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5-03-23魏华

科技资讯 2014年33期
关键词:中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

魏华

摘 要:在高科技产品及高超的科技技术不断普及的当今社会,计算机在众多领域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使人们的日常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如何加快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使其顺应时代潮流,并能与现代高科技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共同讨论的话题。该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对我国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字:高职计算机教学 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75-01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中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当今社会主张的教学理念不仅提倡理论教学,对学生基本技能及其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作为高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不仅实现了全方位教学的理念,更主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特殊的技能,有利于他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计算机的教学应将“教”与“学”相结合,以学生学为主,老师教为辅,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思维。然而,在当今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有关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深邃而广博的计算机知识,弥补学生在该方面的缺陷势在必行。

1 我国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分析

计算机是各大院校的基础性课程,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计算机课程如同外语一样,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每位学生只有学好计算机,才可能在自己的专业课程中有所成就。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当代计算机教学中的误区,以便对其进行更好的改进。我国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 师资力量不足,影响学生的受教育程度

任何学校、专业要想有较好的发展过程,首先必须要保证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因为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然而在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中,师资力量缺乏是导致其计算机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的首要原因。这类院校中的师资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数量太少,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我国的高职院校是专门针对为高考未答线的学生开设的,资金来源较少,学校没有充足的资金去招聘更多的专业教师,于是便让一人担任多职,老师总是奔波于各个班级之间,无法专心上课,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甚少,导致学生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第二,教师的质量不过关。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来自普通大学毕业,专业知识不过关,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很好的胜任自己的职位,影响学生的学习。第三,教师观念较为落后。现代的计算机教学主要在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而该类院校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实际操作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严重脱离实践。

1.2 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较低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如果老师不能对其进行正确指导,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该类院校中上机条件有限,“一对一”辅导的教学方式很难实现,老师在课堂上无法顾全每位学生,因此有的学生便趁机上网、打游戏,从而抑制了练习课本知识的积极性。

1.3 教学内容与就业的相关性太低

高职院校主要在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学内容必须与其所学专业有密切的关系,即对学生有利。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学内容与考试方式基本相同,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填空、选择、打字速度的练习,学生无法从中学到相关技能方面的知识,在就业时被淘汰的机率大大增加。

2 关于我国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和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针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现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以下是关于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意见,希望能给相关院校的教学带来帮助。

2.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消除落后的教学观念

优良的教学水平是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自身内部师资力量落后的现实,在日常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学校在招聘过程中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招聘专业技能较高的老师任教,通过笔试、面试等多种途径进行择优录用,使学校的教学水平得到保障。其次,学校要增大专业教师的聘用率,尽量避免一人兼任多职的现象,以确保学生和老师能够达成共同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多多交流,取长补短。最重要的是,学校要注重对老师思想观念的培养,多开设相关培训班,分批分层次对其进行培训,让他们改变自己落后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练习相结合,严禁只注重理论辅导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2.2 开设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更有力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调节课堂气氛,通过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有关Windows学习的理论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轮流去讲台上进行实际操作,并提出自己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动力,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另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和老师推行新的教学模式,例如问题教学和游戏教学等模式。老师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下节课要讲的重点,让学生在课下自行讨论,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竞赛的方式当堂解决。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2.3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学为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抓住他们的心理,在设置教学方案时以学生为主,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多走出课堂,在课外活动中掌握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以此来提高其创新意识。

2.4 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学是相互的,学生和老师在该过程中相辅相成,只有学生和老师互相配合,教学水平才能得到改善。因此,在平常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上课时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提问,学生要积极配合老师,勇于回答问题;上机过程中遇到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要善于与同学合作,共同思考,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3 小结

高职计算机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我国各大教育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为国家的教学发展增添砖瓦。

参考文献

[1] 程勇兵.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乡职业技术学院,2011(30):148-149.

[2] 荣欣.浅谈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27):145-14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