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开展职业指导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2015-03-24梁媛聂国东李东海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梁媛 聂国东 李东海(东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高校辅导员开展职业指导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梁媛聂国东李东海
(东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110819)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服务工作作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工作的直接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文章厘清了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具体内涵,具体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开展职业指导蕴含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作用,并探索式地提出了职业指导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高质量就业推动作用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和重要标志之一,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产生了重要变革,随着一届又一届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面临全新的挑战。在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召开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就业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推动”一词不难解读出,大学毕业生不仅要实现充分就业,更要推动的是“高质量的就业”。因此,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服务工作作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工作的直接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
一、高质量就业的界定与涵义
从宏观层面解读,高质量就业指的是以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作为衡量的标准。从劳动者个人层面看,主要是指劳动者通过提高就业技能,实现素质就业,体现出专业对口,薪酬高、有保障,满意度高、工作具有可持续等特点。我国学者齐小萍则指出,高质量就业内涵包含六方面内容:一是岗位对口率;二是岗位稳定性;三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工资水平;五是雇主满意度;六是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高质量的就业内涵与外延的准确界定,应当从社会责任、家庭需求、毕业生满意度等层面和角度厘清与高校毕业各专业相关的高质量就业的特点和需求。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的实现,广受毕业生个人、家庭及社会舆论的主观心理感受的干预和影响,是一个交互、具有一定主观感受的概念,不能依靠单纯量化和理论计算。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切实需要政府、高校、毕业生和家庭四方联动,形成合力,即政府做好政策扶持,高校提高育人质量,毕业生增强自身就业能力及家庭树立合理就业观念。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职业指导推动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作用
高校职业指导,亦称职业咨询或就业指导,指高校辅导员及高校中专业工作人员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他们较恰当地确定职业定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转换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有效途径。其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辅导员是高校思政工作队伍中与学生联系最紧密、发挥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的“中坚力量”,辅导员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最能了解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情感,把握学生的生活实际,其职业素养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塑造,决定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引领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开展高校职业指导,第一,有利于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以核心技能获得为中心,培养高校学生工作干部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能力,使其获得岗位所要求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胜任岗位要求与职业需要,有助于推进辅导员工作的社会认同,从而促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第二,有利于完善高校辅导员的能力结构,以职业认同为目标,全面分析辅导员工作所需要的工作技能与核心素质,使辅导员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从而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第三,有利于高校辅导员评价体系的构建,辅导员核心技能的确认,将为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确定思路,指明方向。这样,才能够明确辅导员职业能力和自身素养的发展方向,承担起学生“知心朋友、人生导师”的职责和使命,科学地指导并开展工作,才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最终指向。
1.德——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指导是一个教育过程,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思想教育,又是一种心理教育,更是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德育过程。通过有效的职业指导及相应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促进大学生树立良好和端正的就业观,将自身成长成才与祖国强大、社会繁荣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毕业后,投身关系国家发展的主流行业、领域,在实现自身抱负的同时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知——帮助高校毕业生形成合理择业认知。
国家需要具有博而精的现代知识体系与国际化素质、扎实的职业训练与追求卓越时代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确定就业方向并制订完善计划可以让高校毕业生学会设计、学会选择,学会探索自我、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气质、特点和兴趣所在,客观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不断形成合理的择业认知,实现科学的人职匹配,并在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奋发向上,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能——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职业教育和指导,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条件和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完善和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塑造,充分地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不仅仅在求职过程中可以实现高质量就业,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依然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个人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及个人素养均会不断提高,受益终身。
4.行——实现求职过程的无缝对接。
职业指导不仅停留在表面和理论层面的指导,更是将就业过程涉及的方方面面实践贯穿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指导者通过企业实地实习、模拟求职、职前教育节等一系列实践指导、教育类活动,达到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职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大学生也能够充分利用课程中所提供的职业资源,了解职业信息,接受就业咨询和就业服务。经过系统的职业指导之后,学生依然可以了解职业发展的具体操作步骤与发展流程,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实现从大学生到职场人的无缝对接。
三、职业指导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路径探析
1.构建层级式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基础层为普遍开设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并依据学生年级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从职业生涯规划到具体求职技巧的课程,并探索加入创业教育教学,力求覆盖100%学生层面。中间层为大力开展职业指导类讲座,依托学校资源,除本身职业指导讲师开设讲座外,广泛邀请企业高层管理者、知名校友、培训指导专家等,为学生开展各类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培训、就业技巧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及授课等活动,既有助于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又有利于加强与校友及所在用人单位的联系。顶层为职业成长工作室及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咨询服务,全程化、个性化、精准化地满足学生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
2.以高端就业指导和行业分析辅助职业指导工作。
高端就业指导需要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切实走访企业,对企业中工作了一年、三年、五年的工作人员或者校友进行生涯人物访谈,了解不同类别的毕业生在企业中的发展与走势,定点跟踪具备不同能力特点的毕业生,着重追踪和记录其职业发展历程,整理总结后,以最翔实的实例和解说对在校大学生分类别地进行一对一指导。同时,开设由辅导员主讲的行业分析课程,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设计课程内容,引领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及日常的职业路径选择上向长效性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3.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团队的专业化建设。
职业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队伍依然是高校就业工作中较薄弱的环节,高校可以探索建立职业发展与指导教师工作团队或学术团队,由专任教师负责整体职业教育指导相关工作,与此同时,聘请有就业工作经验的辅导员和就业工作人员加入,专兼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针对职业指导模块,对工作团队投入专门经费,实施各类各级的就业培训,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理论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咨询与服务水平。
4.依托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辅助指导工作有效开展。
职业指导指导需要依托多种信息化手段辅助工作的有效开展,依托大数据时代特有的互联网、数据库、软件及新媒体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筑牢高校生涯指导的主体地位,以学生需求、就业市场为两个基本点,对毕业生提供实时、在线、个性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与信息服务的全过程。构建就业指导的大数据模型及其实际应用系统,依据“数据收集与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使用”的具体流程,拓展海量信息数据和多样数据的采集途径,各类各级高校要通过各就业主管部门、对应的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反馈等方面收集海量信息,并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搜索和提取;通过建模、构造算法等方面进行数据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云平台、O*NET工作分析系统等工具,通过提供实时反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状况帮助学生。高校生涯指导工作人员也可以使用这些软件、平台等研究学生的职业发展模式并修正后期规划,以便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
5.广挖校友资源,加强联络沟通,拓宽职业指导渠道。
校友在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在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反馈意见上都不断发挥重要的作用。充分挖掘校友资源,与学校校友会紧密配合,通过校友联系其所在单位开展人才招聘工作,同时也发挥校友在招聘活动中的宣传示范作用,提高校友所在单位招聘工作的成效。定期邀请校友返校为学生开展各类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培训、就业技巧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及授课等活动,既有助于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又有利于加强与校友及所在用人单位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方伟.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J].中国高等教育,2013(02).
[2]袁丽君.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下),2014(09).
[3]宋玲,张继清.大学生职业指导的观念变革与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2(06).
本论文是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项目——《辅导员核心职业技能及培养体系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S20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