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渔人码头海洋特色文化消费空间形成机制分析*
2015-03-24林宪生邓薇单良
林宪生,邓薇,单良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 116029)
1 研究的理论背景
20世纪70年代,法国学者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的生产”这一概念,树立了当代社会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向空间本身的生产转变的重要观点。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功能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的发展趋势在中国主要发达城市初显端倪,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受到全球化经济的强烈熏陶,这种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城市被越来越多的消费空间所充斥,消费空间本身成为了一种可生产交换的商品。
19世纪,对空间的“两种幻想”主宰了西方观察空间的方式,这“两种幻想”分别指“模糊的幻想”,即使空间物化,其诱发了一种仅仅看到表面物质性的短视;“透明的幻想”,即去除了空间的物质性,使其成为纯粹的思维过程和表征,使人无法看到各种情感地理的社会结构。这种对空间的二元认识论将阐释性地理学挡在批判质疑的视线之外。而阐释性地理认为,空间性同时既是一种社会产物,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构建力量。基于此,索亚提出了“第三空间”的理论,运用列斐伏尔的三元辩证法探讨空间性问题,认为“真实的空间”(第三空间)不仅是对“感知空间”(第一空间)和“想象空间”(第二空间)的解构和重组,同时还反作用于两种空间,表明空间的建构不是被动的,是主客观因素反馈响应的结果。该理念对于文化消费空间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1-3]。
2 大连渔人码头文化消费空间的形成
2.1 渔人码头的空间实践
在探讨当代消费空间问题的研究中,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体验出现了“时空压缩”与“时空分离”的特点[4]。一方面,消费市场克服了距离障碍,使得消费行为在地理空间上的流动更加自由、便捷;另一方面,符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空间的生产脱离了真实的时空,产生了大量的模拟空间,这成为当代消费空间的普遍形式。文化消费空间除了具备普通消费空间的一般性特点以外,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依赖空间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资源。文化消费空间的消费价值不仅来自于消费者对于新鲜感体验的追求,还来自于文化资源的地理禀赋,以及消费者自身文化需求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文化认同感,因此文化消费空间还具有地方性特点,对物理空间具有依附性。
空间实践对应于“第一空间”,是消费空间产生的基础,决定了文化消费空间的具体位置,是文化消费空间产生的社会背景。由于历史原因,大连城市建设经历了日俄统治,苏联接管,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等时期,市区范围不断扩张,直至延伸到南部沿海带。大连早期的南部沿海带只有零散分布的渔户,到日俄统治时期,这里出现了早期开发的老虎滩、付家庄、星海湾等,当时是殖民者海滨休闲疗养的集中地带,而此地的居民则主要是大连本土渔民,以及闯关东而来的山东半岛移民。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逐步建成了大连著名的海滨景观带——滨海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滨海路已成为了大连海洋文化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聚集了会展、体育、旅游、休闲娱乐等众多文化经济开发项目。大连渔人码头项目即位于滨海路东段,该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滨海路海洋景观的建设,也表达着对大连沿海居民传统捕鱼生产方式的记忆。
2.2 渔人码头文化的空间想象
空间想象对应第二空间,与空间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所强加的秩序或设计相连,是权力和意识形态、控制和监督的再现[5]。设计者对空间设计的想象,以及激发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的想象共同构成了消费空间的空间想象。
2.2.1 渔人码头设计者的空间想象
大连渔人码头项目于2007 年动工,采取智能融资的方法,通过国际招标,形成一个旅游区规划方案;让不同类型的企业或专家,利用海滨优势提出若干设计构思,汇总成一系列设计方案;聘请高级咨询专家和规划大师,共同策划出一套高智能的构思方案。
2.2.2 渔人码头消费者的空间想象
大连渔人码头项目属于区域性旅游开发项目,存在单个消费项目投资建设问题。项目公司作为一级开发商,将空间“商品”销售给二级项目经营者,完成空间“商品”的销售环节。因此,该消费空间包括两类消费者:单个消费项目经营者和具体消费项目的文化消费者,而消费者的空间想象往往要回到空间设计者想象的规训。
(1)消费项目经营者的空间想象。渔人码头消费项目包括西餐厅、日式餐厅、海鲜餐厅、酒吧、书店等,每个消费点都有独特的主题,并且,主题设计上都不乏与大连海洋文化的关联,从而显现出渔人码头设计者的规训力。
(2)文化消费者的空间想象。消费者与设计者空间想象的一致,能够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最大限度地获得满足。渔人码头既是大连滨海路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大连本地居民放松休闲的场所,因此消费群体包括外地旅游者和本地居民。从对300名消费者(其中,150名本地居民,150名外地游客)进行的《大连渔人码头文化消费评价问卷》调查结果看,由于两类群体的文化背景不同,对文化消费空间的想象与感知存在差异[6]。由于情感的涉入,本地居民对于渔人码头的文化主题表现出强烈的亲近感,92%的本地居民表示已有两次以上访问经验以及愿意重访的意向。而在外地游客的表述中,该空间虽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亲海愿望,但主动表示还会重游的游客仅有12%。情感的依附性能够培养忠诚的消费者,而情感的依附性主要来自于消费者的文化背景、文化感知和文化认同。
本地消费者在对渔人码头消费空间的描述中,普遍表现出与设计者想象的一致性。本地人对文化背景的认同使其对空间的想象都较关注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的选择,对大连多元文化的背景表现出自然的接受与融入,文化元素也自然的存在于其对空间的想象。外地游客对渔人码头的空间想象则多来自于建筑和场景,而对文化理解较模糊。由于对文化背景认知的模糊,外地游客对渔人码头的空间想象主要来自大连海洋文化,以及设计者对空间场景的设计。
2.3 渔人码头再现的空间
再现的空间即第三空间,包括一切实践与想象的空间,是真正使用者的空间,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结合,它是有生命的、开放的、不完全可知的,是一种新的空间秩序。
老虎滩渔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渔港,由小渔村发展而来。过去功能单一,除了渔船来港避风、卸鱼以及为渔民补充淡水、食物、油料而外,并未顾及与周边优美的环境相协调,毫无美感而言。为了与老虎滩建设景观和谐一致,在原渔港环境基础上,由大连市开发区管委会发起,打造了以体现欧陆风情,保留了本土港埠文化背景的多功能文化休闲空间。渔人码头是大连城市文化发展的空间实践与消费者主体的空间想象相互作用的空间,通过虚拟空间的打造,传达着大连多元性的社会文化关系,它是所有与这种社会文化关系相关的行为主体的空间,使行为主体获得情感与身份的认同,进而确立了空间自身的地方[7]特性,与行为主体间保持着相互的控制力作用。这种三元认识论下的空间避免了文化消费空间成为统治或被统治的空间,空间成为社会文化关系的体现,始终保持着能动的积极作用。
3 渔人码头文化消费空间的价值实现
一般商品包含的矛盾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而对于文化商品来说,最根本的矛盾是文化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8]。文化消费空间的生产,表明文化消费空间已成为一种可供交换的商品。文化价值和交换价值作为文化商品的基本属性,前者是由文化生产者创造的,后者是由社会整体的价值判断所决定的。文化商品的价值实现在于它的文化内容需要被消费者所接受,涉及消费者的文化感知和文化认同,其与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渔人码头的空间打造体现了三元认识论对空间的影响,充分体现了空间实践与空间想象的结合,在两者相互影响的平衡力作用下,促成了消费者对该文化消费空间的普遍认同。同时,设计者通过对消费项目文化元素的注入,加强对消费者产生空间想象的规训力,控制了消费者的文化感知,进一步引导消费者,提高其对空间文化的认同度。
4 结论
4.1 文化消费空间的三元认识论
二元辩证法下的空间是主客体辩证统一的结果,三元认识论下的空间则是空间实践、空间想象以及再现空间三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文化消费空间的打造是空间三元认识论视角下的模拟空间,它并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而是一种社会关系空间。大连渔人码头海洋文化消费空间通过模拟欧式风格建筑,保留该码头停泊渔船的原始功能,设计者意欲传达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交融的文化信息。而且,结合文化消费者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情感依附,以及对大连近代殖民历史的记忆,构成了该文化消费空间的社会关系。因此,文化消费空间并不是一个空洞的空间,而是社会关系的载体,对某一社会关系的传达是文化消费空间持续建构的基础。
4.2 文化消费空间的地方性
文化消费空间的商品价值不仅在于功能性,更在于文化性,而文化性包括文化商品的文化内容和消费者的文化判断两个方面。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禀赋决定了地区的文化特色,于是产生了文化经济对特定空间的地方依附性。同时,消费者的文化判断取决于其文化认知,而文化的认知是在长期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形成的。通过对渔人码头文化消费空间生产的分析发现,尽管消费者受到空间生产者想象空间的规训影响,但文化背景的差异依然导致了本地消费者与外地游客文化认知的差异。文化资源的地区禀赋,以及消费者的文化认知差异,共同决定了作为商品的文化消费空间具有地方性特点。
4.3 文化消费空间的消费群体定位
文化商品包含的矛盾是文化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由于文化消费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文化价值的判断存在差别,因此,文化商品对消费者群体有明显的针对性。在对渔人码头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这两类不同的文化消费群的访问调查结果中发现,两个群体在消费的目的,消费项目选择,以及对景观的关注几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通过明确目标消费群,分析目标消费群的文化需求,能够指导文化商品的生产。此外,作为三元认识论的产物,文化消费空间构建的是一个包容、开放的空间,目的不是排斥有不同文化的感知和响应的消费主体,从渔人码头多样的消费项目设计上,体现的即是在争取广泛的消费者对经营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文化的接纳的意图。
[1]SOJA E W.第三空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季松,段进.空间的消费:消费文化视野下城市发展新图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5]林耿,王炼军.全球化背景下酒吧的地方性与空间性[J].地理科学,2011,31(7):794-800.
[6]朱竑,钱俊希,吕旭萍.城市空间变迁背景下的地方感知与身份认同研究[J].地理科学,2012,32(1):18-24.
[7]TUAN Y F.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attitudes and values[M].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Hall,1974:1-89.
[8]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