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拖延症还记得工作的初心吗
2015-03-24林云志
文 林云志
要改变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的拖延症其实不难,无非就是求实。
说起拖延症,想必是现代都市人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之一。今天原本准备读的书,却因为心情不佳要看综艺节目放松,便移到明天;今天准备健的身,却因为临时有朋友约餐,于是排好的日程表,又被“偶发事件”挤掉一格。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人们在这个时代总是显得忙碌,疲倦,又带点亢奋。似乎总有新鲜的东西在等着自己,而慢慢接触后不断发现,新鲜的背后,实则又充满空洞无味。这样屡试不爽的过程中,时间便容易被我们置于一个极其被动的立场。
我们觉得时间是可以控制的,或者相对来说,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要留个意,我们都可以成为时间的主人。而实则非然,那些被我们丢在 “计划”或者“想要为之付出努力的事物”之外的时间,如若没有好好安排,也可以蚕食鲸吞掉我们大部分的生活走向,慢慢酿成了生活上相对散乱的节奏惯性。
个体上如此,那将视角对准集体,两者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听到过许多关于时效性,最大化挖掘出办公时间内产生效率的可能,或者将执行力滤出最高含金量的理论大类。而把那些理论压到实际层面,却会有很多枝节穿出它的覆盖范围。这些枝节可能是公司体制本身的不清晰,也可能是工作模式变得僵化懈怠,亦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牵制公司潜在发展的矛盾点。当然,还有一个本质上模糊理论框架的,便是拖延。
任何拖延都有一个心理权衡拖在其后,就好比上文所述,我们可以因为一些突发状况或情绪上的波动去震荡我们原本的计划,而给自己的解释是时间上总会留有余裕,让我们对一切“错过”进行弥补。但往往结果是,日积月累下去,自身的无力感成为时间被浪费后的代价,计划也因此随之稀释。这些在办公环境下,也可以看出共通点。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团队可以花几小时开个会,而会议内容真正的核心点,或许两三句话便能清出其理,其它时间多数只会流向谈论到的一些不着边际的事物,或者是钻不进任何人耳朵的工作汇报。工作上的交流无可奈何地趋于一个纯粹碎聊的过程,本应是束紧集体专注力的心理韧带,亦被这种把时间视为无物的会议浪潮松动不止。也可以看到,一些所谓规划,目标,在长久的搁置,或在初期困境产生的阻碍下,又被时间拉回了PPT演示文档里。这些都不得不使得团队的成员产生一些错觉,即工作也许没有原本所认为的那般具备重要性,或者说,工作的执行与否,完全是视老板的心情而定。
一旦目标变得空泛,那要整理回去就变的困难,员工会逐渐习惯于领导者开的“空头支票”,或者对这种设定与执行分叉开来的办公模式乐此不疲。毕竟,工作的实质方向握在领导者的手里的,处于“做事”的角色方面,也许并不会对额外性多出的工作划分而怀有太多期待。这种惰性的本质,其实就来自于员工和领导层在利益失调或者不均衡之间的博弈。那反过来说,那些悬浮在象牙塔上的形式主义,反而正契合于怀揣那一部分想法的员工。
在各种“拖延症”的背后,其实还有更多的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认知状态,也许正如我们自己给自己规划一个短期目标,但实践了多次之后却发现目标本身就有欠合理,或者本来因为这个缘由而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到了一定程度才发现这一缘由也是可有可无,不具备迫切性。同样的,在一个办公环境下,拖延症一点点扣住人行动力的背后,是人们本身对工作完整性的内容和其具体意义的不了解。
人们总是乐于谈论工作效率,工作模式优化,却很少提及关于工作的初心。反而很多情况下,效率或者模式化,都会因为员工本身心理上的一些负面因素而走向死胡同。同时,在这个充满时效性,速度和渴望立竿见影的年代,也有跑的过快,却反而怎么追都追不上的东西。就好比中国虽作为制造大国,却怎么也做不出一线品牌的奢侈品。事物要走向一个完善的过程,必然需要精益求精,而精益求精的本质,想必还是对工作本身价值的和内在意义的充分认知和热爱。
那么不妨换个角度去看,我们在工作上的拖延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根本原因可能就在于没有认清工作,或者说,没有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譬如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把更多的侧重点放在用户使用体验上,而不是试图通过花哨的浅表去吸引暂时性的购买欲,譬如制造业可以真正意义上地关注如何做出好的产品,而非把廉价回收料参入产品,把用户的使用安全划在他们利益的对立点。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工作会对别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把自己的视角和侧重点拉到更宽广的范畴,那我们就不见得会把精力放在一些错乱又歪曲的事务上面。也许我们拖延的本身便在于:我们总喜欢刻意寻求所谓捷径,本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完成的事,硬是觉得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得以速成。而一旦遇到要让人静下心来,回归本质,究其根底的情况,反而会让我们难以习惯它所需要的持续性,转而又变成更为难以预计的时间负荷。
要改变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的拖延症其实不难,无非就是求实。许多人觉得这很容易办到,就像我们总是看到的那些正面性的词汇,如自知,谦虚,坦诚之类,以为换一种行为方式便能达成。但其实并不容易,那些看似粗浅的个性或行为品质描写的背后,其实有很多异常深刻的人性逻辑缕在里面,组织着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模式,也决定着我们和这个世界保持怎样的融合。而要让自己毫无保留地去完成事件本身的目的,保持住内心的执着和热情,在一些需要认真对待的方面能做到“舍近求远”,自然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力气,面临更直白的考验。这些,想必才是拔掉慵懒和拖延这类根性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