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五年制新模式教、管改革机理分析

2015-03-22王新华焦玉琳冯先强

湖南造纸 2015年3期
关键词:五年制工学职业

王新华 焦玉琳 冯先强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商丘(476000)

1 引言

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问题上提得最多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问题,翻阅各职业学院的招生简章不难发现,各个学院把培养“复合型”、“一专多能”、“与社会与企业零距离”的办学理念促成自己办学特色。怎样与企业“零距离”,怎样使培养目标与社会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至今仍是职业教育探索的新问题。以下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教育工学结合的企业顶岗实习进行研究分析。

2 五年制学生应成为工学结合教育的“实验田”

五年制大专生教育成才过程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他们既不同于中学生,也不同于大学生,对于他们培养过程,必须立足于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必须按社会实践多让他参与实践性学习。

五年制学生均是招收初中生的五年制大专生,其优势有三点:一是学制长;二是年龄小;学生进校年龄比通常的大学生进校年龄小,专业定向早,专业学习时间长,容易形成基础扎实、专业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再就是五年制的最大优势和特点在于贯通中、高等职业教育,能系统地、整体地设计和统筹安排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以及技能、实践的训练和培养。

由于入学基本不需要考试,学生知识水平极不平均,学生素质明显偏差,缺点突出,鱼目混杂现象特突出,特别是大部分是被中考淘汰下来的学生,在学习进取精神上,他们最大的思想包袱与障碍是不自信,缺乏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和主动性,缺乏独立性,学习动机不明确,有些学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家长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劣势,不与老师配合,纵容孩子,这就形成了树人教育环境十分艰难的境界。

对待五年制学生,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地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动脑筋、想办法、出成效、作贡献,特别是在产学研结合上要有开拓创新精神,立足于学生,立足于社会,我们要迎难而上,把这种学生群体培养成社会人才,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从事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对五年制教育必须要求我们要逐步做到:专业教师角色贴近企业,要有企业经理领班的味道;教学组织贴近职业,要有企业技能味道;学生角色贴近岗位,要有员工味道;教学过程要有培训味道,兼顾职业资格鉴定。

3 五年制学生工学结合的具体措施

推行“工学结合”试点,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大胆尝试,统筹规划,系统引导,积极实践,规范操作,我们应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从一年级开始,我校开设“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接触职业与就业、职业规划等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指导学生了解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正确自我定位,掌握应聘技巧等,并引导学生深刻了解“工学结合”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深入了解企业。选择适合的企业是工学结合、教学实习成败的关键。企业的适合与否主要包括专业对口、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工作时间、薪资待遇、企业文化、福利保障、后勤管理等多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身心特点,所选择的企业与学生的能力水平要基本“匹配”。

3)依据“工学结合”要求,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在学生实习的各个时期,提出学习问题,检查实习考核指标,提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题,监督与促进各项实习内容和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实习、适应、学习、沟通等各方面的引导。

“学中有工,工中有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主要模式是“工学交替”型,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工学结合目标。

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在开展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前,学校与学生并学生家长签订有关实习工作全面而详实的管理协议书,争取家长的支持,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印制“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具体介绍相关的政策法规、企业规模和现状、工资福利待遇及生活保障、人身安全等措施,并阐明工学结合的现实意义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对解决学生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过程中出现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有的学生初次到陌生的环境出现了多方面的不适应、思想不稳定等情况,通过与其家长沟通,家长与学校双管其下,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5、实行教师陪护制度。每一批学生开展工学结合,我系首先要安排富有管理经验的教师驻厂陪护,要求陪护教师每天必须深入到学生寝室,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落实陪护教师制度,是半工半读顺利进行的保障。我们陪护老师的主要做法有:

(1)交流沟通。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保持学生稳定最有效的方法。每当学生下班后,能和老师聊上几句,排遣工作中郁闷,解答生活上的困难,对学生来说,无疑心理上得到莫大的安慰,坚定实习的信念。交流中注意做到:①亲和性:对待学生要亲切真诚,嘘寒问暖,耐心细心。②引导性:找准学生的性格特点,转变学生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如何减压,理智的控制情绪,消除想家的念头,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靠等。③激励性:交流中要注意激励学生,让学生振奋精神,找到自信,用自己乐观情绪感染学生,使他们对待工作和生活保持激情,消除学生在困难面前的抵触情绪和消沉的生活态度。

(2)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陪护老师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就要言行一致,不能空谈道理甚至哄骗学生,在解决学生的问题时,实事求是,帮助学生正确思考与分析问题,把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给学生,维护好学生的尊严,必要时协助学生处理合理性问题,讨回公道。

(3)严抓组织纪律性,避免事故发生。重点做好:①了解当地的治安情况,居住人文环境,做好预防工作,教育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②对少数纪律性差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发现问题严肃处理,按原则办事,防止不良影响和煽动效应,以免在学生中间造成严重后果;

③狠抓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a、外出上网;b、夜不归宿;c、溜逛娱乐场所;d、酗酒打架;e、盗窃;f、随意旷工等。

4 工学交替结合的实践意义

校企合作、工读结合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性质,也是高职院校办学规律的要求。我系部做好工读结合这方面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4.1 有利于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我系工学结合是完全根据我系五年制学生的特点,制定本次工学结合实习计划,是属于教学环节的一部分,本次工学结合实习不是顶岗实习,我们是让学生做社会实践,到世界级企业,500强企业体验,了解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了解他们丰厚的企业文化底蕴,了解他们健全的企业后勤保障,我们职业教育不只是让学生就业,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磨练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了解家长挣钱的辛酸,让他们更加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为他们以后再学习或就业铺垫一定的基础。

4.2 有利于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摆脱困境,求得发展。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都是中专升级而成。实训设备、设施不够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学院的发展。学院与企业合作就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渤海湾周边等经济发达地区有许多现代企业,它们为了自身的发展,乐意与学校合作。高职院校应该把教学搬进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4.3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人才竞争力,有利于学生就业。

学生到企业工作,不仅学到了工作经验,熟练了操作技能,而且学到了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管理理念。在企业里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了劳动观念和企业意识。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起来了,学生毕业找工作就有了竞争力。现在好多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我们走工学结合之路,不就为毕业生开通了就业之路吗?

4.4 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学校与企业合作,学生工读结合,收益最大的是学生。学生在企业里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增长了经验和阅历,而且可以使学生通过劳动,从企业里得到可观的报酬,用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减轻学业上的经济负担。工学结合是勤工俭学的又一种形式,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劳动,了解知识的重要性及家长挣钱的辛酸。

4.5 有利于建设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了进修平台。学校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与学生一起同吃、同住、同工作,更有利于管理学生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5 结论与展望

穷则思变,变则通。传统模式不改变,五年制教育就走不出困境;办学没有特色,五年制教育就不能发展。五年制教育要走出校园,与企业合作,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五年制高职院校要对过去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修正,删去过时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院现有的办学条件,缩短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增添工学结合的内容。将每学年划分四个学期,半年在企业,半年在学校,学生无假期,学而用,用而学,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1]韩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J].教育与职业.2010(02)

[2]陈玉华.校企合作建设学习生产型校外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10(07)

[3]吴建东.五年制高职学生工作创新初论[J].职教论坛.2009(14)

[4]章金萍.基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高职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5]金佳.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三段递进+角色转换”全程训练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2)

[6]黄颖,李航.基于工作过程的飞机电子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5)

[7]张义先,李一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5)

猜你喜欢

五年制工学职业
盐工学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工学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