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跑”盛宴
2015-03-23
核心提示:从地方政府、运动品牌厂商到IT业,都正在享受着马拉松热的无限商机。
于德清(媒体人)
如今,在我创建的跑步微信群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秀出自己的马拉松PB(个人最好成绩)。创建三四个月来,这个群已经有50多位成员,2014年就有6位群员参加了北京马拉松。
跑步狂热的背后则是相关开支的大增。就我个人而言,一年下来,去外地参赛费用、加上跑鞋和手表等若干跑步装备的购置,花费已上万元。有的群员去芝加哥跑马一趟就花费3万多元,有些更疯狂的跑友,一年满世界跑马,几十万元不在话下。
我从2008年就开始跑步,而这两年中国的跑步一年比一年火,则是切身感受。有媒体数据为证,2011年,中国一共举办了22场马拉松;2014年,这一数据上升到了53场。这恐怕还只是在田协认证的比赛,如果加上其他民间机构自行组织的马拉松比赛,这一数据可能要翻倍。
跑步的火爆首先是因为,长跑本身就是一项充满魅力的运动,其次就是中国跑步人群的改变。一位权威跑步杂志的总编曾对我说,以前跑步的大多是loser,他们通过跑步来缓解压力、释放能量。当然,这些人收入不高,多是“穷跑”。而近年来,跑步人群则发生了质的改变,城市新兴阶层似乎发现了新大陆。随着一些知名成功人士、年轻中产人士的进入,穿着色彩鲜艳、昂贵装备的跑步,开始变成一项高大上而且炫酷的运动。“富跑”也就意味着巨大的商机。
于是,资本和商家不停刺激造势,跑步潮流愈发壮大。在大众跑步热潮当中,跑鞋装备生产商、智能穿戴设备制造商、广告商、赛事组织者以及地方政府等,各取所需。
在北京著名的跑步圣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每到周末都会有各种各样商家支持、赞助的活动。从清晨到黄昏,规模大小从几十人到数千人不等,活动的赞助者从跑鞋生产商到能量食品,从房地产商到汽车企业,从跑步网站组织的线下活动到专业马拉松教练的训练营,应有尽有。
这给体育用品生产商带来非常直接的影响,众多体育产品生产商纷纷调整企业战略,将跑步列入营销重点。通过这些活动赠送新款跑鞋、速干跑步服等装备,打造品牌营销力,刺激更多的人参与跑步。一些民间跑步领袖也利用自己的渠道资源,组建各种跑团、跑步活动,从商家那里拉赞助吸引人们跑步。
随着跑步者增多,赛事报名火爆,一些大型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商业价值越来越高。通过举办城市马拉松,地方政府扩大了知名度,拉动了当地的旅游消费,而赛事本身的运营也越来越有利可图。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大为表示,北京马拉松基本上没有财政方面的支持,完全靠市场化运作,马拉松已成为北京的一张名片,带来了诸多综合效益。
跑步产业的辐射能力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预料。其对IT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带动了智能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火爆,并开始吸引大规模资本的进入。2014年11月4日,运动社交平台及可穿戴设备数据平台服务商咕咚正式宣布完成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这是继其3月10日获得1000万美元A轮融资之后,再度融资成功。咕咚是模仿国外智能手环成功的范本。
因为跑步这个产业链足够长,涉及的环节足够多,从吃穿用戴,到训练、比赛、旅游,只要跑步的人越来越多,就如同宽阔的太平洋足以能够容纳下众多的商家。不过,同行是冤家,这个定理,走到哪里,也是颠扑不破的。(支点杂志2015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