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2015-03-24禹京勇

当代医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胸外科胸膜胸腔镜

禹京勇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特点是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创伤小、微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患者的诊断和治疗[1]。本研究以118例电视胸腔镜手术诊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丹东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36例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对照组包括男90例,女28例,平均年龄(26.81±5.12)岁。其中包括5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2例纵隔肿瘤患者、3例胸部锐器伤肺破裂患者、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5例炎性假瘤患者、4例错构瘤患者、7例肺结核瘤患者、3例肺转移癌患者、1例淋巴结核患者、1例淋巴转移癌患者、17例肺结核患者、4例肺转移癌患者、3例胸膜广泛转移癌患者、6例化脓性胸腔积液患者、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观察组中男89例,女29例,平均年龄(26.76±6.09)岁。其中包括5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3例纵隔肿瘤患者、4例胸部锐器伤肺破裂患者、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5例炎性假瘤患者、3例错构瘤患者、7例肺结核瘤患者、2例肺转移癌患者、1例淋巴结核患者、1例淋巴转移癌患者、17例肺结核患者、3例肺转移癌患者、4例胸膜广泛转移癌患者、6例化脓性胸腔积液患者、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患者的双腔气管实施静脉插管,同时进行复合全身麻醉,患者取健侧卧位,采用标准后外侧做长20~25 cm的切口,胸腔内探查后实施常规的开胸手术操作。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予静脉复合麻醉,并取健侧卧位,双腔管气管插管,并根据具体的术式确定助手和术者的位置,同时将监视器置于术者的对侧。器械选择30°10 mm的胸腔镜及其配套的专用器械。于患者的腋中线第7肋或第8肋间行1.5 cm的切口,并将胸腔镜套管放置入内,然后在胸腔镜的辅助下,观察病变的位置,并确定操作孔的位置。分别在操作孔上的2~3肋间与腋后线、腋前线的交界处行1个1~3 cm切口,并将操作器械放置入内[3]。

对于肺萎陷的患者,首先应将其粘连进行充分的分离,以确定病灶部位。肺小结节、肺大泡的患者,在内镜下,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对病灶进行直接切除。对于肺大结节患者,在内镜下,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对病灶进行楔形切除。胸膜活检的患者取不同部位2~3处约1 cm×1 cm大小的胸膜组织。纵隔内囊性病变的患者,如果是较小的囊肿,则无须减压可进行直接的剥除;如果是较大的囊肿,先穿刺将囊肿液抽吸干净进行减压,并使用钝性分离将游离囊壁进行分离,同时采用丝线结扎、钛夹夹闭蒂部。对于实体肿瘤的患者,首先使用电凝钩将肿瘤包膜及纵隔胸膜切开,然后使用抓钳对瘤体进行牵引,并钝性分离,根据手术的情况决定蒂部是否需要钳闭或结扎。对于肺叶切除的患者,术者应小心解剖病灶肺叶的支气管及动静脉血管,对于患者的支气管、分化不全肺裂、肺粗大血管应在内镜下,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进行处理,细小的分支血管可进行结扎处理,同时使用钛夹、超声刀、电凝钩对淋巴结进行清扫。肺叶切除后将其剪碎并取出。由胸腔镜观察孔置入胸腔引流管,如果是进行中上肺或上肺切除,又或者是上肺较大病灶的切除,可在胸腔引流管多剪一些测孔并将其植入到患者的胸顶部[4]。手术结束后常规使用1 d抗生素,嘱患者术后第1天进行流质饮食,并对患者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0~320 min,平均(157.12±24.17)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 30~180 min,平均(105.34±14.31)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 80~450 mL,平均(248.72±23.23)mL;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为30~350 mL,平均(198.23±14.31)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18 d,平均(14.19±2.38)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13 d,平均(9.12±2.1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术诊疗方法,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麻醉方法、术前准备等均与传统的胸腔镜技术有差别,其应用的范围更广,效果更好[5]。电视胸腔镜手术由于其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创伤小、微创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本研究中电视胸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切口小,术中失血少,术中术后均无患者需要输血。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05.34±14.31)min vs (157.12±24.17)min]、住院时间[(9.12±2.13)d vs (14.19±2.3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98.23±14.31)mL vs (248.72±23.23)mL]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胸外科疾病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能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分为诊断性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性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应证[6]。诊断性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应证:(1)肺疾病:肺表面特别是叶裂边缘的病灶可在电视胸腔镜下进行诊断性切除;肺孤立性的转移灶可在电视胸腔镜下进行楔形切除;经CT下肺穿刺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能确诊的弥漫性肺疾病;肺组织深部的病变不适合用电视胸腔镜确诊。(2)胸膜疾病:大量胸腔积液可直接使用电视胸腔镜诊断胸膜病变的性质和范围,有研究表明确诊率可达到93%~96%[7];胸腔积液合并肺癌,术前行电视胸腔镜检查可以确定患者有无胸膜转移,以避免盲目的开胸;对于包裹性局限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使用电视胸腔镜不仅能获取标木,同时还能对胸膜粘连进行松解,从而达到胸腔引流的效果。(3)纵隔肿瘤:术前行电视胸腔镜检查可以判断能否进行肿瘤的切除;怀疑纵隔淋巴瘤的患者,经电视胸腔镜下活检可确定细胞学诊断和分型。(4)食管癌、肺癌的分期:可观察食管癌、肺癌的扩散和浸润情况。(5)胸部外伤:明确损伤的程度、部位。(6)心包疾病:经反复穿刺未能明确诊断的局限性心包积液可在电视胸腔镜下活检确诊。治疗性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应证:(1)肺疾病:肺转移瘤、肺炎性假瘤、肺错构瘤、肺结核瘤、巨大肺大泡、双侧自发性气胸、单侧自发性的反复发作气胸;支气管扩张、肺空洞型结核及支气管肺囊肿的肺叶切除。(2)胸膜疾病:转移性胸膜肿瘤、肋间神经纤维瘤、胸腔积液、脓胸、胸膜间皮瘤。(3)纵隔疾病:畸胎瘤、纵隔良性肿瘤、胸腺瘤、纵隔神经源性肿瘤。(4)胸部外伤:胸腔异物、肺叶缝补、胸内止血以及凝血块的清除。(5)胸椎疾病:胸椎内固定术、胸椎间盘切除、胸椎体切除减压、胸椎旁脓肿切开引流。(6)食管疾病:早期食管癌、食管平滑肌瘤。(7)心脏疾病: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包切除术、心包积液引流[8]。

综上,电视胸腔镜手术操作安全,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能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但其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临床上使用时应该注意手术的适应证。

[1] 张双林,韦海涛,王作培.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心外科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1,11(6):117-110.

[2] 史永康.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检验,2013,35(22):3779-3781.

[3] 沈庆伟.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4(15):144-146.

[4] 许洪锋,马志强.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J].云南医药,2013,12(24):419-421.

[5] 梁正,刘丹丹,沈祯云.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8(21):123-125.

[6] 朱胜,安钢,王鸿.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2,14(28):531-532.

[7] 祁秋干,唐海波,雷艳.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6(18):46-47.

[8] 王玉翠.循证护理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6(13):2004-2005.

猜你喜欢

胸外科胸膜胸腔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