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勘探目标区优选在瓦窑堡油田的应用
2015-03-23陈铁娟张彬黄金桂
陈铁娟 张彬 黄金桂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瓦窑堡采油厂,陕西 延安 717300)
瓦窑堡油田目前主要产区产量递减过快,急需发现新产能区块,尽快对石油成藏条件复杂、开发风险较大的低渗油气藏龙尾峁潜力油区进行深入的地质综合研究,对于油田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龙尾峁的潜力油区主力油层为三叠系延长组,是中国三叠系地层中研究最早、发育齐全的地层剖面,一直是延长油田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
1.有利勘探目标区优选机理
实际勘探证明,龙尾峁地区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基本上是受延长组沉积砂体、生油凹陷、构造鼻隆及上倾方向的泥岩规模及走向的控制。三角洲体系是形成生、储、盖成油条件的有利地质框架,延长组长2、长4+5、长6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水下)河口坝砂体曲流河道、及河道砂坝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而河道间、分流间湾则是上倾方向良好的圈闭条件,下倾方向则由向西南倾没的构造鼻隆形成圈闭。
因运移通道的局限及运移距离远近差异,使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气的分布在纵向上和平面上均存在极度的不均衡性。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气层的分布主要受控于距生油中心的远还是近。纵向上,邻近主力生油中心的南部的长6油层组中油气相对富集。平面上,由南到北,含油气层位增加,油藏规模及石油富集量相对减少。南部的产油层位主要为长6油层组,向北东方向,产油层位增多,除长6油藏外,长4+5-长2油藏增多。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南部的长6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孔隙发育,紧邻生油中心,油气最先聚集在岩性圈闭中;另一方面,油气在向上运移到长4+5-长2岩性圈闭的同时,也肯定沿构造上倾方向形成一定的水平位移,这就使龙尾峁地区长4+5-长2油藏的分布位于相对远离生油中心构造上倾的方向。
2.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据研究,趋于延长组储层大部分都属于低渗透储层,其岩性致密、孔渗低、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的实际状况,结合主要油层组的储集砂体类型、沉积相及平面展布特征、孔隙结构、储层孔隙类型及物性参数,龙尾峁地区延长组储层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Ⅰ类储层——大孔喉的高渗好储层,属于此类储层的样品主要来自长2曲流河砂体,岩性为中粗粒砂岩,喉道较粗,分选较好,具有较好的渗透率。根据喉道半径和分选情况可划分为大孔喉均匀型。
Ⅱ类储层——中孔喉型中渗较好储层,属于此类储层的样品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砂坝,岩性以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具中等的渗透性能,原生、次生孔隙较发育,分布不均匀。
Ⅲ类储层——小孔细喉的低渗透较差储层,属于此类储层的样品主要来自长6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砂体和压实改造较强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具有较差的渗透性能。岩性以中-细粒长石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原生孔隙分布不均匀、次生孔隙不发育。
Ⅳ类储层——微孔喉特低渗差储层,属于此类储层的样品来自长6分流河道间粉砂岩、三角洲前缘远砂坝和席状砂粉砂岩以及压实改造和矿物胶结强烈的三角洲砂体。岩性以粉细粒长石砂岩、岩屑砂岩为主;以微孔为主,仅见零星孤立大孔。
其中,Ⅰ、Ⅱ、Ⅲ类储层为有效储层,Ⅰ类为优质的储集层,Ⅱ类储层为好的储集层,Ⅲ类为中等的储集层。Ⅳ类储层大部分为非有效储层,若有裂缝带发育,也可形成有效储层。
3.有利勘探目标区优选
基于精细沉积微相分析,预测砂体的展布规律,并根据砂岩孔、渗、饱平面展布特征及微构造的发育情况与实钻井资料对比分析,划出储集砂岩厚度较大且物性较好的地区,以综合地质特征和三维地质建模为依据,提出以长2+长4+5+长6段有利勘探目标区域的筛选标准:1):目的区砂体主要为分流河道,总砂体厚度大于50米,总有效厚度大于20米;2):目的区储层评价为1类储层;3):目的区储量丰度大于60×104m3/km2;4):目的区储层含油饱和度大于40%;5):目的区相邻井见良好油气显示,且生产效果较好。6):三维建模孔、渗、饱切片显示良好。提出了以下三个勘探目标区:
3.1 石湾—龙尾峁—曹家坬地区: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主要为河道砂体沉积砂体,砂体厚度普遍大于50m。储层综合评价为1类储层,孔隙度普遍大于15%,渗透率普遍大于2.0×10-3μm2,含油饱和度多数大于15%。试油成果表明邻井见良好的油气显示。
3.2 石家湾—大郎山—仇沟台地区: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主要为分流河道主河道沉积砂体,储层厚度普遍大于50m。储层综合评价为1类储层,孔隙度普遍大于10%,渗透率普遍大于2.0×10-3μm2,含油饱和度多数大于25%,储量丰度大于60×104m3/km2。
3.3 柴家河村—6-31—6-30地区: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主要为分流河道主河道沉积砂体,储层厚度普遍大于30m。储层综合评价为1类储层,孔隙度普遍大于10%,渗透率普遍大于2.0×10-3μm2,含油饱和度多数大于35%,储量丰度大于60×104m3/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