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资源管理 促进人水和谐

2015-03-21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水利 2015年7期
关键词:功能区总量节水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是资源性严重缺水省份,水资源先天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长期超采地下水,过度开发地表水,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地质灾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强力推动水资源的管理、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支撑。2014年,各级政府和部门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狠抓制度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一是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根据河北省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实际,我省将地下水开采总量纳入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按照年度计划方案,2014年度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12.4亿m3以内,其中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150.97亿m3以内。经统计,全省实际用水总量192.82亿m3,比控制指标少19.58亿m3;地下水开采总量144.57亿m3,比控制指标少6.4亿m3,圆满完成年度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二是用水效率显著提高。按照年度计划方案,2014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 (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取水量下降22.4%,控制在19.5m3内;2014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64。通过实施节水减排、调整高耗水行业用水结构,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30.6%,达到17.5m3;通过实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等措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641,完成年度用水效率控制目标。

三是水功能区水质持续改善。按照年度计划方案,2014年我省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应达到54%。通过提高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水污染物入河总量,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实施引黄引卫等措施,改善水生态环境,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54%,实现年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

二、制度建设推进情况

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2014年,我省在持续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过程中,不断创新制度建设,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1.严格资源管理,强化用水总量控制

一是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省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规划》,制定了 《河北省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北省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实施方案》等文件,开展了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节约用水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有效平衡区域和重点产业的水资源供求关系,先后组织对承德六沟产业园区、宣化洋河南新区等总体规划进行水资源论证。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2014年全省市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批水资源论证项目235个,基本实现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全覆盖。

二是严格控制区域取用水总量。根据国家下达的用水总量指标,结合我省实际,印发了《河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红线控制目标分解方案》,将全省年度用水总量逐级分解下达到市、县,建立健全了全省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11个设区市和2个省直管县实施严格的年度计划用水管理,加大自备井监督检查力度,将区域用水总量管理落实到各个用水户。

三是严格实施取水许可。按照“控制总量、减少增量、增加替量”的原则,严格实施取水许可,新批取水许可非常规水量占比在30%左右。全省已发放取水许可证4.1万份,农业水权证近400万份。印发了《关于开展取水许可延续申请审批工作的通知》,对工业企业、公共供水企业、农业用水和矿山正常取(排)水进行全面清理、分类指导。接近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限批或停批该区域建设项目新增用水。

四是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印发了《关于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通知》,提前1年按照国家要求落实了水资源费新标准,地下水由平均0.9元/m3提高到1.5元/m3,地表水平均由0.4元/m3提高到0.5元/m3。同时,加强水资源费征缴使用的监督检查,将水资源费征缴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并与水利项目安排挂钩,水资源费征收数额逐年提高。开展了水资源费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使用水资源费行为。

五是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出台了《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确立了地下水水量和水位“双控制”制度。组织开展了地下水超采区复核与评价工作、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启动了南水北调受水区自备井关停行动,计划3年内关停自备井7700多眼,可直接减少地下水开采16亿m3。

六是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加快实施重大跨流域工程,加强对长江水、黄河水及当地水的优化配置和水量调度。开展跨省调水工作,云州水库累计向北京集中输水1.56亿m3,岗南、黄壁庄等水库累计向北京应急供水19.04亿m3。以河湖水系为主体,以建成集供水、防洪、生态、现代管理多功能协同的全省骨干水网体系为目标,组织编制了《河北省现代水网规划》,刚刚通过省政府常务会审议。严格执行流域机构水量调度方案,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积极配合开展拒马河、蓟运河、清漳河、浊漳河和滦河、滹沱河、卫河等水量分配工作。

2.严格节水管理,强化用水效率控制

一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定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水价形成机制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意见》、《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意见》,按照“谁使用谁付费、多用水高水价、浪费水受惩罚”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比价关系,逐步形成有利于提高用水效率的水价形成机制。农业节水方面,在全省范围大力推广邯郸市成安县超定额累进加价、衡水市桃城区“一提一补”节水机制和张家口市张北县定额管理、有偿用水、阶梯收费节水模式,促进农民节水灌溉。工业节水方面,完善企业用水计量监控,强化单位产品用水定额管理,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命名了76家节水型企业;推进规模用水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全年完成了200多家单位的水平衡测试工作;依托全省“6643”工程(到2017年完成压减6000万t粗钢、6100万 t水泥、4000万t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压减高耗水落后产能。生活节水方面,大力推广节水型卫生洁具,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进城镇居民用水计量,广泛应用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积极创建省级节水型社区、节水示范单位,邢台市投入2000万元,用于引导和推广居民生活节水器具。利用水价促进节水方面,实行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阶梯水价制度,对高耗能企业用水实行差别水价,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

二是强化用水定额管理。根据需要修订了2010年版《河北省用水定额》,删除2个、合并20个、新增62个定额标准,确定128个工业行业478种工业产品、25个生活部门50种生活用水门类、7个农业灌溉分区、7种大田主要农作物和5种蔬菜、4种水果的用水定额,认证了农业灌溉和农村供水节水产品450个。

三是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制定了《河北省节水型单位建设标准》,加快节水型单位建设,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全社会提高节水意识。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加大循环冷却水重复利用和污废水处理回用,通过开展水平衡测试,有效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推广了石家庄绿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高浓缩倍率循环水处理技术和东明牛皮制革有限公司的牛皮蓝湿革生产节水工艺。启动合同节水示范项目,河北工程大学试点取得良好成效。优先配置使用非常规水,2014年利用非常规水达到3.96亿m2。

3.严格功能区管理,强化限制纳污控制

一是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去年,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河北省水功能区管理规定》,实行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科学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提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意见及分阶段达标控制方案。制定了全省11个设区市重点水功能区和2个省直管县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明确了达标时限,并按年度分解下达。加强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与分中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水质监测评价制度,健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采取定点取样、巡测检测、在线监测等方式方法,开展水功能区水质定期监督检查。

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依法划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严格禁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设置;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制度,对公共饮用水水源地实行安全评估;定期对全省主要城市重点供水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对机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2014年全省未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认真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2014年解决了60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三是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重点区域环境治理,督导协调北戴河及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水利项目建设。邢台市、邯郸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顺利通过水利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承德市被列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承德市、张家口市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针对潘、大水库网箱养鱼,认真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滦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工作,开展了潘、大水库生态补偿机制调查研究,编制了滦河流域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规划。

4.加强配套制度建设,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进一步落实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省及各市县都成立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领导小组,制定了考核办法和方案,优化细化考核指标,全省已按时完成了2014年度市、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工作,并以省政府的名义进行通报,作为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是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加快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网、地表水监测站网、水质监测站网、重点取用水户实时监控站网和省级水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即“四网一平台”建设。先后投资3亿多元,布设地下水位监测站1690处,新建非农取用水户水量监测点2373处,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实时监控、技术先进、管理有效的水资源监控体系。

三是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目前全省已有9个设区市、128个县(市、区)成立了水务局,承德、石家庄、衡水、邢台已经实现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一体化管理。健全水政监察执法队伍,加强水资源管理业务培训,强化水资源统计数据规范管理。搭建水利融资平台,与河北建设投资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河北供水集团,负责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厂以上输水工程的运营管理。

四是加大水资源管理投入。积极拓宽投资渠道,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经费,对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给予重点支持。

三、主要成效与做法

2014年,我省扎实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社会节水、爱水、护水意识普遍增强,水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治水管水能力得到加强,工农业用水效率不断提高,重点区域水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以水价为重点的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一大批节水供水工程顺利实施,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是注重做好顶层设计。适应新时期治水需要,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为目标,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编制出台了《河北省保障水安全实施纲要》等一批水利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这一目标,健全法规体系,建立考核体系,确保“三条红线”落到实处。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意识,统筹考虑各地实际,因地制宜研究具体推进措施,有力促进了各级、各部门水资源工作的开展。

二是注重把握总量控制这一核心。紧紧扭住总量控制这一总阀门,狠抓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区域用水总量、地下水开采量和排污总量,严格实施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严格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管控地下水开采总量,强化了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

三是注重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紧紧围绕控制目标,着力健全水法规体系,将法制手段作为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抓手。在贯彻落实好已有政策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等一批规范性文件,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水资源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注重加强监督考核机制建设。不断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对照目标落实情况,加大监督检查和协调推动力度,确保目标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强化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发挥考核结果激励作用,考建结合,以考促建,不断增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功能区总量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