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陷“履约难”困境 农业产销新模式为何屡“坑农”?
2015-03-24董璐彭源塔娜
董璐+彭源+塔娜
本应喜获丰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羊盖板村的彩椒种植户们最近的心情却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千辛万苦找来的10万斤彩椒订单被意外‘跑单。”该村村民云岗告诉记者,原本与他们签约的一家山东寿光企业说好彩椒成熟后负责全部收购,可刚收了一茬,企业就玩起了“躲猫猫”。
近年来,“订单农业”发展迅速,然而记者最近采访发现,订单农业让部分农户稳定销路、增收致富的同时,却因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变化频繁,屡屡出现收购方违约“跑路”的“坑农”事件。
“看着辛苦种植的彩椒就这么烂在了地里,心里真不好受,现在只能拿来喂羊。”云岗长叹了一口气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五个大棚种植彩椒,一个棚一年的租金是5000元,每棚约2200株彩椒苗,一株苗成本1.6元,加上农机、化肥及人工成本等,每年的投入约在一万两千元左右,全村120多个大棚种彩椒,预计亏损超100万元。
呼和浩特市羊盖板村彩椒种植户的遭遇并非个案。记者梳理发现,在黑龙江、海南、江苏等地,都曾出现因订单农产品预期价格高于市场价,企业避免亏损,拒不履约,将严重的经济损失转嫁于农民。
记者采访发现,在宏观环境稳定、物价不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的情况下,订单农业会有很好的效果,不但能提高农户收入,还能保障其他环节都有收益。“但是一旦外部形势发生明显变化,订单农业就会受到巨大冲击。”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说。
在呼和浩特市商务局市场科科长刘建光看来,一些农户和蔬菜种植合作社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在寻找买家时往往舍近而求远,忽略了其中的高风险,“实际上滞销的10万斤彩椒如果投放到当地市场中早就销售一空。”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认为,按照市场经济契约,签了合同就应该履行,但目前很多订单农业却不是这样,经常出现所谓的一次性博弈。“就像一锤子买卖,要是赚了就赚了,赔了就不干了,而不是一种长期的合作的共赢的关系”,张晓山说。
业内专家认为,无论是农户还是公司,面临损失时双方都不愿意承担,合同通常变为一纸空文,这表明订单农业并不是一种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有调查数据显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履约率仅为20%左右。
履约难已成制约订单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专家建议应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违反合同中规定的一方进行依法处理,倡导重信守约、诚实担当的精神,保护弱势的一方的权益不受损害,消除收购方收涨不收跌的投机心理。
“广大农户和种植合作社在与农产品批发流通企业签订合同时也要提高警惕,了解收购企业的实力和背景,对于远道而来的外地企业更应进行深入摸底;签订合同时应详细浏览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如发现有遗漏或模糊的内容即时与对方交涉,以免后期造成危害。”刘建光说。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锋正认为,应探索一种新型农产品交易模式,借助现货、期货的市场机制,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信息实时更新,帮助供需双方对市场做出相对准确的预判,来有效避免订单农业“坑农”现象再发生。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