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笔千古不易

2015-03-23

支点 2015年2期
关键词:楚简帛书用笔

中国书法正在融入世界艺术之林,这不仅得益于书法艺术的独特性——线条之美变幻无穷仪态万方,还在于它自身的多样性——北碑南帖楚简帛书蔚为大观。

论及日渐繁荣的楚简书法艺术,不得不提及生于楚地的何慧敏。慧敏先生平和、谦逊、勤勉、儒雅,人缘极好。十余年来如一日,潜心研究楚简书法,考证创作,著书立说,并为楚简书法艺术的发展四处奔走,更让人敬佩。

美术评论家王炳学参加过一次楚简书法研讨。作为主讲人,何慧敏耐心讲解楚简文字考证、楚简书法研究心得,认真点评与会者作品。这给王炳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惊讶于他对楚简的研究深度,与会书家请教楚简文字,他信手拈来从不假思索,并举一反三,令人折服”。

何慧敏的这种风范来自数十年的学养积淀。他自幼热爱书法,从隶篆入手,再修行草,反复临习《张迁碑》、《石门颂》、《峄山碑》等十余种碑帖。每天凌晨五点起床,一天练习10个小时。到如今已有成就,依旧保持这个习惯,即便出差在外也是笔不离手,闲聊娱乐尽量推脱,抓紧时间看书习字。他跳出书法本身,从汉字和文化演变来揣摩书法,一部《说文解字》完完整整抄写两遍,其中不少字抄写五遍以上,积攒的上万本古书杂志大都翻了数遍。

从2002年起,何慧敏专攻楚简书法艺术,把弘扬楚书作为艺术理想。楚简书法浪漫、飘逸,又不乏阳刚俊朗,这让何慧敏一见倾心。而此前打下的扎实功底令他创作起来得心应手,用墨、下笔、构图、落款皆游刃有余。篆书之逶迤盘旋,隶书之古朴典雅,行草之灵动率意,在何慧敏笔墨之间都已融会,让人不得不联想到“用笔千古不易”的古训。

王炳学评价道:“何慧敏先生可谓达到了笔精墨妙的较高艺境,其作品线条劲爽飒利,粗不臃肿,细不羸弱;短则精悍、厚实凝重,长则劲健、势如破竹。富于弹性和变化,充满笔墨张力。”

中国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周德聪则热情洋溢地感慨:“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慧敏的用笔具有其丰富性特征,不知是他广泛涉猎五体书的结果,还是楚简帛书法先天便具有的多样性被他吸纳?抑或是他对碑与帖及楚简多维关照、探索之后的最新发现?……委实带给了我们对中国书法别具情味的幽思与玄想。”

楚风起兮,云兴霞蔚。中国书法之昌盛,需要楚简艺术,亦需要一批像何慧敏这样的书家。(支点杂志2015年2月刊)

猜你喜欢

楚简帛书用笔
找不同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梁潮印簵·钟鼎文帛书人物传写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楚简制作技艺
楚简“ ”即“免”的字形依据浅析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楚简二则校读
中国简帛书对隶书发展的现实影响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释文补正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