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农业为产业化让路

2015-03-23

环球时报 2015-03-23
关键词:荒地农田耕地

美国《洛杉矶时报》3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集体农业为农业企业让路在中国东北的大荒地村,易大妈(音)对当地的最新发展感到不悦:一条两旁都是草坪的红旗路。“这是公司弄的。”她说,“为了这,东福米业拓宽了道路、竖起路灯、挖掉我亲手种的作物和种子。”“我的作物是赤橙黄(三种)颜色。”她指着周围清一色的稻田说,“这只是更绿了而已。”

对我来说,这看起来很漂亮:成熟的稻米在如同大草原的晴空下闪闪放光。但易大妈看到的是其他事物。“这并非风景。”她说,“这是粮食。农民是生产者而非园丁。”

中国面临令人生畏的农田统计数据:世界1/5的人口依靠地球1/12的耕地提供粮食。而且耕地仍在萎缩。中国的解决之道是使农业产业化。农村改革已成为中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务。中国政府正提倡将家庭种植的农田整合为经营良好的大型企业,简言之就是农业企业。

易大妈对我说:“这是我们的村庄,我们自己能照顾好它。”但易大妈们能行吗?在早期开拓者精神的作用下,老一辈人已将对农活的鄙视代代相传。在大荒地村,孩子们被敦促刻苦学习以考入大学。大荒地村的农民们已享受近10年的自由种植和买卖,因此相对富足。然而,该村现已成为一个企业社区。东福集团为当地农民提供的土地流转费,比中国农民平均年收入还高出50%。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失去家里的菜园、作为副业收入的鸡窝和家人们的口粮。

尽管许多村民已迫不及待地出租田地并搬进公寓,但坚守者则希望获得更牢靠的法律保护,以免被迫签署协议。▲

(作者迈克尔·迈耶,王会聪译)

猜你喜欢

荒地农田耕地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河柳
挑剔的花种子
汪岗镇三万亩农田改造工程启动
浅谈荒地造林技术
一颗残缺的西瓜
古代器具灌农田
黑板像农田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