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卫生单位加强经济管理研究

2015-03-24栗婀娣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6期
关键词:经济管理市场经济

栗婀娣



医疗卫生单位加强经济管理研究

栗婀娣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医疗卫生单位的改革,经济管理成为医疗卫生单位实现科学有效管理的关键性因素。这就要求医疗卫生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从而保证医疗卫生单位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疗卫生单位;经济管理;市场经济

经济管理是医疗卫生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环节。总体看来,导致医疗卫生单位经济管理不利,既有客观、表层的原因,更有深层次管理上存在的矛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宏观上对医疗卫生单位的经济管理加以把握,逐步改进单位内部管理较为薄弱的环节,从而实现经济管理,资源节约,更好地满足医院的社会职能,推进新医改的进展,促进社会事业进步。

一、目前医疗卫生单位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经济管理缺乏足够重视,管理观念有待改变

由于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一直以来均由财政拨款和医药收费特别是药品加成来提供保障,导致医疗卫生单位在管理上存在依赖思想,不看重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存在这样的一种认识,认为医疗卫生单位只要保证业务技术水平,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完成任务,没有把经济管理放在和提升业务技能水平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一些单位甚至将经济管理作为平时业务技能等管理工作的附属,导致了因经济管理不善带来的资源浪费等情况发生。

(二)成本核算不全面,预算等编制有待完善

医疗卫生单位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主体,也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力参与者,而大部分医疗卫生单位普遍存在成本核算单一、没有对成本损耗进行全面统筹的问题。同时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系统和成本管理网络,成本衡量标准也不够全面。一些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事业单位全额或差额预算管理体制,每年的财政补助款和收费收入大都安排了支出,结余资金很少。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够严谨规范,如对于医疗设备的购置缺乏严格、合理的固定资产预算,未进行充足的可行性研究,未考虑实际需求和技术力量,导致某些医院购置设备即闲置,形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三)存在浪费现象,经济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医疗卫生单位常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购置资产和医疗用品时往往计划仔细,有严格的审批程序,甚至建立了专门负责的小组来跟进整个购置过程。但是在购置后,往往缺乏对物品的有效管理,资源浪费、管理松散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些单位只要物品被登记为领出,就不再追究其后续用途,比如是否已过期、损耗、非单位用途等等。有的单位虽然也出台了相关办法用于规范资源用途,但效果并不理想,制度到最后既没有人监督检查,也没有使用标准和责任,更不存在后续的追究机制,使得这样的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流于表面。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原因,究其原因还是单位尤其是主管经济管理的领导没有对经济管理足够重视,对单位资产管理不良引起的后果也没有预估,上级主管部门在审计考评时更没有将此项作为评价单位工作成果的主要指标,使得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未被树立起来。

(四)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由于规模、意识等原因,一些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普遍存在缺乏专业人员进行经济管理的情况,一是医院系统的领导往往是医学方面的专家里手,对经济管理不是很重视。二是由于某些基层医疗系统人员岗位编制等原因,不得不一人多岗,使得医疗卫生单位的经济管理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医疗卫生单位加强经济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对单位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与“医药分离”的逐步实施,对医院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能否抓好,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单位的整体工作效果以及在同等单位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这也是医疗卫生单位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一些主管经济管理的领导要加强学习掌握和经济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做到依法管理。要针对本单位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针对本单位发展需要的管理目标和方式,促进单位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单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完善成本核算、预算编制等体系

随着医疗卫生单位改革,单位收入的比重也发生巨大的改变,以往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的模式将转变为减少财政投入、主要依靠医疗收费。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要保证专业技术支持水平不变、资源设备更新及时的情况,不得不依赖有效的经济管理。而有效的经济管理最关键的环节则在于成本核算。要改善成本核算方式,引入作业成本法等思路,积极实施新制度中关于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摊销、折旧的相关规定,准确核算医院、科室成本,做到责任成本落实科室、岗位,确保成本控制落到实处。

同时,在进行每年的预算安排时,可以在原有的准备基金的基础上再添加一块专项设备购买预算,以确保单位能在体制改革中不因硬件设施跟不上而落后,使医疗卫生单位能及时更新换代医疗设备资源,为单位发展提供长足后劲。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要加强医疗卫生单位有效的经济管理,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只有加强内部监控,从源头上建立惩防机制,才能根本解决损失和浪费的现象。当前要建立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就是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实施追责制度,责任到人。在此,笔者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几点关于监督机制的建议,一要建立起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单位改革相适应的监督机制,使之落到实处;二要将监督机制的惩防追责制度树立起来,避免使追责流于空谈,没有警示的效果。

(四)加强对经济管理人员的培养

建立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人员的专门培养制度,形成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有些领导对会计工作等经济管理专项任务不够重视,认为会计就是记好帐,算好帐,特别是对会计法的规定不够清楚,同时,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普遍比较低,缺乏通过会计业务提出促进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措施办法的能力,使得医院经济管理处于被动局面。近来,通过对医疗卫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一些医院已经率先作出了改革举措。以成都市中医院为例,该院通过对参与医院经济管理人员相关业务能力、工作技能有针对性的培训,如会计、金融财政、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提高了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水平和素养,保证了经济管理工作逐步有序地迈入正规化建设的轨道。

三、结论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的步伐,加强医疗卫生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会与日俱增,其所具备的社会效益也会逐渐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芳.医疗卫生机构加强财务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8).

[2]吴文群.论事业单位加强经济管理的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经济管理市场经济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高职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实验实训教学模式
探讨新时期石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途径
强化农机监理所经济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