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朝辉院士:磁共振波谱仪产业化需完善创新链条
2015-03-23
不久前,“王天眷讲坛”第八讲暨磁共振专题国际交流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刘买利所长主持会议。包括4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16名国际磁共振科学家分享交流了各自的最新成果。
谈及国内核磁共振研究状况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欣喜地表示,“随着核磁共振技术在新药研发、肺癌早期诊断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核磁共振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据叶朝辉介绍,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核磁共振领域的科学家已经5次获得诺贝尔奖,分别代表了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核磁共振波谱学原理和方法的创造时期,该领域的科学家获得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个阶段是核磁共振在化学学科得到应用,被广大的化学家掌握和认可,并获得两次诺贝尔化学奖;第三个阶段是核磁共振在生物和医学上的广泛应用,成为医学界一种无损的影像诊断工具,在2003年,该领域的科学家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它的学科跨度从物理原理、技术方法的确立,到化学和生物、医学的应用研究,发展得非常快,学科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叶朝辉介绍说,“王天眷讲坛”的设立,旨在纪念我国核磁共振波谱学的奠基人王天眷先生,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聚集精英学者,传播创新知识,弘扬科学文化。叶朝辉表示,自1961年王天眷先生创立磁共振波谱学科以来,虽然研究内容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研究所整体的研究方向是固定的,从学科发展和科学文化上讲,也是一脉相承的。
目前,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核磁共振研发基地,多项工作站在国际前沿,还在自主研制核磁共振谱仪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成功研制了500 MHz液体核磁共振谱仪,在“用于人体肺部重大疾病研究的磁共振成像仪器系统研制”方面进展顺利。
“新仪器和新技术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叶朝辉表示,先进科学仪器大多被国外的大公司垄断,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大力发展自主仪器研制,让他们对中国市场重新评估。
叶朝辉介绍说,目前由研究所控股的中科开物技术有限公司已入住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未来将打造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磁共振波谱仪产业化基地”。在谈到自主仪器研发面临的问题时,叶朝辉认为,虽然近年来国内各大开发区的环境有了较大提升,特别是引进了很多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但是创新的链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成熟的开发区,哪怕是一个小螺丝钉或者元器件,都可以在周边找到。”叶朝辉举例说,比如美国的硅谷,它的集成度很高,创新的要素非常集中。但是我们在仪器研制方面,很多元器件和电子设备需要进行全球采购,这就会影响整体的进程。 (仪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