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山主题公园的扩、修、改设计
2015-03-23梁超
梁 超
LIANG Chao
(台州市路桥新城开发建设服务中心,浙江路桥318050)
目前,台州市路桥城区范围内公园少,规模较小而且不成体系,已建成的公园还缺乏配套服务设施;不符合公园建设标准,并且档次较低,分布不够合理,无法有效满足市民及游人的休闲需要。
1 中央山主题扩、修、改背景
根据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近期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图,对于地块的用地性质确定为公共绿地,随着台州市的城市发展,特别是路桥区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推进,中央山周边城区大多已投入建设,路桥老城区亦聚集了大量居民,他们迫切需要一个集户外健身、休闲、游憩为一体的城市公园。
2 规划设计的理念
中央山地处路桥主城区几何中心,台州城市向东南辐射的生态走廊中部,是黄岩九峰山风景区与路桥大南山风景区联系的绿色节点,路桥城区组团与桐屿商贸物流组团的“绿心”。也是台州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片区位于中央山公园东部,按规划为“环山八园”之一的“山湖鱼乐园”。用地面积7.51 hm2(112.67 亩)。规划以“山湖碧波、鱼翔浅底”为主题的水体景观,是整个中央山公园唯一的水体集中区。
用地地形为山边坡地,范围内主要是大片的闲置林地,并被当地居民零散占用,现状苗木零散杂乱,胸径在90~400 mm 左右的苗木约有112 棵,均可以保留和利用。
规划要确保其作为公共空间的开放度和亲和力,尊重地形地貌,公园与山体植被的协调性,并与之现状相结合且融合共生。以自然风光的山湖娱乐园为主题,追求有开阔湖面和密植背景林的意境。定位对原有山坡的保护以及植物多样性的保留,驳岸与湖底追求自然,同时考虑安全性的设计理念。
3 扩、修、改的布局与体系衔接
原址中整个公园区域基本上被线架交错林立,大片的闲置林地,苗木零散杂乱。周边为居住社区及安置区,用地被部分农田和生产用地、零散的村居、现状人行道所割裂,失去了与山体植被的协调性和融合共生的空间界面。同时由于用地地形为山边坡地,缺乏统一规划,未能形成特色景观效应。丧失了山体原有的灵气、秀气。见图1。
图1 用地内零散的村居及农田和生产用地(现状)
该公园规划时在东、南部留有较多平地。这些宝贵的平地是公园人流活动、交通的重要场所,也是安排水景、湖面的唯一场所。西、北部则基本上为坡地,其交通及出入口主要是为周边居民就近入园而设。为合理地规划场地,结合山体地形将原来的功能分区进行整理,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块。
生态区:原生态,水生湿地,仿自然河道。
健身区:老年健身广场,儿童健身路径,彩虹桥,水中汀步,小游船。
休闲区:自然垂钓塘,人工养鱼池,生态林带,观赏绿地,实木钓鱼台。
充分利用山边坡地这种有利地形,结合与山体植被的协调性和融合共生。公园以疏林草坪为主,沿路设雕塑小品,尊重原生态,公共设施(如休闲长廊、茶室等)考虑周全,并适当增加管理用房,园区的建筑小品以简洁、现代的形式为主。以隔离城市喧嚣,融入宁静元素,形成特色景观效应。
为适应全民运动步骤,健身步道规划设置了环湖路,并与停车场、上山小道等交通体系融合,同时健身广场与停车场也相结合。以满足现代人的出行便利及审美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越来越追求休闲的生活品质,规划近600 m2的养鱼池,以利良好的垂钓供需循环,设置垂钓服务用房和精心布局的绿化带,营造一处环境优雅、配套设施完善的假日休闲垂钓胜地。
中央山公园与周边社区规划紧密衔接,生态区和健身区及休闲区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一些景观空间整合形成完美组合。
4 原有地形地貌的保护
中央山公园所有现状建筑物均拆除,异地安置考虑,所有用地都可用于建设。现状南北向各有一处水体,其中北部水塘的尺度、环境适合垂钓。南部水体为中央山汇水冲击后流径。山水泾的必经路,设计时应顺应此势,不宜将水体缩小、改道。东部的南山路现状为已建,是组织本区出入口的道路,南部的文化路为规划路,因其西北向即为文化路过山隧道,故公园入口不应设在此路。
(1)山边坡地:范围内主要是大片的闲置林地,并被当地居民占用,苗木零散杂乱,许多苗木可以保留和利用。品种主要有:香樟、榆树、桂花、水杉、乌柏、柳树及少量棕欄等。另外山体本身的植被绿化现状良好,这些为项目设计提供了优良的背景基础与外貌条件。
公园植物基调树种为香樟和丹桂,我们既要做到合理经济地选树种,亦要按照我们的设计理念将公园融入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绿化树种拟选用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易于养护的品种,如:香樟、榆树、桂花等。绿化栽种时拟成团、成丛并分层种植。同时根据配置的疏密搭配有意识地形成开放与郁闭的空间对比,独辟蹊径地解决了闲置林地与苗木零散杂乱的矛盾。
(2)用地范围内有两处现状水体,与上泄洪口和城市河道“山水泾”相连,河岸边的坡地和林木较为杂乱,因缺乏必要治理又与周边水域没有联系,故现状水体被生活垃圾严重污染,脏乱不堪,急需整治。设计上体现公园与山体植被的协调性,并与之现状相结合且融合共生。
5 交通、生态设计与园林景观的共生
注重原有生态环境,不刻意过多改变原有地形地貌,设计应顺势而为。
道路交通分布范围比重较大,道路的交通体系主次分明,加强主入口与现状上山路的衔接。故设计范围内的道路交通经规划论证,最终汇集于交通体系作为景观体系的重要补给源。为解决道路交通不平衡对交通景观的影响,绿地地形设计中注重利用自然地形,体现形态本身的美。在绿坡设计上,采用大型绿地缓坡的设计手法,连通了腾达路南北两侧的绿地和通道,形成极具特色的大地景观。
同时通过市民广场和草坪的开阔设计,使景观更好地展现在市民眼前。道路交通设计分布均匀,布局合理,组团恰当,在形成漂亮的交通景观同时,更有利于市民的出行,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
为完善公园交通系统,体现交通与环境的协调性与互补性,车行道设计不窄于4 m,以满足消防要求,宽2.4 m 的主园道与车行道形成环状体系,为次级交通系统,能有效改善园区内人行交通。宽1 m的小径,贯穿各景点间交通,方便游人游览,是第三级交通子系统。见图2。
强调植物链的衔接,打造“亲近自然”的体系。
在枯水期现状水域水面与河岸落差较大。河岸两边的坡地和林木较为杂乱,但局部少量色叶植物和水域里的现状水生植物对于美化和净化环境大有裨益。水塘边设计护坡观赏灌木带以及观赏绿林隔离带。
(1)亲近自然生态护岸,有利于植物生长茂盛,有助于生态系统空气的净化,促进环境保护。
(2)植物的布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定植物品种,水面种植浮水植物,岸边种植挺水植物,形成植物群落带,通过植物生长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以达到自净化能力。
(3)植物种植以恢复及补充与山体植被季相变化相协调的物种为基础,栽植水生湿地植物和观赏灌木带,在丰富植物群落的同时提升公园观赏价值。
苗木以本地树种为主,表现植物多样性的同时特别注重与山体植被现状的结合,充分尊重山顶原野的自然植被,并巧妙地与景观设计有机结合。不过分地强调,避免生硬。
6 结 语
扩、修、改工程既是创新工程,也是保护工程,涉及生态区、健身区、休闲区等综合性设计,体系特别庞大。设计注重公共空间的开放度和亲和力,尊重地形地貌,充分体现各方面要素,做到完美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平衡公园与山体植被的协调性且融合共生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对水系设计方面,因原有山坡的保护以及植物的多样性,驳岸与湖底追求自然,同时考虑安全性的设计理念,南部水体为中央山汇水冲击后的流径,设计时非常顺应此势,巧妙地将山坡修建与新公园的扩建结合起来。没有将水体缩小、改道,从而形成路桥的独特水系。
道路交通设计方面分布均匀,布局合理,组团恰当。在绿坡设计上,采用大型绿地缓坡的设计手法,连通了腾达路南北两侧的绿地和通道,形成极具特色的大地景观。对于市民广场和草坪作了非常开阔的设计,使交通景观更好地展现在市民眼前,强调文化和体育属性,将健康、休闲、生态的主旋律引入其中。
在健身活动场地设计上,将自然生态的环境与运动休闲的功能完全有机地结合,注重公园与人的互动与融合,营造亲切、自然、生趣盎然的运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