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选择

2015-03-22胡钟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油料植物油油脂

胡钟平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常德行政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1 我国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的研究现状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食用油安全是粮食安全中最为重要的方面,直接决定着粮食安全。我国学者从油料作物的栽培种植及其环境、成本等方面来分析各油料作物的比较优势、区域布局等,也有研究提高油料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的方法[1];有的学者从需求方面分析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等[2-3];有的学者研究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高、存在很大的风险等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大力扶持国内油料生产力度,实施储备制度[4]。这些相关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对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的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较少。

2 我国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机理

我国农村劳动力比较充足,不是限制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同时,地理环境可以看做是一个固定的因素。因此主要从气候、科技、种植面积、国际贸易4个方面分析其影响机理。

2.1 气候因素对食用植物油供给的影响

近3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了传统油料作物的生产及其有效供给。研究从气候变化对大豆、油茶、油菜和花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2.1.1 对大豆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大气CO2浓度的提高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产量的提高。当前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促使大豆节数、分枝数等生物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大豆根系吸收更多的矿物质,提高油脂品质。在温室或开顶式气室条件下的研究认为,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可提高8.5%,油酸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亚油酸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相对含量有所减少[5]。脂肪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大豆出油率,油酸含量增加,而亚麻酸含量减少有利于提高大豆油的品质。

另外,气温升高使作物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呼吸作用增强,导致大豆产量下降。而在温度比较低的地区,气温升高增加了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日照和热量条件,提高了大豆产量。气候变暖,将大豆种植的南部面积减小,北部面积相应增大。温度对大豆油脂品质也有影响,大豆在昼、夜温度为32℃、22℃下的油脂含量最高,温度继续升高则油脂含量下降,其中油酸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而亚麻酸含量则相反[6]。

干旱和水涝对大豆生产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干旱使大豆产量降低,油脂含量下降,是大豆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但干旱和水涝均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了饱和脂肪酸含量[7]。

2.1.2 对油茶的影响首先,油茶油脂的形成和产量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危害油茶的正常生理活动,影响果实生长和油脂的形成,减少产量。8月若干旱则会影响油茶果实生长,降低产量。9月是油茶果实内部物质转化过程,干旱会影响油脂的形成。当然,极端天气都会影响油茶正常的生长发育,使产量减少,甚至枯死。近些年来,气候变暖影响了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2.1.3 对油菜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提升可以提高油菜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油菜生物量的增长,包括油菜籽粒产量,提高含油量。有研究认为,CO2浓度使油菜的茎和籽粒生物量分别增长57%和50%,在开花以后,CO2的施肥效用对油菜的生长促进是缓和的,CO2浓度提高对油菜籽含油量和产量没有显著影响[8]。温度也会影响油菜的生长,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降低油菜产量和含油量。干旱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特别是盛花期的水分减少使得油菜生物量降低,包括籽粒的产量和含油量。

2.1.4 对花生的影响 20 世纪5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使花生生长期缩短,导致产量减少,并降低花生的油脂品质。未来气候如果持续变暖,花生产量仍有减少的趋势。另外,在CO2排放年递增的情况下,我国花生主产区花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

一般来说,CO2浓度增加会提高油茶、大豆、油菜的产量和含油量,但会使花生的含油量降低,产量减少,而温度上升使油料作物有减产的趋势。同时,气候变化增加了油料作物的病虫害数量,使得杂草繁殖速度加快,影响了油料作物的生长发育。当然,气候因素的变化对大豆、油茶等油料作物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复杂交互的综合过程,极端恶劣气候都会显著减少油脂原材料的供给。

2.2 科技对食用植物油供给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食用植物油的供给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从3个方面提高科技水平,提升油脂原材料的供给能力。

2.2.1 研究传统油料作物的栽培种植技术首先是传统油料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建立相关基因库,分析其遗传和变异以及所需要的条件。培育新品种,提高油料作物的产量和油脂品质。其次,探讨各种油料作物的栽培种植技术。根据各物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密度、时间、肥料等,采用轮作或间作等不同的生产方式。再次,分析油料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各种影响因素,如土壤、水分、气候等。最后,研究油料作物产量和油脂品质形成的机理,提高油料产量,提升油脂含量,改善油脂品质。

2.2.2 寻找新资源品种,扩展植物油种类范围 在不同物种中寻找新资源品种,如卫生部2011年第9 号公告,批准元宝枫籽油和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其中牡丹籽油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食用植物油的有效供给途径。牡丹不占用粮食用地面积,可以直接利用荒山荒地,增加了种植面积。同时牡丹籽油的品质非常好。

[14]Le Hong Hiep,Living next to the Gia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etnam’s Relations with China under Doi Moi, Singapore: ISEAS Publishing, 2017, p.10.

2.2.3 研究提升食用植物油供给的方法和条件 为了高效利用植物油资源,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提高油脂出油率,如更新设备可以提高原材料的出油率,改善油脂品质。

2.3种植面积对食用植物油供给的影响

限制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是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不是有效供给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它必须通过种植面积才能够转化为有效供给。影响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气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传统油料作物主产区,粮食用地非常紧张。这限制了传统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种植面积的空间有限。

气候变暖,气候带北移,传统油料作物种植边界出现向北扩大的趋势,同时,气候变暖有利于高海拔地区的油料作物生长种植。如油菜种植出现“东减、北移、西扩”特征,同时向高纬度、高海拔区域发展。气候变暖,干旱加剧,土壤沙化,也会增加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

虽然如此,但是由于油料物价等因素的影响,种植面积呈现一种持续降低的趋势。2000年以来,我国传统油料产品价格与整体物价水平的提升相比相对滞后,而投入的成本增长较快。2000~2002年,油菜成本收益为负,2008年达到78.37%,2010年为1.71%;大豆成本收益2001年为12%,2007 为60%,2007年之后一直下滑;花生成本收益维持在40%~45%,比较平稳[9]。根据比较优势,农户增加收入的期望降低,种植传统油料作物的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另外,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并且文化程度比较低,严重影响了油料作物的种植。

2.4 国际贸易对食用植物油供给的影响

20 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油料油脂消费需求也日益提升,国内油料油脂生产供不应求。从1986年开始,我国传统油料油脂出现逐年加快增长的趋势。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油脂(包括棕榈油、花生油、豆油)进口从1986年的41.9 万t 增长到2009年的947.5 万t;据中国海关统计,大豆进口从1995年的29 万t 增长到2012年的5 750 万t。

进口油脂和油料,一方面可以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增加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有效供给,缓解食用植物油的压力。但另一方面,我国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进口已经占到我国有效供给的62.41%[10],这严重威胁了我国的食品安全,生产贸易受制于人,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同时,进口油料和油脂严重冲击了国内油料生产的积极性,国际油料价格低,国内油料作物生产效益跟随下降,农户生产积极性受挫而减小种植面积。因此,国际油料价格直接影响了国内油料作物的生产。

油料作物有效供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油料种植面积呈现减小的趋势。湖南省油菜最多的时候种植面积达到了100 万hm2,2005年下降到75 万hm2,2007年估计不足67 万hm2[11]。盛产大豆的东北种植面积急速减小,并且呈继续减小的趋势。同时,油茶和牡丹的成本收益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为广大农民所接受,种植面积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油料作物的单产提高,总产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

3 我国应对食用植物油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

3.1 重视环保工作,保护油料作物生长环境

采取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气候变暖,维护油料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恶劣气候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严格执行和落实《环保法》,让《环保法》成为杀手锏,而不是棉花棒。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污染源,为油料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绿化植被,增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加强环境治理,一方面,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量;另一方面,对曾经污染的水土、空气等进行治理净化,进行无害化处理。

3.2 加强科学研究,支持和推广新技术

新技术研究是增加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首先,根据气候变化和土壤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油料作物优质品种;加快建设油料作物育种技术平台,包括大豆、油茶、花生、油用牡丹等作物的研发中心,集成油料作物种质创新,培育新品种;建立油料作物品种相关基因库,提升遗传变异研究水平,培育高产、优质的油料作物新品种。其次,改进和创新油料作物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减少病虫灾害等栽培技术,提高土壤利用,提高油脂产量和品质。第三,加快油脂加工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这不只是涉及到油脂产量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油脂的品质和安全。加强油脂加工和检测技术研究,可以提高油脂的安全水平,减少危害。第四,加强食用植物油的新资源品种研究。寻找食用植物油新资源是加大有效供给的可靠途径。新资源油料作物是一种有益补充,它增加了食用植物油的有效供给。此外,利用卫星实时监控技术,完善对各种油料作物的生产过程包括长势、病虫害、水肥等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效果。

3.3 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支持油料基地建设,促进油料产业化经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油料作物种植补贴,提高油料种植面积和范围。认真贯彻农业部油料生产计划,落实油料主产区的激励政策[12]。鼓励和引导油料作物加入保险,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提高和稳定农户的种植利益。同时,根据自然环境和油料作物的特点,在不同区域建立不同品种的油料生产基地,如东北地区建立大豆生产基地,长江流域建设油菜生产基地等。在有条件的的区域,规划建设油料产业化发展经营,提高油料作物的综合生产能力,这是油料油脂产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此外,扩大农机补贴,提高油料生产机械化水平。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补贴地域的特点,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范围和规模。一方面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的投入,解决费时费工的难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种植油料作物的积极性。稳步推进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油料产业化经营。

3.4 利用市场规律,引导油料油脂产业健康发展

国际粮油巨头从油料供应、市场控制、生产加工、市场渠道等方面对我国食用植物油进行操控,垄断供给,垄断市场。我国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建立海外油料基地、加工企业,拓展国际贸易,打破国际巨头的控制,把握贸易话语权。同时,加强反垄断调查,打击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滥用市场支配、谋取高额暴利的行为。

在借鉴国外期货市场的基础上,利用国内外资源,在国内,加快发展和培育油料油脂期货市场,利用期货交易规避市场风险。引导利益相关方包括生产、加工、贸易等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期货交易,发挥期货市场调节价格、套期保值、稳定收益、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建立产销预警机制和储备制度,是宏观调节和控制其有效供给的有效途径。立足国内,食用优先,利用国际市场增加有效供给,调节国内供给不足的现象。形成准确可靠的产、供、销数据库,了解把握生产情况和市场动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以供企业和农民参考,引导油料生产和市场有序发展。

完善应急加工供给体系,满足有效需求和粮油安全。建立科学高效优质的现代粮油供给体系,加强供应渠道网点建设,选择一定数量的油脂应急加工和供给网点,以应付各种突发状况,包括冰雪、洪涝、地震等灾害条件下的油脂急需供给,以满足有效需求和粮油安全。

[1]苗水清.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油料供给、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2]黄季焜,马恒运.价格差异——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2000,(10):20-24.

[3]王济民.我国的大豆经济:供给与需求的重点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

[4]周振亚.中国植物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生院,2012.

[5]蒋跃林,张仕定,岳 伟,等.大气CO2浓度增加对大豆籽粒品质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5,20(5):85-89.

[6]Thomas JM G,Boote K J,Allen L H,et al.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carbon dioxide effects on soybean seed composition and transcript abundance[J].Crop Science,2003,43:1548-1557.

[7]郝兴宇,韩 雪,居 煇,等.气候变化对大豆影响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0,10(10):2697-2706.

[8]王 莎.气候变化和管理措施对澳大利亚和中国油菜生产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9]周振亚.中国植物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生院,2012.

[10]陈允正,杨校生,格日乐图,等.中国主要油料作物及食用植物油产业变动特征[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98.

[11]官春云.湖南省油菜种植面积下降令人忧[J].湖南农业,2007,(1):4.

[12]2008年农业部在全国组织实施振兴油料生产计划[J].新农村,2008,(3):1.

猜你喜欢

油料植物油油脂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A taste of Peking duck
Al-Zr-CeO2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油脂环氧化性能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油脂》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武汉白沙洲粮食和油料批发均价
基于广义最大覆盖模型的油料保障力量动员研究
ORS-ICP-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种微量元素
精确化油料保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