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优化策略

2015-03-23□文/陈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4期
关键词:承包工程承包商网络化

□文/陈 实 刘 勤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武汉)

目前,建筑行业的竞争将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虽然供应链协同管理在制造业中已实现较好的应用,但在很多工程项目中还没有充分发挥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优势。如何有效地对工程项目供应链节点企业实现协同化管理是提高总承包工程项目绩效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供应链及其构成

(一)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内涵。从项目实施过程角度,按照工程项目生产运作活动的过程链,将其划分为立项需求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交付/运营/维护阶段、整修/更新阶段、废弃处理阶段。

同时,从组织和过程角度分析,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到建筑物及其最终废弃处理全过程中所有的业务过程和组织。不仅是一条包括用户和设计开发、服务和物料采购、物料生产与配送、施工建设的工程业务链,还是一个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总承包商、供应商和分包商的多组织关系网络。

(二)基于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供应链模型。该模型同时从组织和过程的角度构架。基于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供应链以总承包企业为核心,将业主和设备或物料供应商、建设承包商有机连接成整体网链,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协同管控,其供应链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图1)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围绕项目业主的需求,从项目需求和可行性分析开始,经过设计计划、项目实施建设、竣工验收,到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维护,直至设施报废处理的项目全寿命周期,并由项目业主、总承包商、设计单位、建设承包商、监理单位、直接和间接供应商等项目参与组织形成的整体工程项目增值网链结构。

这是以总承包商为核心的下游供应链,将设计分包商、供应商和施工分包商等参与单位集中统一管理,按照双赢模式进行协同运作,将工程项目形成集成化管理,降低因各阶段交易成本,提升工程项目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有效工作时间,降低各企业间衔接工作的估算误差。这种网链结构存在着各层次企业间的横向竞争,又强调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使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化为战略伙伴关系,与合作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二、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运作问题分析

正是由于工程总承包供应链具有上述特点,对协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运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亟须解决,由于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缺乏应有的合作,信息交流不畅,信息技术缺乏,导致目标差异、信任缺乏和弱承诺、敌对性关系、信息扭曲等问题。

(一)供应链企业合作协调不够。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供应链各成员存在对抗思维与责任推诿,缺乏配合与协调,使得供应链交易成本增加,双方将很多的时间耗费在日常事务的解决上,缺乏协调配合的问题导致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低下。

(二)供应链企业合作缺乏柔性。在总承包模式下,由于信息化技术运用程度不高,供应链成员各方在项目沟通交流方面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造成信息交互的延迟或失误,易产生“牛鞭效应”,各方合作内容和关系较为僵硬,尤其在应对工程项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时,无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产生纠纷和推诿,造成总承包项目各阶段衔接不紧密、成本过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

(三)供应链企业合作信息不对称。供应链成员没有直接面对客户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供应链部分节点企业主动或被动与客户隔离。信息不对称造成成本、利益、风险分配不匹配以及信用共享缺失,其结果是努力协同行为不足,当外界因素变化时,会产生投机行为,业主需求满足程度不高。

图1 基于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供应链模型

三、网络化multi-agent的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优化方案

基于以上问题,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协同化管理需要借助网络化信息平台,有效促进供应链各成员信息动态共享,改善各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降低各方的交易成本,提升全过程中的多个子系统、多目标的动态管理效率。

(一)网络化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平台概述。针对目前供应链协同方式的不足,提出以工程项目的总承包商为核心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供应链协同模式。在统一的网络化协同运作信息平台上,在业主客户需求驱动下,由总承包商协同制定计划和沟通信息,来协同节点企业的经营运作活动,所有过程和信息都对相关的节点企业开放,供应链节点企业则利用共同的信息化平台形成动态联盟,以较快速的响应速度来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运用,构建网络化工程项目管理平台,优化整个项目供应链协同运作,提高其整体的绩效和竞争力,实现供应链间企业共赢。

(二)开发平台构建的需求分析。基于对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的分析,确定网络化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系统模型构建应满足的技术基本要求如下:

1、网络化和分布式需求。在供应链协同环境中,由于各节点企业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共享数据等也都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上,应满足网络化和分布式的要求。通过网络化信息技术构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虚拟环境,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企业的资源信息整合,以实现对供应链问题的协同求解。

2、柔性的过程控制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供应链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求供应链具备较强的柔性,也就是表现为外部环境适应性和智能性反应。系统必须是一种非确定性系统,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处理异常情况。各控制模块具有可封装性和独立性,保证各模块可以快速组装和重用,满足柔性需求。

3、协同工作的需求。网络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在协同工作过程中,需要满足实时性、开放性。一旦项目开始启动,该系统需要保持7×24小时正常运行,才可能将任务之间的数据及时传递和反映,以满足信息更新的实时性。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具有多种软、硬件设备的兼容性,具有良好的软件可扩展性和外部接口,可用以连接其中的各种应用系统。

图2 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

4、全过程控制需求。项目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将项目管理技术应用于全过程控制,对供应链协同中的各个子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规范各过程的业务流程标准和要求,实现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控制。

5、实现“多对多”业务协作。由于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多样,例如工程装备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设计和施工建造都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在多个企业联盟之间形成“多对多”的社会化协作关系,平台需要支持多个企业联盟的业务协作,支持一个企业用户的多种任务角色,开展多对多的企业协作业务。

(三)网络化multi-agent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平台构架。

该平台是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支持下,通过一个包括网络化协同计划、调度管理等功能的,网络化、系统化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支持平台,将具有合作关系的分布式供应链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供求业务进行网络化动态组织和管理。通过剖析工程项目管理供应链的复杂系统特点,利用多Agent技术,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建模的基础上,实现多Agent仿真系统的分析和建模,系统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图2)该平台是以总承包商为核心的工程建设网链,用Agent表示业主、总承包商、设计单位、建造商和供应商等多个决策主体,形成Multi-agent系统,由总承包商Agent从项目全局的角度向各供应链成员Agent发送协同任务和资源调用决策信息,并且接受和响应各成员企业Agent反馈的动态信息。

在图2中,各主体Agent拥有相对独立的知识库,通过管理agent进行信息接受和指令产生。总承包商Agent从整体对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管理做出决策,通过管理agent传递给相应的各主体Agent,通过阅读后传递给相应的知识源,形成执行决策结果。各Agent可以自主进行逻辑推理和决策算法的运算,这些知识和决策信息通过与数据库连接,能与其他Agent决策进行协同交互决策,满足各Agent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中的协同功能由总承包商Agent完成,对每个Agent的动态信息交互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由管理Agent负责这项功能,能够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应决策者。

四、总结与展望

网络化供应链协同模型模式突出特点是从信息化技术运用的角度,对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管理供应链协同优化,通过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管理决策,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

本文在分析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内涵基础上,针对目前协同运作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化的协同模式优化建议,并且分析了网络化平台的构建需求、构建框架和关键技术。具有智能化和敏捷化的优势,有助于实现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运作的优化。

[1]陈建华.工程项目供应链整合管理激励协调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2]童利忠,池抚新.我国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发展历程与特点[J].价值工程,2014.16.

[3]卫飚,李毅鹏.不确定环境中基于云计算的工程项目供应链信息流协同优化[J].物流技术,2014.13.

[4]凤亚红.基于Multi-Agent的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信息协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7.

猜你喜欢

承包工程承包商网络化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关于对外承包工程公司的战略选择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浅谈如何做好海外火力发电厂总承包工程
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中的设备管理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