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如何提高幼畜存活率
2015-03-24许银王亚琴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畜牧兽医站224022
许银 王亚琴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畜牧兽医站 224022
冬春季节如何提高幼畜存活率
许银王亚琴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畜牧兽医站224022
摘要:幼畜感染疾病有季节性,幼畜抵抗力差,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容易受到感染,每年冬春雨季是幼畜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本文针对冬春两季幼畜存活率降低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冬春季;幼畜存活率;措施
提高幼畜存活率,尤其是提高冬春季幼畜的存活率,对养殖者来说是一大难题。由于每年冬季和次年春季环境条件相对恶劣,昼夜温差大,外加幼畜自身抵抗力弱,机体适应能力差,使得动物容易感染疾病,如果措施不当,不仅会造成幼畜的大量死亡,而且也会给养殖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1 建造牲畜圈舍时应注意的细节
生活在舒适的圈舍里对幼畜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圈舍应坐北朝南,能得到充足的阳光补给;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使用方便,排水通畅;通风条件好,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圈舍的高度适宜,根据牲畜大小和性别、年龄建造面积不同的圈舍;避免交通复杂,噪声大;土壤无污染。配料有单独的房间,保持低温干燥通风,避免饲料霉变。
2 采取科学的措施提高幼畜存活率
冬春季节气候严寒,昼夜温差较大,幼畜对于寒冷及突变的温度适应能力弱,所以应加强保暖御寒措施,在早晨、傍晚和夜间于圈舍顶部搭上草毡,加强保暖,避免幼畜因受冻而引发疾病。中午气温较高时需将外界的保护措施去掉,增加阳光照晒,幼畜多晒太阳也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3 加强牲畜饲养和圈舍卫生方面的管理
幼畜机体发育不全,抵抗力弱,在冬春季节要注意圈舍及周边环境卫生。春季易滋生细菌,故应加强消毒杀菌,及时打扫圈舍,清理粪便,定期冲洗圈舍。冬季圈舍要有干草用于保暖。同时还应注意通风,让空气流通。饲槽里的饲料及时清理,避免长期堆积,导致牲畜发生腹泻或肠道疾病。
初生幼畜要加强营养。为提高幼畜的抵抗力,可在空闲场地放养幼畜,锻炼机体。还可以选用鲜嫩的绿色青草作为饲料,提高免疫力。
4 提高饲养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时预防疾病
幼畜易感染疫病,而且发病快,存活率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一旦发病,由于防治时间短,难于存活。在饲养、卫生等方面都要加强管理,观察幼畜的日常饮食和圈舍卫生,发现异常及时诊断和治疗。如在幼畜有咳嗽、鼻液流出时,应考虑是不是因受冻引起的感冒,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会加重,容易继发为肺炎等疾病。对幼畜要按既定的免疫程序注射疫苗,保持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将有疾病的牲畜进行隔离和防护。气候干燥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导致幼畜发病,若发现幼畜感染疾病要进行药物防治,并及时将其隔离。对死亡的牲畜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圈舍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
5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
冬春季节有几种常见的疾病,幼畜发病率高,而且会降低幼畜的存活率。
(1)幼畜肺炎。因为保暖措施不当引起的幼畜感冒会继发成肺炎,对幼畜危害较大。这种疾病多发生于冬季和早春。除了加强日常保暖措施外,还要搭配药物治疗,抗菌消炎,祛痰止咳。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头孢类抗菌素、麻黄和甘草等。
(2)呼吸道感染疾病。冬季气候干燥,粉尘多,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圈舍空气流通不好的时候,圈舍的粉尘、有害气体也会引起幼畜的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感染有很强的传染性,波及范围广,若治疗不当,会造成大批死亡。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是咳嗽、发热、呼吸急促、食欲和精神不振等。主要的预防措施有补充营养、加强通风换气,也可以在日常饲料中添加一些预防性药物,如大黄、赤芍和连翘等,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3)幼畜腹泻。日常的饲养不当引起的幼畜腹泻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治愈的效果不理想,会降低幼畜的存活率。幼畜腹泻不分季节,但是在春季和冬季发病率高。常见的症状为粪便稀薄、有颜色变化、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消瘦,严重时行走不稳。有慢性和急性之分,针对不同的症状,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使用的药物一般为抗菌素和中草药,注意剂量和次数。
6 小结
通过以上简单介绍的几种提高幼畜存活率的措施,可以更加深刻了解到幼畜由于刚出生,自身调节能力差,机体抵抗力差,所以在冬春季节,气温偏低、空气干燥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相比成年牲畜更易感染疾病。所以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时预防、治疗和保护,发现疫情,采取科学的方法,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幼畜存活率,将损失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丁勇.秋冬季节养殖场须防幼畜呼吸道疾病[J].中国畜禽种业,2011(10).
[2]李永祥.规模养猪场养猪流程中的几个关键阶段[J].农民致富之友,2010(03).
[3]周继平,颜红波.规模养猪场养猪生产与环境控制问题的探讨[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