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辅助翻译对译文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5-03-21

关键词:术语译者译文

田 朋

(北京大学,北京市 100871)

1 计算机辅助翻译

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CAT),简而言之就是翻译人员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进行翻译的一种形式,其原理是计算机存储词语于数据库中,建立机器词典,再由计算机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进行词汇自动检索,如查找对应的术语、成语等,由译者在句法、语义、修辞等方面再加工,在人的参与下完成整个翻译过程0。CAT虽然脱胎于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MT),但又存在很大的区别:MT主要是由机器完成,属于“人助机译”;而 CAT则属于“机助人译”,主体在于翻译人员自己,机器只起辅助作用。但是在全自动高质量机器翻译(Full Automatic High Quality Translation, FAHQT)还存在诸多困难的情况下,CAT的出现不仅可以加速翻译流程,还能够有效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

2 翻译质量

现代翻译服务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行为,其产品多以译作的形式存在。在任何生产或服务的过程当中必然要涉及到质量控制,它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作业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的控制;其基础是过程控制0。这个定义有两个关键要点:一是质量要求,二是过程控制。

翻译服务的质量要求,我们国家在10年前就有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 年3 月24 日颁布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这一部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译文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忠实原文、术语统一、行文通顺。除此之外,该标准还在数字、专有名词、计量单位、符号、缩写词、译文编排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实际上该国家标准涵盖了译文语言和格式两方面的要求,现行翻译服务的质量应该以此为准。

在传统翻译服务当中,译文质量控制主要由译者和审校者负责,其一般做法是翻译、审校、反馈、更改。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译者本人在翻译时有意识的注意外,更多的责任依赖于审校者,可以视为一种“译后监督”,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且对于审校者本身的知识能力、工作经验乃至体力都是一种挑战。

随着现代语言服务业的兴起,大规模翻译项目往往需要多人协作,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一方面巨大的翻译数量恐怕容不得“字斟句酌”,另外不同的译者水平存在客观差异,风格也不尽相同,在术语统一性方面往往不尽如人意。此时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译后监督”的模式,一旦译文出现错漏,需要回溯更改的作业量巨大,纯手工的做法恐怕难以为继。另外,审校者多是从语言方面对译文进行纠错,而把格式、排版等问题归咎为编辑的责任,通常较少注意。

3 CAT的译文质控方法

显而易见,质量控制应该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针对上面的种种问题,现代语言服务广泛采用CAT工具,通过译前准备、译中控制、译后校正的全流程质控方式加以克服。

3.1 译前准备

在正式动手翻译之前,需要进行译前准备。对于技术文本而言,术语的获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传统的方式是翻译人员自己动手编辑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对照表,但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术语的认定问题;二是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经常来回参照,难免有所疏忽。目前的做法可以征询客户是否有相关术语表,或是利用各种翻译工具进行术语抽取(Term Extraction),然后导入CAT工具,例如在Trados 中一个经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先获取双语对照的术语表,进入其工作台(Workbench)后以独占的方式打开翻译记忆(Translation Memory, TM),导入术语。如果译者以前进行过类似的翻译项目,那么积累的语言资产可以进行复用,保证术语的前后一致。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 CAT工具的预翻译(Pretranslation)功能,沿用术语、句对,有效提高翻译效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不少CAT工具可以调用机器翻译插件,尽管译文质量还不理想,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2 译中控制

目前的 CAT工具基本上都是以句子为翻译单位(Translation Unit),原译文相互对照的形式。译员在正式翻译的过程中,CAT工具会进行检索,一旦出现已经定义过的术语,即给出实时提醒,供译员参照,从而比较好的解决了术语的一致性问题。

3.3 译后校正

译文产出以后即进入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环节。一般而言,翻译错误可以分为两类:语言错误和格式错误。前者表现在原文理解有误、逻辑错乱、文字表达不地道、生搬硬套、专业术语前后不一致、漏译等,主要是由译者自身的语言能力先天不足、专业知识匮乏、经验不足等造成的,解决的办法在于提升译者的双语知识、文化背景和专业储备。格式错误表现在文档标签、数字、标点符号、商标等方面的错误,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主要原因在于翻译技术及工具的使用不足。需要指出的是,对格式进行QA对于本地化翻译非常重要。

QA工具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嵌入式的,成熟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一般都具有 QA功能模块。以Déjà Vu为例,首先打开其QA 菜单,可以发现术语、数字、空格等方面的核查。另一类是功能更加强劲的独立式QA工具,目前比较常用的有Apsic Xbench,ErrorSpy,LTB 和QA Distiller等。

[1]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2]徐彬, 郭红梅.基于计算机翻译技术的非技术文本翻译实践[J].中国翻译, 2015(1):71-76.

[3]柴邦衡.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19682-2005)[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5]Apsic Xbench[EB/OL].http://www.xbench.net/?rd=y, 2015-09-20.

猜你喜欢

术语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