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员工满意度的几点思考
2015-03-23赵文志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100076
赵文志(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6)
0 引言
相关调查显示,员工满意度达到80%的公司,平均利润率增长要高出同行业其他公司20%左右。因此,了解员工对企业的满足感受并做适应性提升,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绩效。下面就如何提升员工满意度,笔者有以下三点思考。
1 全面准确把握员工对企业的评价
全面、准确把握员工对企业的评价,离不开一套完善的员工满意度收集机制。员工满意度的收集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调查内容、收集方式和组织实施。
调查内容是员工满意度收集机制的核心。主要包括薪酬、工作、晋升、管理、环境、公司愿景等方面。其中,薪酬、晋升是决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硬指标”,不仅能满足员工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需求,而且还是公司对员工所做贡献的尊重;工作内容、管理方式,是影响员工满意度的“软指标”,关系到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是否和谐、心情是否愉快;企业愿景则是激励员工奋勇向前,拼搏向上的价值文化,对于激发和保持员工的工作激情具有重要作用。
收集方式是员工满意度收集机制的关键。一般可以采取访谈、问卷、互联网、深入员工家庭访问以及聘请特邀信息员定期反馈等手段,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其中,访谈和问卷是比较普遍、易行的方式;借助互联网进行满意度调查是信息化条件下,较为高效的方式,具有覆盖面广、参与率高、便于统计分析等优点;家访、特邀信息员定期反馈等方式则是对其它调查方式的有益补充,可用于对一些专项问题、特殊人群的满意度调查。
在满意度调查的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满意度调查应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以取得员工真实意见;二是保密性原则,调查应采取不记名形式调查,并设定查阅权限;三是有效性原则,对于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改进计划,要通过有效方式及时向员工进行反馈。
2 科学深入分析员工满意度特性
通过对满意度调查结果深入细致的分析,可以挖掘出很多潜在的、对企业决策有用的信息。目前,能够运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很多,如平均值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等,关键在于合理运用。运用较为普遍的是平均值方法,就是把调查中的几道或十几道联系紧密的问题归为一组,然后把一组中每一问题回答的比例加总平均,计算出组的平均值。这种分析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满意度具有层次性、相对性和动态性。层次性是指人的需求有不同层次,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相对性是指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员工对某一事物满意程度是不—样的;动态性则是指受不同时期不同因素的影响,员工的满意度会不断变化。大量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员工对企业所抱的期望主要有三大类:一是获得应有的尊重,即得到别人,尤其是与自己接触频繁的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尊重、关怀和表扬;二是获得应有的报酬,即付出一定的劳动,得到相应的报酬;三是获得发展与成功的机会,这是体现与实现人的价值的更高层需要。反之,一些因素对员工的满意度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包括工作环境,如工作空间质量、工作配备齐全度等;工作群体,如合作和谐度、信息开放度等;工作内容,如兴趣相关度、工作强度等;个人观念,如消极心态、过于重视个人利益等。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不断研究员工需求,把握动态发展,科学设定期望值,超前做好工作,不断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合理需求。
3 提升员工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3.1 提升员工对激励机制的满意度
就是以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切实保障员工权益,让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
(1)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薪酬是提升员工满意度最基本的要件,首先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考评标准,并让员工相信考评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其次要扩大考评的范围,可以采取上级、同级、下级、客户等多维度考评,减少考核结果的片面性;再次要加大专项奖励力度,使对企业有贡献的员工受到足够的激励,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强员工成长通道建设。这是激励员工、留住人才非常重要的手段。其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晋升体制,就企业而言可以分为管理、技术、技能三个成长通道,以确保每名员工都有晋升的机会。
(3)实施员工职业发展规划。通过给每名员工每个时期制定具体的可行的工作目标,激发员工自我发展的愿望。
3.2 提升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
工作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办公条件、工作设备等硬件设施。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员工心情愉悦地工作,就必须为其提供必需的工作设备、良好的办公环境。如完备的劳动保护设施,良好的劳动条件,宽敞、明亮、整洁、舒适的工作场所等。除此之外,丰富的体育文化生活、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及时的困难帮扶也是使员工感到轻松、愉快、满意的有效措施。
软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沟通是管理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相互了解,并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行动,所以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沟通渠道,比如会议、座谈、问卷调查、BBS论坛、意见箱、企业宣传媒体等;二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员工之间的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因此,要通过培养团队精神、合理优化人员设置、举办集体性互动交流活动等手段,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三是工作内容。如果让员工长期从事一项单调的工作,势必会产生枯燥和厌烦的情绪,所以企业应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如定期岗位交流、挂职锻炼、适度安排临时性工作、提高工作挑战性等,有效降低员工工作中的单调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3 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满意度
就是把培育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作为提升满意度的重要基础,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思想工作,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宣传引导的内容上,要紧贴企业实际和员工思想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企业价值观念灌输给每一个企业员工,不断调整或校正他们的价值观念,由此使个体价值观念和企业价值观协调一致起来。
(1)把“企业实情”交给员工。把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前景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员工,“既不奏哀乐,也不唱赞歌”,让员工根据情况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认知。
(2)把“理性思维”传给员工。引导员工培育辩证思维,理性看待一切,正视现实,理清“怎么看”,明确“怎么办”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3)把“发展信心”交给员工。引导员工敢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冲浪,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新的事业,提升生活质量,再造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