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遥的“得意之作”
2015-03-23
今天中午,全班同学被老师留下来写作文。“我敬佩的一个同学”,要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来描写。
姚遥写的是——
横山真人,是我的同班同学。他是一个男孩子,长得高高大大,黝黑的脸庞上嵌着一双宝石般的眼睛,闪闪发亮,炯炯有神!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
有一次,他在操场上打篮球,他的好朋友,英文部的“烂糊面”同学向他奔过来。一边奔,一边热情地喊:“真人!真人!”
横山真人心想,“烂糊面”同学从遥远的加拿大来,我应该对她好一点,再好一点。于是,他放下篮球,走出球场,去迎接“烂糊面”同学。
只见“烂糊面”同学像一只来自加拿大的飞兔,横山真人像一只来自北海道的雪狼,飞快地向对方奔去……不好了,只听到“砰”的一声,两个人的脑袋狠狠地、狠狠地撞在了一起!就像火星撞地球那样!
“烂糊面”同学的眼角流下了一大摊殷红的血,蓝色的像波斯猫似的大眼睛流下了晶莹的泪珠。
杨老师知道真人闯了大祸,严厉地批评了他。可是,当老师批评横山真人的时候,“烂糊面”同学一边流着血,一边流着泪,真心诚意地对老师说:“请你不要怪他,是我不好。”
看到这一幕,我非常感动。真人把女孩子的脑袋撞出鲜红的血,人家还为他苦苦求情。我真敬佩我的同学,横山真人!他才是真正的人!
姚遥这篇呕心沥血之作,杨老师只给了个“中”,姚遥还以为至少能给个“良”呢,这可是他少有的得意之作啊!
杨老师给姚遥的这篇“得意之作写了如下评语:一、开头不错,点明题目。二、人物的描写比较生动,有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但是,语句太过夸张,显得不够真实。三、文章结尾和开头首尾呼应,能再次点明主题。四、作文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不是靠凑字数凑出来的!每个动词、名词前面都加上形容词的话,用得不好就显得非常生硬!
虽然这篇大作没有获得姚遥期许的成绩,但是,“懒孩子”姚遥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好不容易写出来的作文,所以,当下次写“操场上的笑声”时,他照抄了全文,就是把原来的结尾去掉,改成:“事情圆满解决,操场上传来同学们欢快的笑声!欢乐吧!同学们,幸运与快乐时刻陪伴着你们!”
杨老师又给了个“中”。“中”就“中”呗,只要能交差过关就行!
过了段日子,又要写一篇“同学之间”的作文了,姚遥觉得上次的作文也是“同学之间”发生的,所以,他又把上次的结尾改成:“这才是同学之间真正的友谊!回忆那些在一起的时光,友情是记忆里最美的画面。我们一定要珍惜啊!”
杨老师还是给了个“中”。
又过了段日子,杨老师布置同学们写“某某真了不起”,姚遥想,这简单,“了不起的人”不就是“最敬佩的人”嘛。他又拿出那篇“得意之作”,改了个结尾交差了。
姚遥觉得自己真能干,一篇作文可以变成很多篇作文!咦,我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好办法呢?不然也不会被妈妈骂“写作文像便秘”了。
好景不长,这一回还不知道是不是又得“中”呢,杨老师的告状电话就来了,“这孩子半个学期来只写过一篇作文,然后像百粘膏似的,套遍各个题目。简直是投机取巧、招摇撞骗!气死我了!”
至于“灭绝师太”——妈妈接到电话后的表情,姚遥不用脑袋用脚就能想象得出。
果然,晚饭时,妈妈揪着姚遥的耳朵,一遍遍厉声呵斥:“看你平时傻傻的,做起坏事来一件又一件啊,你将来准备做骗子吗?你是写作文还是套作文啊?你不想好好读书啦?你长大想喝西北风啊?”
灭火队员——爸爸立刻起身,缓缓地握住妈妈揪耳朵的手,说:“息怒息怒,好好说,慢慢说!发怒就是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他这个样子,我能不怒吗?谁像你这么想得开,儿子不学无术,你都无所谓!”妈妈转过脸对着爸爸劈头盖脸一顿责问。
好在爸爸有“引火烧身”的准备,他给妈妈夹了一筷子菜,诚恳地说:“这事,我也有责任,最近对我儿子疏于管教,你放心,接下来我会负责监督姚遥的作文,保证让他不再‘便秘!”
妈妈将信将疑地看着爸爸,爸爸一边观察着妈妈的脸色,一边把她的手慢慢放回桌上,说:“有些问题你要从不同的角度看,你不是一直嫌我们的儿子脑袋笨吗?你看他,把作文当作环保袋,循环使用,多有创意!何况,现在的中考、高考,谁的作文是当场写的,不都是事先准备,临场套用的吗?咱儿子不过是太环保了一点点,反复使用的次数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
妈妈气呼呼地往嘴里塞了一口饭。
然后,爸爸语重心长地和姚遥说了说写作的重要性,以及语文学科在今后人生道路中的作用,姚遥“一篇作文走天下”的做法是愚蠢的、错误的。最后,爸爸让姚遥保证今后不会再犯这样愚蠢的错误。
姚遥乖乖地向妈妈保证今后不再随便使用“环保袋”,还乖乖地重写了作文。这回,他写的人物是爸爸,写的事情就是老师告状以后发生的。
其中一段是这么写的——
每当妈妈火山爆发时,爸爸轻轻拍拍妈妈的肩,温柔地说:“息怒,息怒,生气就是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妈妈的火立马从头顶降到了眉毛。看着妈妈从一头暴怒的狮子变为一只温顺的小猫,我的心里不得不发出这样的赞叹:我的爸爸真了不起啊!
杨老师在这段话下面画了很多圈圈线,表示“写得好”,表扬姚遥呢。
当然,姚遥一度引以为豪的那篇得意之作,从此寿终正寝,退出了历史舞台……
(节选自长篇小说《姚遥的“三国演义”》,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大书店及当当网有售。)
发稿/庄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