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威尔芬斯:中国可再生能源份额十年翻番
2015-03-23
保罗·威尔芬斯(德国伍伯塔尔大学教授、欧洲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所所长)
核心提示:未来十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可翻一番,并成为可再生能源全球领先的出口国。
中国已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生产商,并在可再生能源产业上具有相当大的潜力。政府对可再生能源行业创新的激励政策,对于中国国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至关重要。
全面鼓励扩张可再生能源,必将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并影响其他行业技术的现代化。适当的研发补贴,可以优先给予技术密集型企业或者刺激新的发电技术。
在中国,对于一些主要独立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商来说,如何有效地进入到区域和国家电网已成为此行业的一大挑战。在这里,政府充分的监管是能源领域重要和一贯的可靠规则。此外,政府还需考虑如何吸引足够的投资参与。
在德国,电网给予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优先权,其效果是,在多风多阳光的情况下,传统的燃气发电站便失去了优势,这是一种类似供应系统的竞赛:在被允许的生产范围内,优先选择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电力的市场价格的发电渠道,风能、太阳能以及水力发电的电力生产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所有国家可再生能源的扩张都会面临一个主要挑战: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代表的能源必须与“智能电网技术”相结合的间歇性供应,因为电网的稳定是现代经济的要求。所以,中国可以利用其自身的数字化进程和信息与通信技术进行扩张,同时这种行为也将刺激经济发展。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的生产商不仅在国内市场进行销售,并且也在美国、欧洲等众多地区拿到订单。
竞争政策加上足够的创新,促进了政府以及现代大学对可再生能源的特别关注。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校园气候建筑专门用于教学和科研。中国一些顶级的大学可能会采取类似的策略,并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现代化的信号传输给每个年轻人。
国际投资者将越来越大的投资份额和兴趣转入了中国的可持续项目上,而这些投资项目可能会进一步鼓励其他绿色投资项目,并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多的环境友好型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的创新机会。可再生能源的创新产品不仅会创造新的市场,且相应的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
在中国阳光充沛的地区,如果以燃煤来发电占据较高的比重,可能会带来一些具体问题:燃煤电厂的排放物不仅损害了空气质量,而且产生的烟雾还会影响甚至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效率。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是燃煤电厂的负外部性。因此,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税收政策来控制其危害。
中国应该能在十年内将可再生能源的份额翻一番,并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全球领先的出口国。
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此行业领先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当地客户首选的合作伙伴。而中国强大的国内市场也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经济规模的扩张。(支点杂志2015年2月刊)
(翻译: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