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贵”在了哪儿?
2015-03-23本刊编辑部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5年4期
相比制造业转移本身,中国制造成本的迅速上升,或许更值得警惕。
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研数据显示,“ 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该报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成本差距已经微乎其微。即便人工成本有所抬升,但中国工人与美国同行的收入差距其实仍相当明显。
那么,中国制造究竟“ 贵”在了哪儿? 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报告称,10年前,中国的制造成本低,而如今成本却水涨船高。这主要归咎于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工人的薪资提高了,从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二是汇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了35%;三是能源成本,天然气成本从5.8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升到13.7美元,涨幅138%。事实上,相比上述成本的增长,由于国内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泡沫化,势必抬升在中国投资兴业的成本。此外,行政、税收成本对于中国制造的成本抬升的作用,同样不能忽略不计。而物流运输费用的“ 高烧不退”,也有可能成为压垮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最后一根稻草。由此可见,是否有不必要的成本与内耗在遏制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是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