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山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3-21何泽琴徐喜艳光山县水利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光山县农田水利全县

□何泽琴 □徐喜艳(光山县水利局)

1 基本情况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以东的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南岸,总国土面积1835 km2,总耕地面积57633 hm2,是一个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的农业大县。地势呈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地貌分带明显,由东南向西北呈浅山、平畈、垄岗的地形地貌特征。境内有白露河、潢河、寨河、竹竿河4条淮河一级支流。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大,且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从而形成光山县旱涝交替的气候状况。

全县现有大型水库2座,大型水利枢纽1座,中型水利枢纽1座,小(1)类水库17座,小(2)类水库122座,塘坝33201处,总蓄水量5.90亿m3,有效蓄水量达3.31亿m3,大中小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0740 hm2,而有效灌溉面积仅32393 hm2,节水灌溉面积2333 hm2。现有机电井249眼,绝大多数用于农业灌溉,井深较浅,涌水量小,设施配套率低。现有大型灌溉泵站1处,小型灌溉泵站251处,主要以县内四大淮河支流及大中小型水库为水源,实行提蓄结合。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是水源工程尤其是大量的小型水库大多兴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标准低,大多带病运行,兴利库容不能达到设计标准,农业可利用蓄水量大幅减少;坑塘堰坝近70%被淤积为“碟子塘”、“臭水坑”,不要说用于农业灌溉,甚至连农村农民生活和人畜饮水都无法正常保障。二是灌区工程尤其是小型灌区渠系建设不完善,建筑物配套率极低。近80%的小型水库灌区甚至没有一条斗农渠,“一公里现象突出”,灌溉基本是从田中漫灌、乱灌。大中型灌区末级支渠几乎没有整修配套,灌排不畅,很难实现旱涝保收。且已建的渠系和建筑物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水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效益逐年衰减。三是全县电灌站多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运行至今已严重老化、失修或报废,已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四是农田排涝渠系不健全,根据光山县地理地形条件,有相当一部分农田为冲田,两侧没有排水沟,一遇洪灾,山洪顺冲直下,冲毁农田,冲走田中肥料,致使粮食减产,农业生产损失严重。五是全县有65%的机电井配套不完善,50%机井电机毁坏,不能正常使用,一遇特大干旱年份,将不能发挥应急抗旱和保障人畜饮水安全的作用。六是田间节水工程建设发展缓慢,全县没有一处滴灌区,不符合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的产业需求,需要建设几片微灌农业示范区,以带动全县节水型农业的发展。七是全县不同乡镇农田水利发展不均衡,工程效益发挥不明显。

2.2 工程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量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产权不明晰,管理责任不落实,水费无法征收,造成工程“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局面。二是旧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和管理方式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严重脱节,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部分农民对水是“商品”的意识相对淡薄,习惯吃“大锅水”,对合理征收水费不支持,造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缺乏资金,难以长久发挥效益。四是机电井由于管理不善,毁坏严重等原因,造成运行成本高,不到严重干旱年份不启用。

3 对策和建议

一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合作、企业投资等形式,鼓励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使农田水利工程呈现“财政补贴支持,社会资金投入,农民自愿参与”的建设局面。二是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时抓住国家水利投入政策机遇,进一步巩固水库除险加固、灌区骨干工程技术改造成果,按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投资方向,结合光山县的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和地形、地貌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和措施,逐步实施完善田间末级渠系配套和节水技术改造等,使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613号)要求,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管理承包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等制度,严密组织施工,加强质量监督,杜绝“豆腐渣”工程。同时,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内容、工程量、投资、项目法人单位、施工、监理企业等情况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监督,力求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确保把项目建设成“阳光工程”、“富民工程”。四是继续深化农田水利重点环节改革。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巩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足额落实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搞活经营权,转让使用权,拍卖所有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盘活存量水利资产,变单纯的管理为服务、经营、管理,实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到位、权责明确、保障经费、管用得当、持续发展”的总目标。五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民更新观念,改革陈旧的生产和生活模式,进一步增强水患、节水、安全用水意识,提高农民爱护水利工程的自觉性,使建设与管理、管护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逐步形成一个建设工程、使用工程、爱护工程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力宣传并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着力提高农田水利科技含量。六是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加强基层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切实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纽带作用,使现代农业水利科技技术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猜你喜欢

光山县农田水利全县
房子7天内“自燃”40多次
光山县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光山县:探索“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的“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
光山县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