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结构层石灰粉煤灰砂砾稳定层的施工技术研究
2015-03-22刘德伟
刘德伟
(贵阳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道路结构层石灰粉煤灰砂砾稳定层的施工技术研究
刘德伟
(贵阳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石灰粉煤灰砂砾稳定层是路面结构层的主要承受承重层,具有操作简单、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以及施工工期短的特点,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在公路施工中。主要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道路结构层石灰粉煤灰砂砾稳定层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技术
1工程概况
八西路位于怀柔区雁栖镇,路线由西向东后行进,道路全长6.44 km。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车速20 km/h。道路现况为5 m宽沥青路面,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迅速增长,重车不断增加,致使路面出现了严重的龟裂、沉陷、不规则裂缝,局部出现了啃边和拥抱等破坏,影响了面的使用性能,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路提出了更高的使用品质和要求,也越来越看重公路所固有的作为建筑景观的美学特性,并把它归结为公路“路文化”的一个范畴。该路行政等级为农村公路,交通量较小,主要为地方村民使用。
2石灰粉煤灰砂砾稳定层用料要求
2.1 石灰要求
石灰应该运用三级以上的生石灰或者是消石灰,并且必须保证石灰在完全的消解之后才能够使用。应注意石灰存放的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消石灰,在消解后存放的时间不能超过7 d,其氧化钙、氧化镁的含量符合规范要求。硫酸盐含量超过0.8%的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得用于工程,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
2.2 粉煤灰要求
投入施工中的粉煤灰严禁出现腐植质、团块等现象,并且要求粉煤灰中SiO2、Ai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宜大于20%,比表面积宜大于2 500 cm2/g,含水量不宜超过35%。 粉煤灰进场后,应注意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水分损失过多时容易“扬尘”,对周围造成污染;遇大雨很容易被淋透,造成因含水量过高而不能拌和,影响施工。所以,应采取必要的覆盖等措施。
2.3 砂砾要求
本工程运用的砂砾应该是由比较坚硬并且耐久的岩石轧制而成,应洁净、干燥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其颗粒形状应具有棱角,接近立方体,无软质石料和其他杂质。
3道路结构层石灰粉煤灰砂砾稳定层的施工控制
3.1 试验路段
为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及稳定性,检验采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和和压实的要求及工作效率,并确认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厚度、最佳含水量等,在正式摊铺压实之前,在道路起点处选择100 m的路段做为整体摊铺的试验段。在试验段的施做过程中,重点解决大面积摊铺的人员组织,机械设备的配备,虚铺厚度,碾压达到密实度的碾压遍数。在试验段暴露出的问题也应在此找到解决办法,以便为后续工作提供经验数据。
3.2 铺摊
在对混合料铺摊之前,需要对混合料的含水量等进行全面的检测,如果检测得出的混合料的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的1%时,那么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洒水,从而提高混合料的含水量。在洒水的过程中,如果混合料出现粗细粒分离的现象,那么必须在铺摊之前将其进行均匀的拌合,之后再进行铺摊。在铺摊作业中,需要选择推土机,并且将平地机调平之后进行互相配合施工。在对混合料铺摊作业中,必须要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每一段的长度应该为50 m或者以上,并且尽量对人工接茬的现象进行检查,对施工场地内的重复运输现象进行尽量的避免。
3.3 碾压
混合料在经过铺摊以及整形作业之后,需要尽快进行碾压作业,碾压作业应该在整个路宽范围内进行碾压。对于直线段的碾压需要从两侧向中间进行碾压,压路机的外侧轮胎的一半需要碾压在路肩上,本工程碾压的速度为65 m/min。在碾压中,每一次应该重叠1/2轮胎的宽度,然后一直碾压到公路中间,之后对碾压的压实度、平整度以及高程等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记录,在修整之后保证碾压结果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在碾压过程中,初压需要采用静压,在静压一遍之后进行找补找平,接着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保证表面不存在轮胎的痕迹。
3.4 养生
在基层碾压结束之后,需要及时的进行养护作业,这样才能够对基层的质量进行保证。对于石灰粉煤灰级配砂砾养护,必须在养护时间内保证具有一定的湿度,但是严禁出现过度湿润或者一会湿润一会干燥的现象。对于该基层的养护,养护时间严禁少于一周。采用的养护方法主要为洒水养护,每次洒水后,用两轮压路机将表层压实,但初期禁止重型车辆通行。在养护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石灰粉煤灰级配砂砾上,除洒水车外,还的封闭交通,使其在成活后有很好的平整度,确保下道工序能正常快速的进行。
3.5 质量要求
石灰粉煤灰级配砂砾符合图纸和《招标文件范本》规范要求,各项材料用量控制准确,混合料拌和均匀,未消解生石灰剔除。碾压达到要求密实度,养护符合《招标文件范本》规范要求。外观平整密实、无坑洼,施工接茬平整。
参考文献:
[1]王卓娅,刘炜.提高二灰稳定碎石早期强度的措施[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2):67-68.
[2]郝连刚,诸葛祥德..二灰碎石路面基层质量的控制[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8):45-46.
[3]杨荣才.简介二灰稳定砂砾基层在南宁市西乡塘大道的应用[J].广西交通科技,1998,(3):22-23.
[4]张登良,许永明,沙爱民.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的早强试验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5,(1):67-68.
作者简介:刘德伟(1984-),男,贵州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施工技术方面的工作。
收稿日期:2014-10-14
中图分类号:U416.2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5)08-00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