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罗霄山区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5-03-23汪端华杨建国吴艺飞蒋巧巧
汪端华,杨建国,吴艺飞,蒋巧巧
(1.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湖南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410125;3.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湘潭411134)
罗霄山区跨江西、湖南两省,包括江西、湖南两省24个县(市、区),其中湖南有6个县,分别是茶陵县、炎陵县、宜章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湖南罗霄山区国土总面积为1.2 万km2,总人口236.4万,地处罗霄山脉中南段,与南岭连接,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降水丰富,年降水量1 414~1 866 mm[1]。该区域红壤分布广泛,光热充沛,生物物种多样,森林覆盖率高,发展高山蔬菜、特色蔬菜、食用菌、食用笋等产业条件优越,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该研究介绍了湖南罗霄山区蔬菜产业的现状,以期发挥区域优势,形成特色优势品牌,从而促进该区域蔬菜产业发展。
1 湖南罗霄山区蔬菜产业概况
1.1 蔬菜种植情况
蔬菜产业是湖南罗霄山区的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在新一轮全国蔬菜产业规划中,该区域的6个县均被列入了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域,其中宜章县、汝城县被列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茶陵县、炎陵县、宜章县、汝城县、安仁县等5个县被列为湖南省蔬菜生产重点县。2013年该区域蔬菜播种面积达5.38 万hm2(含1.33 万hm2食用笋面积),蔬菜总产量109.95 万t,总产值18.12 亿元。其中宜章县1.28万hm2,汝城县1.12 万hm2,桂东县0.33 万hm2,安仁县0.67 万hm2,茶陵县0.37 万hm2,炎陵县1.61 万hm2(食用笋面积1.33 万hm2)。
近年来该区域蔬菜生产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蔬菜品种有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根茎类、葱蒜类、菌类等7 大类。主要栽培的蔬菜品种有辣椒、茄子、白萝卜、大白菜、小白菜、马铃薯、红菜薹、菜心、大蒜、甘蓝、莴笋、黄瓜、南瓜、豇豆、芹菜、生姜、食用菌、食用笋等,基本上实现了全年均衡供应。其中栽培面积较大的蔬菜品种有食用笋1.33 万hm2、辣椒0.59 万hm2,大蒜0.27 万hm2,茄子0.26 万hm2,马铃薯0.23 万hm2,白萝卜0.21 万hm2,分别占总面积的24.78%、10.88%、5.02%、4.78%、4.35%和3.83%。
1.2 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及企业情况
近年来,该区域各县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已初具规模的蔬菜合作组织及企业有61 家,建成蔬菜基地面积达0.45 万hm2,其中宜章县9 家、汝城县9 家、桂东县5 家、安仁县24 家(20 家食用菌企业)、炎陵县7 家、茶陵县7 家。比较有影响力的组织及企业有汝城繁华食品有限公司的小米-辣椒基地(1 000 hm2)、汝城外沙生姜合作社(667 hm2)、炎陵县衡惠有限公司的高山萝卜基地(120 hm2)、宜章沿江大市民生态农庄有限公司(80 hm2)、茶陵县东冲蔬菜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66.67 hm2)等。
1.3 绿色生产基地面积增加
湖南罗霄山区气候宜人,年均降水量1 414~1 866 mm,森林覆盖率为72%,为发展优质蔬菜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目前该区域认定的无公害基地24个,产品认证52个,其中代表性的有炎陵县的1.33 万hm2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竹笋)基地, 汝城县0.2 万hm2全国绿色食品(朝天椒)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
1.4 外向型蔬菜基地已初见规模
该区域的汝城县、宜章县、桂东县邻近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具有发展外向型蔬菜的便利条件。珠三角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集,对蔬菜需求量大。该区域对珠三角地区的蔬菜市场信息反应较快,从该区域运输至珠三角地区可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因此近年来,广东的蔬菜出口商纷纷进入该区域,或自营规模开发,或组织订单生产,使得该区域蔬菜基地发展势头较好。
2 特色蔬菜产业概况
2.1 高山蔬菜
该区域高山蔬菜种植面积有800 hm2,主要分布在炎陵县、宜章县、桂东县3个县,汝城县、安仁县也有少量分布。其中炎陵县、桂东县以种植高山萝卜为主,种植面积约540 hm2,宜章县、汝城县、安仁县以种植高山辣椒、茄子为主,面积约260 hm2。其中炎陵县、桂东县、汝城县3 县海拔800 m 以上,可直接用来发展高山蔬菜的面积超过2 000 hm2。
2.1.1 组织形式 根据不同的种植模式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形式:(1)以大户为主的组织形式,如炎陵的高山萝卜基地,由于其种植周期短、采收简便、用工少等特点,形成了以大户为主的组织模式,大户将承包的菜地分包给农户种植,产品采后按照产品数量付给农民工资。(2)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在种植周期长,采收期长,用工多的基地,如宜章县、汝城县的高山辣椒基地。
2.1.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山蔬菜发展缓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山区劳动力少,主要是老人、妇女、小孩,文化水平有待提高。(2)品种单一,主要是萝卜、辣椒等品种,市场竞争力低。(3)对于低海拔地区,蔬菜连作障碍严重。(4)高山蔬菜种植,对高山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基地水土流失严重,目前炎陵大院农场的高山萝卜基地也将面临退耕还林。
2.2 茶陵紫皮大蒜
茶陵县紫皮大蒜与生姜、白芷并称“茶陵三宝”,栽培已有400 a 以上的历史,1986年和1992年先后获湖南省首届优秀农产品证书、省优质农产品证书和省优质产品银奖,2001年6月通过株洲市科技项目鉴定。茶陵大蒜栽培面积有0.15万hm2,主要分布在虎踞、平水、潞水、思聪、米江、城关等乡镇,主要产品有蒜薹、蒜球,分别集中在12月~次年2月,4~5月销售。茶陵以生产蒜头为主,除作调味品外,主要供作种蒜用或出口。近年来在平水镇狮口村和思聪乡华隆村建立了茶陵大蒜提纯复壮示范基地,茶陵大蒜种子质量明显提高。
2.2.1 组织形式 茶陵大蒜种植以农户散种为主,近年来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但所占比重不高,其中代表性的合作社有4 家,分别是茶陵县东冲蔬菜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茶陵县益康绿色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慧科生态园林开发有限公司、茶陵县农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2.2.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蒜价格波动较大,对农民种植积极性有较大影响,同时由于大蒜是以种球无性繁殖,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单位面积产量只有4 500~6 000 kg/hm2,种植面积呈萎缩趋势。
2.3 朝天椒
朝天椒(汝城称小米椒、宜章称野山椒)种植主要分布在汝城县西部的延寿、南洞、马桥和宜章县莽山周边的莽山、天塘、白沙圩、一六等乡镇,这些地方属典型的山区地带,旱土面积广阔,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比较适合朝天椒种植。该区域朝天椒种植面积有2 000 hm2以上,年产量2.1 万t。汝城县现已成功申报为全国绿色食品(朝天椒)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
2.3.1 组织形式 以“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为主,其中汝城县繁华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基地1 000 hm2,年产小米辣等蔬菜制品1 万t,年总产值达5 000 万元以上。
2.3.2 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植水平粗放,朝天椒产量低,且种植的品种多为当地村民的自留种,品种退化严重,纯度不高。
2.4 生 姜
生姜种植是该区域传统产业,主要分布在汝城县、宜章县、桂东县、茶陵县等4 县。该区域独特的气候条件、松软的土质十分有利于生姜的生长发育。近年来在政府引导,农民合作组织的推动下,该区域发展生姜种植达1 700 hm2,产量约6.2 万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其中汝城县生姜种植面积较大,有1 000 hm2,占总面积的57.69%,
2.4.1 组织形式 该区域生姜种植以散户居多,其中汝城县的生姜产业发展较好,已经行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其中代表性的合作社有汝城外沙生姜合作社。
2.4.2 存在的问题 一是种性退化,品种有待改良;二是生姜连作障碍明显,病害较为严重;三是加工发展滞后,存在销售风险。
2.5 食用菌
湖南罗霄山片区地处山区,气候适宜发展食用菌产业。据统计,该区域2013年全年下料1.2 亿余袋,产量约7 万t,产值达4.5 亿元,出口额达160 万美元。其中安仁县为食用菌主要生产基地,占整个山区食用菌生产量的86.4%。安仁县采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自主经营”的方针,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广大菇农种菇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蓬勃发展的食用菌产业使安仁县成为了湖南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全国最大的姬菇生产县,先后被评为“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食用菌百强县市”、“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小蘑菇新农村示范县”。
2.5.1 组织形式 安仁县于2002年开始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全县有较强影响的食用菌生产企业或基地20 余家,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这些龙头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全县12 家龙头企业共联结农户4 842 户,联结基地315 hm2,产值2.8 亿元,占全县食用菌总产值的78%。
2.5.2 存在的问题 第一,发展资金短缺。该县食用菌产业目前处于规范化发展阶段,追求的是“高投入、高效益”,以往银行的小额放贷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第二,缺乏精深加工。食用菌90%以上是鲜销,粗加工产品很少,更谈不上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难以向纵深发展。第三,技术力量薄弱。自身技术人才稀缺,一些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如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严重困扰了新品种的发展和推广。
3 湖南罗霄山区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3.1 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优势特色蔬菜产业
依据《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湖南省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总体要求,该区域的6个县均被列入了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域,同时结合该区域独特的自然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便利的交通等优势,建议重点建设“三大基地,五大产业”,三大基地包括优质蔬菜基地、高山蔬菜基地、外向型蔬菜基地;五大产业包括茶陵大蒜、朝天椒、生姜、食用菌、竹笋。
3.2 依托政策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该区域在蔬菜生产方面的投入不足,基地多以露地粗放种植为主,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蔬菜生产效率低,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弱。该区域所辖的6个县均为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宜章县、汝城县被列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茶陵县、炎陵县、宜章县、汝城县、安仁县等5个县被列为湖南省蔬菜生产重点县,各地应依托《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3-4],争取政府和企业对该区域蔬菜产业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山区蔬菜基地沟渠、道路、大棚等基础设施,改善山区蔬菜的生产环境,提高蔬菜抗灾能力,增加蔬菜种植效益。
3.3 依托生态优势,提高蔬菜产品质量
该区域气候适宜,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高,蔬菜种植环境优良,为发展优质蔬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由于在山区蔬菜生产中种植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农业投入品违规使用仍是造成产品污染的重要因素,各地应严格执行无公害以上生产技术标准,通过加大无公害技术示范推广力度,确保产品安全。特别是对大蒜、生姜、朝天椒、食用菌等当地特色主导产品,应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以引导、带动广大种植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同时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建立完善蔬菜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体系,确保该区域上市蔬菜的优质安全[5]。
3.4 加强地院合作,推广良种繁育
良种是蔬菜高效生产最基本的保障。该区域的大蒜、生姜、朝天椒等蔬菜均以农户自留种为主。近年来,种性退化明显,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大幅下降。各地应从繁育优质种苗和无公害化种植入手,与科研院所合作对大蒜、生姜、朝天椒等地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建立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开展生姜、大蒜脱毒种苗繁殖,以逐步解决种源退化和病害严重等问题。
3.5 发挥区域优势,形成特色优势品牌
在当今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要想打开局面建立优势,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罗霄山区蔬菜知名度,应该加大宣传,充分利用现有品牌,提高产量的市场占有率。当地政府应采取适当奖励措施,支持企业或地方创建知名品牌、驰名商标,真正把该区域蔬菜产业做大做强。
[1]国家民政部规划财务司. 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EB/OL]. http://cws.mca.gov.cn/article/fpzl/zdgh/2013 03/20130300427779.shtm l,2013-03-12.
[2]杨建国,左小义,吴光辉,等. 湖南省生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2015,(5):131-134.
[3]刘明月. 湖南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2015,(5):109-111.
[4]张西露,马艳青. 湖南蔬菜产业现状及展望[J]. 长江蔬菜,2012,(20):109-115.
[5]王秀波,王 丽. 完善监管检测体系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 吉林农业,201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