物时刻在变,没有永恒的存在。没有永恒,何等空虚?没有永恒,价值何在?没有永恒,何所寄托?所以,寻找永恒,为智圣们所殚心竭虑;追求永恒,为贤哲们所孜孜不倦。庄子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几千年来,庄子思想一直能引起深广而持久的认同,因为其独特力量穿透黑暗现实的重重屏障,告诉生活在绝望中的人们,如何在内心深处守护最后的不可剥夺的尊严,平息那些追求名利人们的欲望。庄子思想,如一朵开放在人生旅途上的清奇之花,任凭时光流逝,它的姿影还是那样清丽纤秀,仍然将它那醉人的芬芳飘荡在整个世界之上。

在宋国漆园春天的梦中,庄子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谁。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拍着脑袋认真地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也许,庄周与蝴蝶那时都听到了花开的声音,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责任编辑 李娜

猜你喜欢

庄周庄子蝴蝶
围观庄周
庄周梦碟
为了蝴蝶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捉蝴蝶
《庄子说》(十五)
捉蝴蝶
找找看
大思想家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