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化工分析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2015-03-22姚华珍胡建华

化工设计通讯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岗位化学

姚华珍,胡建华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化工教学

高职化工分析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姚华珍,胡建华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关键。化工分析课程标准制订时要注意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等级相对应;教学内容体现职业标准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体现职业工作过程;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证衔接,最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技能鉴定对接。

化工分析;课程标准;岗位技能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应更加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要想站稳脚跟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内涵建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课程建设,而制订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必能引导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对我院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跟踪调查,化学检验分析测试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这一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主要由化工分析课程来完成,作为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分析以工业分析与检验工作过程为导向,与化学检验工岗位技能标准对接,与岗位实际需要相结合,从而实现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学生学完化工分析即可参加并取得化学检验工中级考证证书。

1 化学检验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

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标准是对化学检验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对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提出的具体要求。它是化学检验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工作人员的基本依据。现在一般企业的化学检验岗位录用的条件之一是应聘者需有化学检验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标准中将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分为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的核心部分是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基本要求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守则和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工作要求是依据工作内容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两方面对职业能力进行描述。技能要求是指完成每项工作所应具备的操作技能,相关知识是指完成每项操作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高职毕业生一般要求达到高级工的要求。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描述了企业相关职业从业人员或即将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胜任这个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反映了企业的用人要求,所以标准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十分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 化工分析课程标准编写原则

2.1 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化工分析是我院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任务,确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课程设置对应就业岗位(群),化工分析课程对应的是化学检验岗位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后,要求学生能够取得化学检验工的中级证书。本课程的前置课程为综合化学,后续课程为环境监测技术与实训,在编写该课程的课程标准时要把握好度。

2.2 融入化学检验工的职业技能标准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制订专业课程标准时要引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高职专业课程标准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化工分析课程的主要职业岗位是化学检验工,所以在制订化工分析课程标准时必须要融入化学检验工的职业技能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2.3 课程标准的内容构成完整、要求明确

课程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依据,在课程标准中应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及要求、课程考核、实施建议等。通过对职业岗位技能分析,确定课程标准内容。参照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3 如何实现化工分析课程标准与化学检验工岗位技能标准对接

3.1 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等级相对应

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要求中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等,针对职业功能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内容,并以相关的技能要求和专业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其技能要求从低到高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是以职业岗位(群)设置课程,化工分析的课程目标是学生学完此课程能取得化学检验工的中级证书,所以教学目标要与化学检验工的中级标准相对应。

3.2 教学内容体现职业标准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的选取可依据职业标准中的职业功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者接近真实的情境,按职业活动顺序,对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剖析与研究,按照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确定教学内容,将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融合,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3.3 教学过程体现职业工作过程

教学过程依据典型工作流程,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教学环节,实施行动导向式教学。学习领域课程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做到学习的内容即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每个学习情境来源于真实的工作任务,检测项目的一般工作流程为选定分析方法、列出仪器和药品清单、配制化学试剂和标准溶液、进行分析检测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样品检测操作、进行数据处理写出分析报告。根据工作过程的这六个阶段来设计教学流程,做到理实一体化,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4 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证衔接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可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化工分析课程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模式。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实践操作、作业与报告;终结性考核采用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技能考核采用模拟化学检验工中级鉴定方式进行。课程结束后适时组织学生参加化学检验工的职业资格考试,使学生获得化学检验工中级证书,为毕业前取得高级证书奠定基础。

环境检测和治理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更新、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也在不断地更新,课程标准中融入职业岗位的技能标准有利于学生了解就业工作岗位的特点、要求和规范,毕业后能更快熟悉和适应工作岗位。同时化学检验岗位涉及样品采集、预处理、分析检测和数据处理等过程,需要工作人员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因此要将素质教育全面融入课程标准,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总之,专业课程标准的制订要基于岗位工作过程、体现工学结合特点、对接岗位技能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满足职业岗位需要,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对接。

[1]薛叙明,曹红英,赵昊昱.高职人才培养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研究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2):75~78.

[2]曾爱斌,阮亚男,陶星名,等.高职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1,(5):62~64.

[3]张松慧.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20):137~138.

[4]何红丹,许湖湘.高职会计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3,(8):148~149.

Study on Fitting Between Chemical Analysis Courses and Vocational Post Skill

Yao Huazhen,Hu Jianhua
(Hangzhou Wangxi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Hangzhou,310023)

Fitting between course standard and vocational post skill is the key to personnel training. During chemical analysis courses standard formulation,you shall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goal and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standard.

chemical analysis;courses standard;post skill

TQ113.29

B

1003-6490(2015)02-0048-03

2015-03-15

姚华珍(1972-),女,浙江慈溪人,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胡建华(1971-),男,浙江慈溪人,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副教授。

课题项目:2014年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科研项目“基于《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编号14-高03)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岗位化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奇妙的化学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