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创立的新哲学
2015-03-21史少博
□史少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 710126]
昂利·圣西门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家,他出生于1760年,死于1825年。圣西门痛恨资本主义制度,构想建立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为了探索建立理想的社会的宏伟蓝图,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圣西门在42岁开始写作的时候,提出要建立新的哲学。“圣西门认为,在这一新的哲学体系中占中心地位的应当是人类的科学即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应当像物理学、化学和天文学一样,成为一门以观察和事实为依据的‘实证’科学。但是圣西门的哲学并不仅仅是高度的理论概括,它同时还是实践的指南。”[1]10
一、圣西门新哲学的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思想
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思想是圣西门新哲学体系的基本核心。圣西门的社会发展规律思想,是在继承了18世纪唯理论者的某些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圣西门指出:“在考察神学体系的时候,人们一方面不能不因为看到这个体系在产生它的那个时代被接受而惊讶;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因为感到它落后于现代的知识水平太远而叹息,从而觉得必须从以下方面去改进它:提出生理学上的证明,指出凡是想在有害于社会的活动方面寻找幸福的人,必然要受到社会规律的惩罚。”[2]76圣西门提出了社会规律的概念,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是,实际上在圣西门提出社会规律之前,18世纪的唯理论者就有社会发展规律萌芽的思想,唯理论学者认为“社会哲学的任务就是发现这一自然制度的永恒不变的规律。随着这些规律的发现,理性应当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理性的统治应代替愚昧无知和非理性的统治。”[1]10圣西门继承发展了18世纪唯理论关于社会规律萌芽的有关思想,但是“圣西门与这种观念是格格不入的。一切社会制度——无论是所有制、政治结构,甚至宗教——依他看来,都只有相对的、历史的意义。在圣西门的学说中,没有谈到超乎时间和空间条件的符合人的本性的社会制度和自然制度。在圣西门的学说中,也没有谈到现在和过去的非理性与未来的理性之间的显著脱节。然而圣西门的学说,接受并彻底地发展了18世纪唯理论者刚刚发现一点萌芽的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规律性的思想,是圣西门体系的基本核心。”[1]11
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是非、黑白颠倒的社会,是人间地狱。“圣西门把未来社会放在的工业的基础上,看作是社会进一步前进的结果。……他理解到的法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是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而且是贵族、资产阶级和无财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恩格斯说,这在1802年是极为天才的表现。”[1]4可见,圣西门关于阶级分析的方法受到了恩格斯的高度赏识。圣西门以前的法国启蒙者,常常把历史看成是偶然性的结果,或者看成是某些杰出人物意志的作用,而圣西门认为社会科学应该象自然科学一样严格,提出了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的观点,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尽管圣西门关于历史发展的分析,有唯心的成分,没有正确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甚至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的理性,只是看到了人类的思想,而没有看到人类思想背后的经济动因。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圣西门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火花,后来被马克思继承发展,马克思克服了圣西门关于社会历史观中的唯心成分,后来又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伟大理论发现之一。
二、圣西门新哲学的指导原则
圣西门把人类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原始社会时期的人们将外界力量都神化的阶段,这个阶段占领思想领域的是宗教观念和宗教原则。第二个阶段是15世纪开始的形而上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哲学原则就是从抽象概念出发,而不是从客观现实出发。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圣西门所处的时期。圣西门认为哲学的原则应该是从现实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哲学的指导原则就是从客观事物的发展中抽出来的规律。圣西门认为原则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而是在现实本身中发现的。
“决定论是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原则,这一原则在物理学科领域内是绝对不容争辩的。但圣西门坚决主张这种原则也应当运用到历史学领域内,如果历史学想成为科学的话,他的学说中还有着一条关于人类生活的规律。……认识这一规律在社会现象领域内就有预见的可能性,就如同在物理学现象领域内有预见的可能性一样。这个高于一切的规律,引导一切并统治着一切。人类只是这一规律的工具而已。虽然,它是通过人类起作用的,但是人类却完全不能摆脱它的影响,或者控制它的作用。圣西门所宣传的新社会关系体系,因此也不是像唯理论的社会关系那样,符合于理性的永恒要求。它是过去全部历史的必然的结果和自然的继续。……如果不能根据一定的理论把历史事实按先后顺序联系起来的话,历史仍旧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事实而已。在有规律的历史过程中,哲学体系占据着坚定不移的和十分重要的地位。”[1]12圣西门强调决定论是科学方法论的哲学指导原则,而“决定论”是哲学的一个命题,“决定论”是和“非决定论”相对立的概念,“决定论”是一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因果联系性和客观规律的学说。“非决定”则否认人类社会存在客观规律,否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着因果联系,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自由意志决定的,是变幻莫测的,而“决定论”认为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圣西门说:“个别哲学是一般科学的构成成分。只要个别科学还具有臆测的性质,一般科学即哲学也必然是臆测性的。当个别科学的一部分开始成为实证科学,而其余部分人仍然具有臆测性质的时候,一般科学便是臆测和实证各占一半的科学。当个别科学全部变成实证科学的时候,一般科学也会完全变成实证科学。”[2]44圣西门主张社会科学也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也必须有实证性,并且要把人类科学作为主要的学科,且把它列为国民教育的学科。正如圣西门所说:“要使我们的智力得到最好的应用,就得:(1)使人类科学具有实证性质,把它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并用物理学的其他部门采用的方法来进行研究。(2)把人类科学(由此建立在生理学知识的基础上的)列为国民教育的学科,并使它成为主要的学科。”[2]81“在实证体系下,认为支配世界的只有一个规律,所以学者要在原因和结果之间建立中间观念。”[2]118圣西门强调的哲学的实证性告诉我们:哲学不仅仅是思辨性的,而且也具有实证性。如果我们只是强调哲学的形而上,就会使哲学变得晦涩难懂,成为哲学家们运用晦涩词汇辩论的领域,就会容易脱离实际,故而圣西门强调的哲学的实证性,强调的哲学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将会对我们当今进行哲学的思考具有指导意义。圣西门所建立的新哲学的指导原则,一句话概括,就是“决定论”是哲学的指导原则。故而,圣西门承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为“决定论是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原则”,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去探寻,通过观察、实证性的方法去研究,探索其中的因果联系。
三、圣西门论哲学家的主要任务
圣西门认为:“人人都谈哲学,每个人对不同哲学家的著作持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明确地认识到哲学工作与其他脑力劳动之间存在的关系,只有极少数人对于哲学家经历的道路和哲学的发展所采取的形式具有明确的观念。哲学是总括性的科学。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找到最好的社会组织体系,以促使被统治者和统治者采纳。把它完善到可能完善的地步,而当它已经达到完善到最高阶段的时候,就把它推翻,然后利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在各自的专业方面收集的材料,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体系。”[2]251圣西门提出:“哲学家站在思想的顶峰,他由这里俯瞰世界,观察过去世界是什么样子和将来应该变成什么样子。他不仅是一位观众,而且是一个剧中人,他是在道德世界中起最主要作用的角色,因为他对世界将来将变成什么样所持有的观点支配着人类社会。”[2]109“改进人类的命运,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工作目的。”[2]82圣西门认为哲学产生于实践,并且指导着实践,甚至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圣西门分析:“集合在亚历山大城的一些希腊思想家和犹太哲学家,在那里创立了基督教哲学;他们宣布的一些原则,后来成了神学封建体系的基础。……但是中世纪的哲学家用天主教整个代替了基督教,天主教本质上是君主主义的,所以它满足了建立新社会组织所需要的条件。”[2]263也就是说哲学家们所创立的哲学,从实际出发,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圣西门呼吁:“我现在公布我的哲学著作的第一片段。这部著作的总目的在于:发挥和证明我只作过简单陈述的几项重要原理;尽量唤起人们普遍注意有待19世纪来完成的社会大改革的真正性质;证明这个为历来的文化进步所逐渐准备就绪的改革,目前已经完全成熟,如果再拖延下去,就会带来最惨痛的后果;明确指出应该采取什么步骤,一边沉着地、逐步地和迅速地进行这一改革,而不管它会遇到什么实际障碍。一句话,就是尽哲学的全力来促进实业和科学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只有把这一体系建立起来,就能结束现在的社会动荡局面。”[2]251圣西门又指出:“随着新科学体系的建立,显然也要改造宗教、一切政治、道德和国民教育体系,从而也要再造僧侣阶级。”[2]44古希腊哲学家早就认为哲学就是智慧之学,黑格尔认为哲学就是“思”,而圣西门认为“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找到最好的社会组织体系,以促使被统治者和统治者采纳。”圣西门认为哲学家从实践出发,建立新的哲学体系,为当时的政治导向,尽哲学的全力来促进实业和科学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并且圣西门认为18世纪的哲学家,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当时19世纪的哲学家应当担负起自己的任务。圣西门明确地提出:“19世纪的哲学家应当联合起来,以便全面地充分地证明在教化和文明的状态下,只有实业和科学原则能够成为社会组织的基础。或者更正确点说,就是证明在文明和教化的现状下,社会可以把自己建设得能够直接致力于改进社会的精神福利和物质福利。”[2]277圣西门还要求哲学家一方面要看清过去,另一方面要尽力看清遥远的未来,要具有前瞻性。
四、圣西门新哲学论人类的未来
圣西门认为未来要面对自然的挑战,指出:“我们的行星有日益干凅的趋势,非洲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因而也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地方,而到现在,它几乎要完全干凅了。在亚洲,阿拉伯沙漠日益明显扩大,中亚细亚的鞑靼大沙漠也有这种趋势,它们好象努力向一起汇合,要吞没人类这个第二摇篮的现在还富饶的大地的全部植被。在欧洲,西班牙在罗马人统治时期曾是肥沃的地方,而现在已经干凅了。在德国,大部分森林已经消失,这里的河川水量也不如塔西佗象我们叙述的那个时代丰沛了。”[2]131
在圣西门的著作里,几乎找不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样的概念,但是圣西门描绘了美好社会的未来:“良好的社会结构就是这样一种社会结构:首先,他使大多数人的生活变成最幸福的生活,向他们提供最大量的资料和可能性以满足他们的最迫切要求;其次,他们能把最大多数的居民团结在一个社会中,并使他们拥有最多的手段来抵御外敌;最后,这个社会制度鼓励劳动,它能够达到重大的发现,并且使得文明和科学获得最大的进步。”[3]100圣西门认为在未来社会里,人们结成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意识的联盟,人人都劳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圣西门指出:“我认为在道德方面可以把人分成两类:一类是感情重于思想的人;另一类是感情服从理性判断的人。一些人把改善自己的命运的希望同消灭各种弊端的意向结合起来;另一些人把依靠这些弊端牟利作为自己社会活动的专门目的。”[2]302圣西门还指出了人类科学的道德体系原则,他指出:“以生理学观察为基础的人类科学。这门科学是我用来建立道德体系的原则。经验证明,凡是不利于自己同类的方式寻找幸福的人,不管他的前途怎样光明,也不会是幸福的。由于人类不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和一视同仁的态度为自己的同类造福,所以必须把道德理论分成四个部分,以适合于下列四类人:(1)智力活动能促进社会进步的人;(2)能感受爱国情感的人;(3)生来就在家同寻找幸福而可以成为值得尊重家长的人;(4)不仅有办法完成自己的职责而且帮助更有能力的人的人。”[2]135根据圣西门的思路,我们发现圣西门研究的目的是为自己的同类谋幸福。圣西门设想:“可以让人吃得好、住得好和穿得好的国家,再加上可以让人们随意四处旅行,就是一个让人们在物质方面感到十分幸福的国家。……这样的国家里,人们的智力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以致使他们能够欣赏艺术、知道支配自然现象的规律和掌握改造自然的方法,而且他们在精神方面受到了关怀,则他们的幸福就是那么美满的。……实证主义的道德家们,主要应当探索组织社会的方法,以使社会倾注最大的热心让其成员获得上述两条所明确提到的精神幸福和物质幸福。”[3]14也就是说,圣西门所向往的未来,不仅仅物质生活富足,而且要达到精神幸福。
五、结语
我们一般都会认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而毫无疑问,傅立叶、圣西门和欧文是最主要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因而我们每每谈及圣西门,就会联想到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然而,本文没有重点论述圣西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而论述了人们忽略的圣西门对建立新哲学的贡献。圣西门对哲学的贡献,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上个世纪(18世纪)末叶,在机械唯物论者占多数的法国唯物论者之后,出现了要把旧的牛顿-林耐学派的整个自然科学作百科全书式的概括的要求,有两个最伟大的天才负起了这个任务,这就圣西门(未完成)和黑格尔。”[4]209
圣西门试图建立新哲学,提出了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萌芽,并且圣西门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科学也应该像自然科学一样成为精确的科学,历史的发展也只有通过客观的规律来进行考察,才能成为精确的科学。由此,又提出了科学家的任务,以及为了大多数人的物质、精神的满足为目标的未来历史发展趋势。“圣西门本人并没有制定或者创造出来完整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总是提出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而且他所提出来的问题是正确的,而且他在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唯物史观、接近唯物主义原则。这是圣西门最大的贡献。”[5]155圣西门不仅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滋养。使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创立,马克思不仅仅吸取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合理内核,还吸取了圣西门的哲学思想,学界一直忽略,其实应该值得我们重视的。
圣西门一生从现实出发致力于寻求正确的社会科学理论,尽哲学的全力来促进实业和科学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致力于为人类谋取幸福。在我们生活的当今:环境污染严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抢夺资源,导致国家之间的军备竞争日趋严重,人民时刻面临战争的危险。记得现在有位哲学家说过:如果今天全世界的国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全世界范围内没有贫富差距,那么,现在全世界的财富平均分配的话,也都会过上了小康以上的生活。之所以现在有穷人,就是因为现在存在着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故而,我们梦想人人没有尔虞我诈、人人物质富裕、精神愉悦;全世界没有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没有军备竞争、没有科技异化;一个国家内,没有贫富的差距,只有平等、自由的美好世界。其实,这样的憧憬早就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描绘的未来,也是马克思为之奋斗的未来。我们现代的哲学家,也应该从现实出发,思考当下,向往未来,为政治、经济的发展谋划一套科学的哲学体系,更好地指导当今世界的实践活动[6]。
[1]沃尔金,В.П.圣西门和圣西门主义[M].曾定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圣西门.圣西门选集:第1卷[M].王燕生,徐仲年,徐基恩,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圣西门.圣西门选集:第2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恩格斯.自然辨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5]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系资料室编.关于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9.
[6]裴德海.空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面向[J].东岳论丛,2014(1):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