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消费文化下的文学形态
2015-03-23郝娟菡
郝娟菡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市场消费文化下的文学形态
郝娟菡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消费型社会中,消费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学的生产、传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消费方式和心理期待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当今文学已经走下传统文学的神坛,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市场经济文化的运作中,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精神产品。本文将从文学创作的多元化、文学传播媒介的影视化和网络化以及大众群体审美趣味的变化三个方面,探讨当下市场消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学形态。
市场消费文化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形态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曾在1909年出版过一部长篇小说《马丁·伊登》,虽然作品问世以来评论家的褒贬不一,但它曾触动过无数国内外读者的心。小说酝酿和创作正值美国文学市场高速发展的时候,正是这种文学市场化的出现和发展与杰克·伦敦的职业忧虑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才促使他构思而且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小说中写到的主人公马丁最初对写作充满热情,并立志写出反映真和爱的伟大作品,但当他的稿件一次次遭到拒绝,他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创作理想和文学市场规则有很大的冲突,对成功的迫切渴望使他开始关注并迎合市场写作。当他的写作风格和大众市场的商品文学偶然吻合后,马丁迅速成名。但马丁始终没有放弃最初对文学创作怀有的真和美的愿望,后来却被文学市场践踏,绝望的幻灭感伴随着商业的成功一同把他吞没,最后他选择了自杀,捍卫了自己作为作家的尊严,坚守了自己的文学理想。
这部小说虽然反映的虽然是20世纪美国文学市场的形态,展现了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给文学带来的畸形的毁灭,以及文学市场化和作家创作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关系,但这部一个世纪以前的小说,对于当今中国文学市场的发展形态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迪。当我们冷静地审视当下国内文学市场,我们也能看到消费文化对于文学巨大的影响力,也应该重新去思考文学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和价值。
探讨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发展脉络,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消费文化”这个大前提的概念。对此很多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我们可以认为: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中“以推销商品为动力,无形中使现代社会普通大众都被相继裹挟进去的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在这里,人们消费的目的多半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被刺激出来的欲望。人们所消费的也不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的符号象征意义。而作为消费文化中的文学,也渐渐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文学消费就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娱乐、审美、文化等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产生的对文学商品的欣赏、阅读、利用或占用的行为。因此,当今的文学已经从传统文学的圣坛上走下来,日渐融入到市场文化,变得流行化、通俗化、大众化和商品化,文学的盛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文学生产的多元化平台
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发展健全之前,市场也没有波及到文学生产的时候,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文化行为,是少部分人生产并且传播的,主张文学内在的美学价值,强调文学对人生的启迪以及对社会的教化意义。
然而早在八九十年代,就有一部分作家最先喊出了“躲避崇高”的口号,要求文学走下神坛走向大众,之前的“纯文学”“精英文学”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开始动摇,之后,大量的作家创作都开始面向市场,文学渐渐开始走向世俗化,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接受。再后来的,文学日益成为商业文化的宠儿,成为一种新型的娱乐狂欢的消费产品,新时期的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精神文化建构,而逐渐演化成为整个社会文化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
文学商品化在文学生产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来说,传统的精英文学虽然在市场文化的冲击下已经开始边缘化,不能作为社会的主导方向,但是政策一直对其有很好的保护,每年诸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的评选,以及《收获》、《钟山》等国内著名期刊杂志,使得原有的精英文学依然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依然有一些老一辈执著的创作者以及忠实的读者群。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文学创作开始展现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展现平民、小市民的生存困境,内容也渐渐呈现出情节都市化,填充着欲望和娱乐狂欢的色彩,而且是大尺度的展现。这样世俗的大众文学已经丧失了崇高性和理想精神,大多是满足人们一时的欲望需求,减省了思想的深度和作品的厚重感。正如管宁说的:“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不再具有以理性内涵的深邃撼动读者的力量,因而也失去被阐释的可能与必要。作品存在的价值主要在于让人获得一种心里快慰,一种感官刺激,一种休闲娱乐,一种好奇心的满足和新异的体验,如此等等。”①
当文学渐渐被创作者视为是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消费品,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参与其中把文学作品当成是有利可图的商品,这就使得文学创作的活动从一开始就变了味。文学不再是作家认真打量世界,捕捉情感的产物,创作动机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无意识的写作变为有目的的写作,由原来的为自我写作变为迎合市场迎合读者写作,写作者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顺应消费文化所带来的新的运行机制和规则。“由于市场运行方式进入到文学生产领域,同时形成对创作起明显制约作用的读者消费市场,所以相应产生了适应于这种运作方式及消费市场的文学作品,其中主体性或精神性的成分大大受到压抑,因而明显强化了物化的因素,使写作含有较为直接的追逐商业利润的目的。”②
这些在老派的“精英文学”中就有所呈现。余华作为一名先锋小说家,90年代以来一改其作品风格,创作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一类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了大众皆晓的知名作家。作家刘震云的作品《手机》、《我叫刘跃进》等参与到影视改编后,更成为新时代的象征之一。而一直以来是荧屏宠儿的严歌苓,其作品一再被改编获得更广的受众,和她能迎合读者观众审美趣味而进行的故事化创作也有很大关系。在年轻一代的“80后”,“90后”作家中,为市场写作的创作现象更习以为常,以韩寒、郭敬明等为代表的青春作家成名后便是作家富豪榜的排名者,还未成熟起来的“90后”年轻作家,从登上文学舞台的口号就是要打造顺应市场文学的作品。
许多作者在写作时首要考虑的就是市场需求和读者的审美取向,即所谓的大众回头率,文学日益站在新型传媒的舞台上大肆展现自己,以偶像的姿态招徕更多的眼球和粉丝。在这种语境下,一部作品卖得好,就会立即再版第二部或第三部的现象成了一种社会常态,文学就像其他商品一样被迅速批量生产,参与到市场营销的生产消费链条中,被快速消费又快速遗忘。
二、文学传播媒介的多样化
在消费时代还未到来之前,传统的文学经生产出来以后,往往是通过出版商以及杂志期刊先层层审核,再出版发行的,传播途径比较单一。然而到了消费文化的时代,文学一经生产出来,便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获得受众。“就文艺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而言,消费文化构成了文艺的传播语境,并导致了文艺的身份被重新建构”。③在消费文化的时代,影视和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文化传播的主流途径,由此产生的网络文化和影视文化也成为消费时代文化商品的杰出代言。文学传播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从而导致文学受众的群体以及受众心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互联网为文学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由此网络文学也日渐兴起,并且发展迅猛呈日益蓬勃的态势。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进行文学创作,为数众多的网络小说瞬间蹿红,拥有无数的读者粉丝,如果哪部小说被编剧导演看中,也会被拿来迅速进入影视改编的链条中,成为新的影视消费文化,吸纳更多的观众追捧。早些年的网络文学已经呈现出多姿多样的形态,集聚有玄幻、言情、科幻、悬疑、侦探、穿越小说等等,而隔一段时间在网上就会有热起来的小说被改编的影视剧,从《宫》到《步步惊心》,从《美人心计》到《甄嬛传》,从《盗墓笔记》再到《花千骨》等等,前不久刚刚获得雨果奖的《三体》,最初也是通过网络开始吸纳粉丝而后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可以说,如今的消费文化中,网络创作文本——读者——出版商——影视作品——观众——网络创作文本,无形之中已经成为一条固有的生产链条,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文学、影视、市场之间已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因为相较于传统出版发行方式,网络文学的传播在时间上更频繁、形式上更直接、范围更广泛,更多的人非常便捷地参与到网络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的各个环节中。文学创作的门槛也由此大大降低,任何作家和普通大众都可以成为网络文学的创作者,这样极大地繁荣了网络文学市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网络文学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写作水平良莠不齐,而如今的网络文学传播也不再需要通过出版发行之前的层层审查,因此网络文学的质量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发展态势,直接影响了网络文学的整体形象,同时也使许多分辨能力差的读者受到了坏的影响。
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逐渐纳入了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影视文化正日渐成为消费文化时代的主流文化商品,而文学的生产和传播也和影视媒体联姻,强强联合拓宽了自身生存渠道,文学也逐渐呈现出影像化的生存发展态势。
文学影像化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当今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畅销小说的翻拍,从而获得了小说电影的双丰收。国外杰出的例子有J.K..罗琳的《哈利·波特》和美国热播的《暮光之城》系列,两者首先都拥有了无数的读者粉丝,而后被翻拍成电影以后,原有的读者粉丝顺理成章地成为影片的影迷,以前没有读过此书的人,也先由影视作品的影响,由忠实的影迷又变成读者粉丝,大大促进了书籍的销量。国内近些年这样的例子更多,典型的郭敬明的《小时代》从第一部拍到第四部,基本上是文学生产链条中不断复制批量生产的产品,但同样也收获了巨额票房,吸引了大量的年轻读者粉丝吹捧,与此同时原有的纸质读物《小时代》也在校园里风靡一时,长期处于畅销书榜首。
另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文学经典不断被翻拍,对此批评声和赞扬声并存。最早的四大名著被翻拍成影视作品以后,第一版的《红楼梦》和《西游记》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而近几年又重新拍摄的《红楼梦》、《水浒传》等,在拍摄之前就做足了宣传的准备,很明显能看出商业炒作的痕迹,但在资金、利益等许多非艺术因素的影响下,新版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还是差强人意,批评声四起。另外,金庸的武侠小说也不断被翻拍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而每次出场都带有雷声大雨点小的噱头,越来越多的观众更喜欢在网上谈资调笑不断更换的演员,影片中有笑点的某个片场,原有的经典内涵被解构,影视作品遭到娱乐狂欢化的扭曲。
很多作家看到了文学在市场中的获利,从一开始的创作动机就发生了改变,进而积极改变自己的创作手段和手法,为影视作品量身定制。“为了借助影视传媒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越来越高的受众覆盖率,更为了获得巨大的经济报偿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相当一部分作家开始越来越主动地为影视量身定制,写作以改编影视剧本为主旨的‘小说’,在动笔之初就把适宜影视改编定位为写作的核心目标,所谓‘作家围着导演转,笔尖跟着摄像机走’。”④这也逐渐使得文学的创作失去了原有的一部分独立的品格,文学作品和影视剧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三、文学阅读审美的缺失
当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从物质消费扩大到文化领域,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每个消费者都通过市场来决定自己的文化选择。物质生活的快节奏,群体价值观的盲目和浮躁,逐渐使文化也呈现出“快餐文化”的形态,文学阅读成了一种“指尖阅读”,“短时间的休闲”。由此带来的文学在生产和流通的上游环节也深受消费文化的影响:文学创作世俗化和大众化,文学传播网络化和影视化。传统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以及“纯文学”“经典文学”已经被大大挤压,淡化出人们的视野。
当今的消费文化语境中,许多读者的阅读更多是为了娱乐消遣,脱离了崇高的精神追求。过去阅读欣赏的沉静和独处、心底愉悦的享受也被现代电子媒介的感官冲击和声色震撼所替代,人们追求一时的感官刺激和生理性快感满足,而没有耐心去追求文学精神层面的崇高本质。文化市场上大量的通俗作品以及网络提供的便捷式阅读,都为这样消遣式的阅读提供了阅读环境。特别是当下的青年学生,他们的主要阅读内容已经不再是经典名著,而是时尚杂志,或者市场流行的畅销书、通俗小说。
文学阅读原本就是一种功利化阅读,而这里的功利化更多的是指通过文学作品期许获得的内心情感享受以及精神富足。然而,进入到消费文化时代以后,人们的功利化阅读已经演变成对消费商品的符号价值追求。如今,多数读者只会选择对他们的学习或者工作有帮助的书籍进行阅读,许多讲人生成功学、社交处世学的书籍被人热捧,官场小说、商战小说也也有大量的读者,人们的阅读已经舍弃了认识人生、丰富经验、开启心智的文学经典,变得急功近利。
影视产业的发展也逐渐取代了原有的文学作品的 “慢阅读”。越来越多的读者已经转向影视作品成为电视观众和电影观众,不再有耐心推敲文章的词句,品味文章的意境,而更加关注故事吸引力,追求视觉效果和心理艺术。人们在工作之余也不会选择长篇或者需要思考的艺术作品去品味赏析,而更愿意到电影院看一场轻松的电影,即便想了解某部经典文学,也会采用这样方便快捷的观影方式。影视作品和文学原著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样读者和观众就不能从文本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无法体验到文本阅读中更大的审美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影视欣赏也造成了人们的阅读惰性。
总的来说,在当今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生存形态,文学已经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参与到市场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链条中,成为普通大众对文化的新型选择。这促成了文学创作的多元化,文学传播的网络化和影视化,也大大影响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品味。近些年有不少支持精英文学的专家学者高呼:文学死了,要求要尊重文学的独立性,对文学沦落到消费文化的现象大肆批判和抵制。或许我们并不能这样武断地把市场消费对文学的影响一并看成是“罪恶的杀手”,从时代进步的角度来看,文学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独守着自己的角落发展,一味抵制市场经济的引入,那就显得的不合时宜了。我们应该能看到消费文化对文学市场繁荣的有利影响,而且也不能简单定论满足市场需要的文学创作统统都是低俗无聊的作品,既然文学能够满足最大数量的消费者群体而且取得成功,这就启迪原有的“精英文学”或“纯文学”,对于文学作品的趣味是不是该做些调整,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来传达创作者的思想,做到雅俗共赏。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文化市场中依然存在着高层次的精英文化消费的需要,如何协调文学的精神价值和商业利益的矛盾问题,将冲突降到最小化,如何在市场浪潮下,文学保持自身独特的审美作用,这些都对创作者、运营商、读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文学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各方的支持和良性互动。相信中国的文坛在消费文化的时代,最终会找到自身的位置,展现出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
注释:
①管宁.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美感形态的“物化”倾向.人文杂志,2004(6).
②彭文忠.消费时代文学的生存策略之一:影像化叙事.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8).
③王红,李志艳.辉煌与缺陷:论消费文化对当代文艺的影响.学术论坛,2009(4).
④周成璐,景一.消费主义、大众文化与公共艺术.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彭倪.论传受关系的改变对文学市场的影响.电影文学,2008(20).
[3]靳珂.浅析当今传播媒介对现代文学消费的影响.作家杂志,2012(12).
[4]管雯.市场VS文学:推动还是毁灭?——浅析文学市场在小说〈马丁·伊登〉中的体现与作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月VOL11(4).
[5]李琳.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发展.山花,2011(5).
[6]管宁.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美感形态的“物化”倾向.人文杂志,2004(6).
[7]彭文忠.消费时代文学的生存策略之一:影像化叙事.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8).
[8]王红,李志艳.辉煌与缺陷:论消费文化对当代文艺的影响.学术论坛,2009(4).
[9]周成璐,景一.消费主义、大众文化与公共艺术.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