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2015-03-23曾昭伟
王 斌 曾昭伟
(长沙医学院 思政部,湖南 长沙 410219)
MOOC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王斌曾昭伟
(长沙医学院 思政部,湖南长沙410219)
教育全球化背景下,MOOC风潮悄然兴起,给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视角。MOOC是技术层面的改革,还是教学模式根本性的改变,需要认真思考和理性选择。MOOC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教学改革中,应以积极的态度,宽容的心态接受和发展,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借助MOOC这一全新媒介,结合我国国情,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MOOC课程,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的立足点和生命力所在。
MOOC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大数据的出现和应用,在世界高等教育界,一股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文直译“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音译“慕课”)风潮悄然掀起。王琼在《中国教育网络》发表《2012:MOOC元年》和王左利在《中国教育网络》发表《MOOC:一场教育的风暴要来了吗?》等评论文章后,更是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随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加入世界最大在线课程网络教育联盟,其示范导向作用突出,甚至成为风向标。一时间,MOOC在我国迅速掀起热潮,并在高等教育界再掀波澜,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举行的MOOC比赛一下成为时髦。可以说,在高等教育界,言必称改革,语必谈慕课,若高校教师不谈慕课,则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嫌。面对方兴未艾而又众说纷纭的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究竟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在风潮来临时正确面对,需要认真思考和理性选择。
一、“体”与“用”的哲学思考
对于带有明显技术特征的MOOC,我们如何看待它的本质,是技术还是思想?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技术性变革,还是教育模式的颠覆性改变?MOOC仅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工具,还是会成为一种影响人的文化?对于理科或者工科中非意识形态的专业课程而言,MOOC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对于带有鲜明意识形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如何正确看待慕课,是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也不得不引发“体”与“用”的哲学思考。即对于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体”是什么,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本质。“用”是何物,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媒介和形式。
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本国实际,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周易》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近代著名思想家王韬曾说:“器则取之西国,道则备身当躬”,又说:“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1]P57道是不可变之体,西学自然形成形而下的器,是可变的术,是“用”的层面。在这里,我们应明确区分当时所指的“体”与“用”的语境与现在的不同。但对于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意识形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慕课看待为工具性的“器”,还是可以看做根本改变教育的“道”,是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
科技发展的不断突破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使其社会功能与日俱增,科技似乎成为主导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这就为一些人企图取消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其具体表现为,一是“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回答当今科技发展提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认为由于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作用呈日益上升的趋势,而参与物质生产的直接劳动则呈相对下降趋势,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过时了,企图用“知识价值论”、“信息价值论”或“技术价值论”取而代之。二是“科技决定论”,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提出,社会结构上的所有巨大变化,根源都在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技术知识及代表技术的科学家与研究人员阶层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当以大数据为媒介的MOOC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时,在具有鲜明特色的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MOOC只能作为一种技术性手段,体现的是器物层面的价值,是“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体现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于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体”。
二、“机遇”与“挑战”的现实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面向高校学生开展德育的主渠道,对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人格的养成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教育指导作用。MOOC的兴起及其在国外道德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现实课题和时代机遇[2]。MOOC的发展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创造了新条件、提供了新机遇。
第一,MOOC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平台。MOOC平台下,授课教师能够随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有效地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对每个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第二,MOOC为学生在教学中凸显主体地位创造了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囿于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如何真正实现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尊重,是新时期教学方法改革的重中之重。MOOC平台中学习者是以课程独一无二的参与者和学习者的角色进行在线学习,具备了教学的“主体身份”,也为其发挥主体作用,实现教学互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从MOOC课程的选择到上课时间的自主协调再到学习资源的重复利用,无不体现学生充分的主动性,课上自由交流讨论、课下参与教学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消费者和主人。第三,MOOC为高效率优质资源共享打下了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因此教师的课堂影响力和思想引导性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国家文化的形成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MOOC的发展,教育会超出现有教育的范畴,会成为国家文化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3]。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的挑战。国外MOOC课程中的人文课程所承载的西方价值观和我国的价值观多有对立,与我国教育倡导的价值观多有冲突。因此,MOOC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就会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4]P15。
第二,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挑战。从时代发展的趋势看,信息化时代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挑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然的,而遭遇MOOC课程这种形式的挑战则是偶然的。“MOOC的出现真正体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来说,也需要考虑如何让本国的课程上网让外国人学习,让中国的文化走向国际,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5]。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发MOOC课程教学资源、MOOC课程建设和评价规则都是新的挑战。
第三,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挑战。MOOC不是既往简单的PPT、E—CLASS、世界大学城,而是一种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系统工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挑战,“MOOC是在革教师的命”[3]。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求良的大幅度减少,大部分教师会淘汰或转为助教。二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息素养等方面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对一些老教师提出了挑战。开发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课程,需要教师提高信息化水平,转变教学理念,适应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三、“堵”与“疏”的策略挑战
MOOC浪潮来袭,给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浪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围堵,还是看做是一次教育的变革机会,因势利导,需要智慧。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6]P291教育现代化是大势所趋,教育信息化也是人心所向。新生事物的出现,势必给旧事物带来挑战,虽然其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其前进的步伐是无法阻挡的。物流当年举步维艰,今日已是大行天下,电商起初门庭冷落,今日已然席卷全球。
面对MOOC浪潮,“堵”只会失去机会。“疏”才是明智之举,长久之计。教育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实现成长、成才和成人的有机统一。MOOC平台是高等教育的新大陆,谁都不希望失去向全世界传播知识,提升国际地位的机会。在未确定MOOC对高等教育是否具备颠覆性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中是最好的选择[7]。
胡锦涛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8]MOOC为资产阶级价值观输出打开了通道,正如洪水泛滥。这不仅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是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胜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机遇。也是一种文化的碰撞,是发达国家和中国文化力的比拼。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教授在大规模在线教育论坛上表示:“慕课(MOOC)拆掉了大学的围墙,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并重塑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履行大学服务社会这一重要职能,不能期盼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采取行动。”[9]随着MOOC的到来,各国争相通过网络课堂进行文化渗透,这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必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要肩负起这一重大责任,教会大学生分辨精华与糟粕、高雅与庸俗,最终发展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走向世界”与“保守传统”的思路选择
当MOOC汹涌来袭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抱开放、理性的态度、创新的勇气勇敢面对,理解、认可、接受、学习、运用,还是等待、观望、怀疑、消极抵触?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10]P19。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是事实,借助MOOC平台,正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一次大好机会,也是让中华文化向外传输,让全世界了解、任课、接受的一次绝佳机遇。因此,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
面对发端于西方、由高科技引导的MOOC,对于一门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意识形态倾向和强烈情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发挥传统优势,使MOOC真正成为为我所用的工具,做出正确的思路选择,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必修课。正如西方学者达拉里(M.Dallaire)所言:“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被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11]尽管MOOC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巨大变革,但并不能说未来MOOC将会取代传统课堂式教学,正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能完全取代人一样。当年的PPT引入课堂不是书本搬家,今天的MOOC引入也绝不是课堂搬家。传统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有着自身的优势,如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交流,自然不是取而代之,不是尽弃所有,更不是原封趸进、生吞活剥,而是一个优化选择的过程,攻玉之石,补短之长,广采博纳,其效益自是创造劳动的节约、智慧积累的便捷。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引进任何外来文明成果,无论这种文明成果具有如何先进的性质,也只有解决好与本土情况的结合问题的前提下,方能显示出其所具有的先进效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在MOOC风暴侵袭下,其受到的冲击毋庸讳言,特别是在西方拥有先进技术的当下,在多元文化、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下,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战。面对新形势与新问题,回避、抵触、逃避都不是应对之策,应以开放的姿态,宽广的胸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特点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出发,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MOOC课程,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的立足点和生命力所在。
[1]刘健清.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2002年10月第8次印刷.
[2]高地.MOOC在西方高校德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2).
[3]王佐利.MOOC:一场教育的风暴要来了吗?[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4]艾四林.MOOC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
[5]王佐利.MOOC:高等教育国际化加速——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7]蔡文璇,汪琼.2012:MOOC元年[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8]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新华文摘,2012(5).
[9]赵婀娜,闫星辰.“慕课”来袭中国大学如何应对[N].人民日报,2013-8-8.
[10][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9.
[11]王坤庆.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02(9).
湖南省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XJK013CGD072)研究成果;湖南省教育厅2013年度教改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