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探析

2015-03-21张佳男河南省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农村居民饮水

□张佳男(河南省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

0 引言

所谓农村饮水安全,就是让我国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卫生、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

2004年,国家根据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农村饮水工作重点从饮水解困向保障饮水安全转变,农村饮水工作进入了以保障饮水安全为中心的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十分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各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政府重要的工作。

1 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河南全省纳入国家规划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4700万人,农村学校师生人数630.30万人。截止到2013年底,河南省共完成投资168亿元,解决3317万农村居民和353万农村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发挥这些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经过10多年的建设,河南省已经形成了大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些饮水工程对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意义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为确保水资源的干净、健康推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能有效降低水介传染病、中毒性疾病、水致地方病等发病率,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以确保农村居民身体健康。

第二,对农村的健康发展以及乡镇企业的健康经营有重要促进作用,有效推进农村与乡镇企业的发展。

第三,便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确保有限水资源能够得到最合理、最有效的分配和利用。

3 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能否保障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是衡量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和长期发挥效益的标志。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运行管理机构滞后

自河南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以来,有一些县市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机构不是太健全,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专职人员负责。如新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基本由新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局兼管,由于人员少,又要负责工程建设,大量的建后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3.2 重建设轻管理

当前,在河南省很多农村地区都推广了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但很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运行情况不是很理想,由于没有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导致很多饮水安全设备老化,一些设备损坏后无人维修,这样不仅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会造成资金的损失。如河南省信阳地区的某个农村,因为忽视了后期的管理,工程建设完成投入使用2-3年后,很多用户的自来水就断流了,造成资源的浪费。

3.3 人员缺乏,素质低

由于未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很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都不高,而且老龄化情况比较突出,需要不断提升和强化。有些单位的管理人员是临时配备,素质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因此无法做到专业化管理,影响工程的长效运行。

3.4 农村居民用水收费意识不强

在河南省的不少村庄的居民用水收费意识不强,认为高水价导致自来水安装率低,工程效益难以发挥,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常运行。还有一些村庄实行水费包费制,这样导致村民用水不节制,造成了水资源浪费。

4 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4.1 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构

河南省各市县都要严格落实《河南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精神,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归属,明确管理主体。为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范化管理,各市县水利局要成立并完善供水中心,要统一管理全市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建后运行管理,确保工程长效运行;各乡镇成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本辖区内供水工程的管理。另外,明确分管,像集中供水厂由县级供水中心或所在乡镇管理,供水站由所在村庄负责管理。

4.2 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制度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好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发挥效益是目的。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制定与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中供水站管理暂行规定》《用水户协会章程》《卫生管理制度》《水质监测制度》《安全运行制度》《供水设备检修制度》等一系列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的运行与管理。

在制定管理制度和明确管理主体的时候,要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明确各级管理站管理职责及分工,通常来讲有三种情况:首先,规模大,跨村的供水工程,就需要广大居民共同参与,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对供水工程实行全面、严谨的管理;其次,规模小,多个用户共同使用的供水工程,经过民主协商之后,成立合作小组,共同承担工程的运行、维护等管理责任;最后,对一家一户的水窖、水池等小型供水工程,就可以制定居民“自建、自管、自用”的管理制度。

4.3 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加强水费管理

为使工程正常持久运行,必须对水费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统收统支,水费征收实施全成本水价。要研究出台合理的水价政策,制定水价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循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二是根据使用性质,按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经营性用水、特种行业用水、行政事业用水等四类分类定价原则;三是实行阶梯式水价原则;四是根据各地测算,农村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当是净资产利润率6%-10%;五是实行听证会和公示制度。

要建立严格的工程折旧费、维修养护费管理和使用制度,保证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征收的水费主要用于水厂的人员工资、福利费和抽水电费消毒费、工程维修、更新改造和扩大供水面积等必要开支,达到“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目的。

4.4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的监督管理

为保证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制定一系列的督查措施,定期进行监督与检查。另外,要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的作用,农村用水协会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的重要监督组织,充分发挥好协会的监督职责。还要发挥农村用水热线电话的作用,搞好群众监督。群众意见、评价最能反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的优劣,要制订政策、采取措施,保证群众能够有效的发挥管理监督作用。

4.5 加强宣传

通过大众媒体、有关部门及一些科普读物,开展全面性的宣传工作,向农民用水户传播饮安全水重要性,饮安全水知识,灌输节约用水意识,培育有偿用水行为等宣传内容,强化农村居民以及社会人士对安全饮水的重视度,呼吁他们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来,营造饮水安全长效机制的氛围。

4.6 落实人才培养

要保障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还需要全面落实人才的培养,避免因为人才缺乏的问题导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受到影响。一方面对农村饮水安全从业人员、饮水户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强化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提高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年轻的技术人员,逐渐改善技术人员老龄化的情况,整体提升技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另外,还可以实行饮水安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保障运行管护的工作质量。

5 总结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因此,河南省在推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工程建后的管理工作,既要给农村居民提供安全用水、健康用水的保障,又要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屈万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12).

[2]庞晓天,管杏春.河南省扶沟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管实践[J].科技信息,2010(21).

[3]吴鹏,唐志强,黄喜良.河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探讨[J].创新科技,2014(14).

[4]冯曙鹏.内乡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型管理模式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7).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农村居民饮水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简易饮水鸟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饮水
我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建设需求分析研究——基于满足率/缺口率分析方法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广西印发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材管理的意见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