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高蛋白夏大豆亩产200公斤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2015-03-23赵友邦,纪永民
*基金项目:淮北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专用高产大豆新品种选育与示范”(20140206)
摘要:高蛋白夏大豆简化栽培技术以选用中熟高蛋白良种、宽行种植、高效施肥、足墒精量机播、病虫综防为主要栽培方式,以化控、化除和适时收获为配套措施,具有省工、简便、稳产、易推广等优点,适宜在淮北地区亩产200公斤高蛋白夏大豆种植区应用。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3547(2015)05-0047-02
收稿日期:2015-08-17;修回日期:2015-09-23
第一作者:赵友邦,安徽省泗县人,泗县农委植保站,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淮北地区是我国高蛋白大豆产区,常年播种面300万公顷左右,占夏播作物的30%,亩产120~160公斤,部分田块突破200公斤。自2010年示范推广高蛋白夏大豆简化栽培技术规程以来,淮北地区大豆产量逐步提高。2010年亩产127公斤,2011年135公斤,2012年156公斤。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据安徽省农科院、淮北市科技局、濉溪县农业开发局测产验收:2011年濉溪县百善万亩大豆创建区折实产219.9公斤/亩;2012年濉溪县四铺万亩大豆高产创建区测产211.5公斤/亩。
根据多年实践,总结出亩产200公斤的高产栽培技术。
1 高蛋白夏大豆高产条件
(1)耕层深厚,土壤容重1.3~1.4克/立方米以下,土壤空隙度48.0%以上,有机质含量13 克/公斤以上,全氮0.5克/公斤以上,碱解氮60~80毫克/公斤以上,有效磷25~30毫克/公斤以上,速效钾80毫克/公斤以上,pH值6.5~7.5 [1]。
(2)全生育期需≥10℃积温2 300~ 2 600℃,光照时数700~1 000小时,降水320~ 550毫米,雨日35~45天。降水时间分布均匀,降水过程最好间隔<10天。
(3)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播种—三叶期80%左右,三叶期—初花期70%,初花期—鼓粒末期85%左右。幼苗期低于60%,花荚期低于75%,鼓粒前期低于70%时,补充灌溉;大雨、暴雨后及时挖沟排水。
2 夏大豆生长发育指标
6月中旬播种的中熟夏大豆,播后5~6天出苗(6月20日前后),出苗后28~36天始花(7 月20日前后),花后9~16天结荚,荚期5~7天,花荚期19~23天,顶部结荚(8月10日前后)后6~9天鼓粒,9月30日前后收获,全生育期(播种—成熟)95~105天 [2]。
2.1 叶面积系数
苗期为0.3~0.4,分枝期1~1.6,花荚期4.5~5.5,鼓粒期3.8~4.5 [3]。
2.2 产量结构
每亩密度1.2~1.8万株,单株结荚40~60个,单株粒重15~20克,百粒重15~22克。经济系数0.45~0.50。
3 夏大豆简化栽培技术
3.1选用中熟良种
选用全生育期95~105天的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丰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如濉科928、濉科9号、皖豆28、中黄42、菏豆12、徐豆9号、郑90007等。精选处理后播种。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85%以上。提倡使用包衣种子。
3.2足墒早播
3.2.1板茬播种 麦收后板茬播种。提倡秸秆粉碎覆盖或结合施底肥浅旋耕后播种。
3.2.2播种期 麦收后抓紧抢种。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宜早不宜晚,正常情况下不迟于6月20日。
3.2.3精量匀播 精量半精量机播。亩播量:4~6公斤。籽粒大的品种适当增加,籽粒小的品种适当减少。宽行种植行距40厘米,株距11~14厘米;宽窄行种植宽行40厘米,窄行20厘米,株距15~18厘米。播种深度3~4厘米。
3.2.4播种质量 播行直,下种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密。无浮籽、无漏播、重播,播后及时镇压 [4]。
大豆2片子叶展开后到第一对生单叶出现时及时间苗、定苗,断垄30厘米以上的补种或移栽,30厘米以下的两端留双株。田间密度控制在1.2~1.8万株/亩。
3.3 合理施肥
3.3.1底肥或苗肥 底施或苗期追施15-15-15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亩。底肥采用双耧播种机随播种施用,苗肥可在分枝前遇雨撒施或追肥耧追施。
3.3.2初花期追氮 初花期遇雨撒施尿素5~8公斤/亩。
3.3.3叶面喷肥 盛花期至鼓粒期,结合病虫害防治,用美洲星、福邦等螯合态液肥,或0.1%氨基酸液肥+ 0.2%磷酸二氢钾+ 0.05%钼酸铵+ 0.2%硼砂,对水50公斤/亩叶面喷肥。
3.4 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胺80毫升/亩,对水50公斤/亩均匀喷雾,或在大豆3~5片复叶期,用高效盖草能35毫升/亩,对水20公斤/亩喷雾。不可随意增加药液浓度或减少用水量,注意避开高温、降雨天气 [5]。8月份集中拔除1次大草。
3.5病虫害防治
苗期用40%氧化乐果50毫升/亩+ 10%吡虫啉10克/亩,对水40公斤/亩防治蚜虫等害虫,中后期用50%辛硫磷50毫升/亩+ 4.5%氯氰菊脂50毫升/亩,对水40公斤/亩喷雾,防治豆荚螟等害虫。
3.6 化学调控
对雨水较多,密度过大,生长偏旺的豆田,开花期,每亩用15%多效唑50克,对水50公斤叶面喷雾。如盛花期仍然旺长,用药量可以增加20%进行第二次控旺 [6]。
3.7 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在落叶95%以上,籽粒具有本品种色泽,手摇豆稞有响铃声,早晨露水未干前进行;机械收割在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归圆时,露水干后进行。割前剔除田间带青叶的杂草及叶片没落净或成熟度不够的单株。脱粒后及时晾晒,籽粒含水量降到13%时入库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