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荸荠主要病虫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5-03-23吴明志吴社高罗小军
吴明志,吴社高,罗小军
(1. 邵东县黑田铺镇农业站,湖南 邵东422815; 2. 邵东县农业局,湖南 邵东422800)
荸荠,又称马蹄,邵东县俗称莳菇,为莎草科水生植物。荸荠茎有缩短茎、叶状茎和匍匐茎3种形态,以地下球茎为食用部分。荸荠营养丰富,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还有钙、磷、铁和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荸荠既可做蔬菜,又能当水果,还可制淀粉、造粉丝、熬饴糖,制作罐头等。荸荠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荸荠为邵东县传统的经济作物,全县各地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佘田桥、水东江、杨桥、野鸡坪、团山、流光岭等地。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商品性栽培以来,施肥水平和产量不断提高,零星种植变为连片种植。这也导致病虫的发生、为害加重,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降低,农民有的缩减种植面积,有的放弃种植,严重制约了荸荠的生产。荸荠不是大宗作物,因而缺少成熟的病虫防治技术。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010~2014年,笔者对邵东荸荠主要病虫的种类、发生和流行时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明确荸荠品种、施肥、轮作换茬对荸荠病虫的控制效应,提出荸荠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为荸荠生产及大面积病虫防治奠定基础。
1 荸荠主要病虫种类
邵东县荸荠主要病虫有荸荠瘟、枯萎病、荸荠螟两病一虫,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严重,综合损失率达20%以上,高的达30%~40%,严重丘块高达60%以上。荸荠瘟、荸荠螟发生频率为100%,枯萎病发生频率为71%。
1.1 荸荠螟(Scirpophaga praclata Scopoli)
1.1.1 形态特征 荸荠螟[1]又称荸荠白禾螟、白螟,属螟蛾科白螟属。成虫是一种白色蛾子,翅展28~32 cm,额圆形,头部银白色,体及翅均为白色,雄蛾各足外方略带黑褐色,腹部末端具白色茸毛。卵为块状,其上覆褐色茸毛。幼虫灰黑色,中、后胸两侧各有侧毛两根,身体两侧各有黄白色通透斑2个。蛹为黄红色,化于被害叶状茎基部离土1~2 cm 处。
1.1.2 为害状 幼虫咬食茎秆基部,为害初期荸荠秆顶端由绿转黄,茎秆上能找到小虫孔,秆内有小虫道、虫粪,如茎秆蛀入的幼虫多或虫龄大,则数天内秆由上至下黄化枯死,呈桔黄色。茎秆转黄枯死后,幼虫转移为害,故田间黄化枯死荸荠秆随之增加。
1.1.3 大田蛾峰期 荸荠螟一年发生4 代,在邵东地区田间形成3个明显的蛾峰。据观察,8~10月大田出现的不完全的3个蛾峰分别为:第一次在8月中旬,第二次在9月上旬,第三次在10月上旬。预测预报可采用赶蛾法确定大田盛蛾期、发生量。8月初开始,5d一次,虫量明显增加后两天赶一次蛾,以虫量高峰日为蛾峰日。每次赶5 丘田,每丘田在田边赶一排,宽幅2 m,记载虫量。
1.1.4 大田蛾量 3 次峰次的蛾量(即发生量)曲线呈抛物状,第一峰基数小,第二峰为主害代,发生量大,第三峰部分年份不明显,发生量很小,为一个不完全的峰次。秋季温度高,晚秋“寒露风”不明显的年份,出现3个完全的蛾峰,第三峰明显,第二峰蛾量占全年蛾量的68.4%~74.0%,第三峰占19.8%~25.0%;反之,第二峰部分幼虫发育进入第三峰,大部分滞育越冬,出现不完全的第三峰,第三峰不明显,第二峰蛾量占全年蛾量的79.4%,第三峰占11.8%。荸荠螟大发生年,第二峰次平均蛾量达1 306 只/667m2。
1.1.5 大田卵期 据观察,卵历期6.5~9.2 d,高温季节6.5~7.4 d,低温季节8.1~9.2 d。
1.2 荸荠瘟(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
1.2.1 为害性 荸荠瘟,又名荸荠秆枯病,由半知菌柱盘孢菌侵染所致,发病率为20%~50%,严重地区达100%[2]。发病后,植株倒伏枯死,球茎损失在45%以上,出粉率大大降低,病重田块可绝收。
1.2.2 症状 此病发生在荸荠秆上(叶状茎),初生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呈不规则形,也有近圆形,略凹陷。以后病斑呈梭形或椭圆形,暗绿至灰褐色,上生黑褐色小点。小病斑扩展连接后呈现不规则的大型病斑,可造成整秆枯死倒伏,呈浅黄色稻草状。早晨露水未干或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大量浅灰色霉层。
1.2.3 发生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组织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或穿透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发病。发病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和进行再侵染。荸荠瘟发病最适温度为25~28℃,要求有较高的田间湿度[3]。8月,温度在30℃以上时发病较慢,9月后,气温降至27℃左右,加上荸荠基本封行,田间湿度较大,病害进入流行期。据观察,邵东县荸荠瘟8月中旬初发,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流行盛期。
1.3 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eleocharidis)
1.3.1 为害性 荸荠枯萎病由半知菌尖孢镰刀菌荸荠专化型真菌侵染所致。发生频率40%~80%,发病后病情往往较重,造成毁灭性损失。
1.3.2 症状 该病症状有两种类型,即青枯型和枯斑型。青枯型表现从秆端或一侧失水呈青枯状,并向下扩展,最后整秆枯死,尤其在雨后天晴,其症状在田间最为明显,病株一般不结荸荠或结白荠危害最大。枯斑型,发病往往较青枯型迟,在9月下旬以后表现症状,在荸荠秆中上部呈现灰白色枯斑,病、健分界十分明显,略凹陷,病斑间可相互连合成大斑,病株发育一般较正常,危害小。两种类型的荸荠秆基部维管束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变褐,保湿后可长出白色菌丝体。
1.3.3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潜伏在荸荠球茎上越冬,田间发病后随灌溉水、雨水传播,使病菌再侵染和扩散蔓延。病菌生长适温25~30℃[3]。偏施、重施氮肥及施用未腐熟的人粪尿、栏肥等有机肥的荸荠田发生重,种茎、种苗带菌的田发病重,生长势差的田发病重,干旱脱水造成田间开裂的田发病重。据观察,邵东地区荸荠枯萎病8月上旬初发,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流行期。
2 主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2.1 推广高产、抗病虫荸荠品种
据试验新引进的荸荠品种“八部”较本地品种“桂林马蹄”抗病,对枯萎病防效为21.1%,对荸荠瘟防效为25.5%。应不断引进荸荠新品种加以推广,减轻病害发生为害。同时,应选择个体大、果形好、表面光洁、顶芽健壮、无破损和无病虫伤口的荸荠做种荠。
2.2 轮作换茬,减轻发病
荸荠枯萎病为土传病害,与水稻轮作,可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累积[4],减轻发病,效果较好。荸荠瘟为气传病害,在防治上采用轮作换茬等农业防治方法,可取得一定效果[5]。据试验,轮作2~3 a 对荸荠枯萎病控制效益明显,防效为34.0%~41.2%;对荸荠瘟控制效应小,防效为11.5%~19.7%。轮作年限以2~3 a 为好。轮作作物有水稻、水生蔬菜等。
2.3 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
荠苗定植后,浅水稳苗,封行后深水控蘖分株,提早结荠,促球茎增多增大,球茎膨大期,切忌缺水。
钾素对改善球茎的品质和促进氨基酸、蛋白质合成及糖分、淀粉的运转积累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充足的钾肥还可增强植株抗(耐)病虫能力,减少发生量,减轻为害程度。磷肥也有类似的效应。含硅磷肥,除提供荸荠所需的磷元素外,还能增加苗表皮硅质厚度,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故种植荸荠一定要氮、磷、钾三要素配合,切忌偏施、重施氮肥。据试验,增施磷、钾肥比偏施氮肥对荸荠瘟防效为40.2%,对枯萎病防效为34.4%,对荸荠螟防效为41.0%。一般底肥每667m2施45%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5%,下同)50 kg 加碳铵50 kg,施后进行翻耕,一犁多耙,使田面平整。移栽后一周左右追施45%复合肥15 kg 加尿素10 kg。追肥时田间保持3 cm 深的浅水层。每次病虫防治施药时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尤其注意的是应在始花结荠期前后叶面喷施。
2.4 适时移栽,早生快发
在邵东地区,“大暑”至“立秋”前是荸荠的移栽适期,最好能在7月底前移栽至大田,最迟不能超过“立秋”,以促早生快发,形成稳产、高产苗架。
2.5 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
栽植密度合理,对病虫控制效应较好,产量高,荸荠个体均匀,商品价格高。否则,植株密集,植株生长柔弱,抗病虫能力降低。实践经验证明,合理的密度为60 cm×60 cm。
2.6种苗药剂消毒处理,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
种苗带菌,是大田荸荠瘟、枯萎病发病的初侵染来源之一。荸荠种苗移栽前消毒处理,可明显减轻大田荸荠“两病”发生。据试验,甲基硫菌灵消毒处理荸荠种苗,对荸荠瘟控制效应达65.3%,对枯萎病控制效应达66.3%。方法是:荸荠在育苗前及移栽前选用70%甲基硫菌灵WP 1 000 倍液,1 kg 荸荠种或种苗用1 kg 药液,将种或种苗置于溶器内,浸种12 h,或浸种苗中、下部6~12 h,浸后取出稍凉,即可排种育苗或移栽。同时,挖荸荠前,将苗全部除掉,集中烧毁,挖干净病荠。翌年春季耕地时,结合打捞浪渣将遗留田中的荸荠打捞干净,以减少初侵染病源。
2.7 大田喷药,控制病虫发生发展
荸荠螟大田药剂防治策略为:一般发生年份重点防治第二峰次,挑治第一、第三峰次;大发生年份狠治第一、第二峰次,挑治第三峰次。防治时期为卵孵高峰后1~2 d。病害大田药剂防治策略为:治早治小。防治时期为8月中旬发病初期开始用药,根据病情20~25 d 施一次,连喷3 次。防治荸荠螟的对口农药主要有:20%氯虫苯甲酰胺SC 3 000 倍液喷雾,或20%氟苯虫酰胺SC 3 000 倍液或5.7%甲维盐WG 1 500 倍液喷雾。防治荸荠瘟对口农药主要有:25%吡唑醚菌酯EC 2 500 倍液或30%苯甲·丙环唑EC 3 000 倍液或1 000 亿cfu/g 枯草芽孢杆菌WP 2 500 倍液或50%百菌清WP 600 倍液或50%代森锰锌WP 500 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WP 1 000 倍液喷雾。防治枯萎病对口农药有:每667m2用50%敌克松SP 1 500 g 对水1 000 g,喷于40 kg 干细黄土上,边喷边拌,拌匀后撒施(田中保持浅层水5 d);或1%申嗪霉素SC 1 000倍液喷施地上苗及田泥表面,或300 亿cfu/g 地衣芽孢杆菌DP 500 倍液喷地上苗及田泥表面,或0.1 亿cfu/g 多粘类芽孢杆菌FG 300 倍液喷地上苗及田泥表面[6]。各农药品种应注意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提高防效。地衣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申嗪霉素为生物农药,宜选择阴天或晴天的16 时后施药,以及不能用井水、污水稀释,以提高药效。除施于田泥表面的农药外,喷施农药时,田中宜有2~3 cm 深的浅水层。
[1]张爱芳,徐瑞林,李 彪,等.荸荠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2,(5):755-756.
[2]李 峰,柯卫东,李双梅,等.荸荠种质资源对秆枯病的田间抗性鉴定[J].中国蔬菜,2013,(4):82-85.
[3]王中原.荸荠秆枯病和枯萎病的诊断和防治[DB/OL].中国农业推广网,http://www.farmers.or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ld=78029,2010-10-23.
[4]潘 丽,志 贤,郑 露,等.荸荠主要病害的研究进度[J].长江蔬菜,2010,(14):10-14.
[5]邱建福,吴金元.荸荠秆枯病药剂防治技术初探[J].湖北植保,2002,(3):13-14.
[6]杨普云,赵中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南[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