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2015-03-22武越锋
武越锋
(毕节公路管理局)
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武越锋
(毕节公路管理局)
摘要:就地冷再生就是利用现场再生设备一次完成原路面进行破碎、添加新粘结剂、拌和、摊铺的施工工艺。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能够节省工程投资,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因为冷再生技术受旧路面状况、交通荷载、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必须加强研究,对其施工要点进行控制。阐述了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优点以及施工要点。
关键词: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优点;施工
1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要注意的事项
1.1 要定期检查再生机两侧的工作深度
由于路段环境、操作人员经验影响,会造成对照参考面发生变化,使得再生机两侧的工作深度不一致,所以要有专人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1.2 严格控制再生机的行进速度在10~12 m/min内
再生机在行进速度10~12 m/min时的再生效果最好,太慢出不了效率浪费,太快拌合不均匀,质量达不到要求。
1.3 专人检查再生材料的含水量,以保证最佳的压实度
含水量控制在2%左右,传统经验是“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只有达到最佳含水量,才能保证最佳的压实度。
1.4 注意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的处理
横向接缝是在停止和开始时产生,一般处理办法是整个再生机组后退至再生过材料一个转子直径(1.5 m)的距离再施工,开始时,应开足马力,快速达到正常施工速度。纵向接缝重叠量应不小于15 cm,通常,再生越厚,重叠量越大;材料粒径越大,重叠量越大。
在整平之前,必须压实再生机两轮之间松散的材料,以达到同样的密度。一旦平整前达不到均匀的压实,则会在再生层内形成永久的密实差异,影响质量。
2案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金沙G326线金沙黔北电厂到新化路段的特点是车流量大,金沙县政府统计的数据是五千多辆/天,其中大型运煤车四千多辆/天,占总车流量的百分之八十,因此道路毁坏严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随时有中断交通的可能。为此,毕节公路管理局和金沙县政府共同协商,对整个路段22.5 km进行整修。通过调查,对毁坏严重的路段15.5 km进行大修,对基层加铺新料后利用维特根WR2500S冷再生机,结合实际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层20~30 cm厚。
2.2 设备
维特根WS2502S再生机一台,中联重科PY190D平地机一台,徐工XS222J单缸轮压路机三台(一台跟再生机初压,两台跟平地机终压),16 t水罐车三辆,8 t洒水车一辆,12 t洒水车一辆,3 t东风加油车一辆,汽油抽水机两台,公务车四辆,共计十七辆(台)。
2.3 施工要点
(1)旧路铣刨、挖除
采用1台维特根铣刨机进行全断面连续铣刨。铣刨过程中,配备运输车在铣刨机跟前接料,铣刨料运至业主指定的料厂回收利用。铣刨完毕应及时对路面进行清理,以便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旧路铣刨完毕后,根据设计路面基层顶面高程将旧路多余基层材料铣刨外弃。本路段路线长,挖除工程量较大,故采用2台挖掘机分段进行挖除作业,全断面一次挖除至设计路床高程,人工跟机对路床顶面进行清理。配备运输车将挖除材料装车外运。挖除完毕后采用刮平机对路床进行刮平,振动压路机随后碾压,并及时约请监理工程师验收路床,路床顶面弯沉值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按照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不适宜换填处理。
(2)摊铺水泥
采用方格网法,水泥剂量按4.5%控制,再生层的压实厚度为20 cm。人工布撒时保证均匀、一致、等厚。首先将石灰、水泥破袋,利用杠尺、铁锹等将石灰、水泥整平。人工摊铺水泥时摊铺长度为冷再生机前50 m,可视再生机施工速度随时摊铺,防止摊铺的水泥流失。
(3)试验检测
施工前用再生机在现场对旧路材料取样,送试验室检测旧路材料掺4.5%水泥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施工时试验人员应及时现场检测含水量,使冷再生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出1%~2%,弥补碾压过程中含水量的损失。
(4)再生机施工
本工程压实厚度为20 cm,根据试验段确定再生机下刀深度可达到压实厚度。水泥布撒长度达到50 m时,再生机即可开机工作。拌和时再生机行走速度控制在10 m/min。水车在冷再生机前面用水袋与之相连并同步进行,为冷再生机加水。冷再生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速度控制在3 km/h。碾压过程中若发现含水量不均匀或不平处,应将补料连同其下层混合料一起翻松,刮平后再压实,经过碾压之后,用平地机按设计高程整平至符合设计标准。
(5)碾压组合
再生机施工完成后,振动压路机与再生机保持15~20 m距离先单程稳压一遍,然后单程强振一遍,速度控制在50~60 m/min。再生机施工完成后,平地机进行刮平。平地机施工完成后用振动压路机往返强振3遍,然后用胶轮压路机往返稳压5~6遍。
(6)养生
碾压成形4 h后,用水车直接洒水保持路面湿润进行养护。在7 d内禁止重载车辆行驶效果更好,全天养生,始终保持表面湿润。
参考文献:
[1]厉兰伯,孟广文,石桥.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探讨[J].交通科技,2004,(3):45-46.
[2]石桥,齐炳艳.现场冷再生基层技术在公路大修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04,(2):23-24.
[3]义启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及经济性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Z1):45-47.
作者简介:武越锋(1986-),男,贵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
收稿日期:2014-10-14
中图分类号:U416.2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5)08-0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