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圜道时中”思想渊源探讨
2015-03-21李鸿泓张其成
李鸿泓 张其成
·理论探讨·
《黄帝内经》“圜道时中”思想渊源探讨
李鸿泓 张其成
《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就其思想文化渊源而言,则主要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及先秦诸子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内经》原文的认真梳理,周易思想体系的总结和古天文学科学体系的参照,把《内经》的思想文化渊源以“圜道时中”四字概括之。“圜道”描述的是运动的轨迹,“时中”描述的是运动的刻度;“圜道”是象的概括,“时中”是数的确定;二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圜道时中”思想的提出,不仅最简洁地体现了《内经》的天人合一观;统一了阴阳、五行、六气、八卦等子模型;而且可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的气化时序规律及各种观点互异的养生理论。它更准确地表达出了易道的精髓和《内经》的时序理念。
黄帝内经; 圜道时中; 思想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一书对《内经》理论体系渊源概括为五个方面。即:解剖学基础、长期的生活观察、反复的实践验证、古代哲学、诸子百家多学科的影响[1]。如果单就其理论体系的思想文化基础而言,则主要集中在古代哲学和诸子百家学说。其他内经学家也有比较一致的认识,认为源于古代传统文化精髓,内容包含了古代哲学、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学以及古代社会科学等[2]。
近年来,为了充分提炼、概括《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一些研究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挖掘整理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和”思想、“中庸”思想、“无为”思想、“和合”思想、“气”思想等。这些核心思想有的侧重在道家,有的侧重在儒家,分别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内经》理论体系的思想文化基础。然而,如果进一步向上溯源,这些哲学思想都可以在《周易》或易道中寻找到最初的线索与发端。《周易》是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哲学基础[3],易道又可以统贯儒道二家[4]。近代中医大家恽铁樵先生亦有言:“易理不明, 《内经》总不了了。”[5]可见,探讨《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渊源必须以《周易》作为主线,旁涉各家。如此方可纲举目张,本正源清。
为此,笔者通过对《内经》原文的认真梳理,周易思想体系的总结和古天文学科学体系的参照,把《内经》的思想文化渊源以“圜道时中”四字概括之。“圜道”一词首见于《吕氏春秋·圜道》,“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圜道也。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时中”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蒙卦·彖传》:“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1 “圜道时中”思想提出的依据
1.1 宇宙生命运动规律的模拟
宇宙生命运动规律可以用太极图进行意象的、动态的模拟,它反映了宇宙生命的圆形运动规律[6]。在这个时空统一、时重于位、开放的圆形运动之中,可以突出天人的整体性、全息性,突出生命的功能性、关系性、时序性,突出认知方法的直觉、体悟、程式、循环特征,这甚至是中医学理论的本质[7]。
1.2 《周易》学术思想体系的总结
《周易》虽未言“圜道”二字,却首次以符号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将“圜道”思想表达无遗。《周易》的“周”字就是指环绕运转,阮元《经籍纂诂》考证,周有“旋、环、绕”等义。如《礼记·玉藻篇》“周还中规,折而中矩”,又如《九歌·湘君》“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易者,象也”“天垂象,见吉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易传·系辞》)。因而,“周易”本意即是指日月周期性圆运动所产生的变化。“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泰卦·彖辞》),“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传·系辞》),这些都反映着圜道思想。
“时中”一词也是最早出现于《周易·蒙卦·彖传》“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儒家对“时中”的解释,一是道德与行为上的“合乎时宜”,二是态度和方法上的“随时变通”。通观《周易》全篇,“时中”的思想无处不在。“与时偕行”(《乾卦·文言传》)、“天下随时”(《随卦·彖传》)、“损刚益柔有时”(《损卦·彖传》)、“时止则止,时行则行”(《艮卦·彖传》)。这些论述揭示了宇宙万物盈虚变化时序法则,这些法则正是对“时中”所做的最好注解,也是易学思想最精妙圆融之处。清代易学大家惠栋曾断言:“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
有学者指出[8]:中国古代哲学表现出以时间统摄空间的时间性思维特征,依时而行的生产方式,顺时而动的政治原则,与时相随的思想方法是中国古典哲学“时间地看待世界”的显著特征。
1.3 《内经》学术思想体系的概括
《内经》学术思想体系主要包含生命、藏象、经络、病机、病证、诊法、论治、养生等内容[9],恽铁樵先生依据《素问·玉版论要》的“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将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用“神转不回”和“神回不转”加以精炼概括。这种转、回,正是圜道思想的最透彻的体现,如果就思想文化核心而言,可以将之更完整地概括为“圜道时中”四字。
正是因为“时”是《内经》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时五藏阴阳”(《素问·经脉别论》)是该体系的核心内容。《素问》、《灵枢》中有大量的篇幅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它根植于天人相应观,在这样的宇宙观之中,时空一体,时重于位,人体生命具有“因天之序”的特征(《灵枢·邪客》),遵循“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的客观规律。只有洞悉“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五藏是四时之五藏,自然界也正是以四时阴阳为核心,而涵盖了其他的类属关系。经脉运营气血应天体运动而循环周流,并且有着精确刻度,“呼吸定息,气行六寸……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灵枢·五十营》),“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灵枢·营卫生会》)。人的疾病不仅表现为生理结构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出于时序紊乱所致。在发病观上强调“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失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命曰三实”。在治疗观上崇尚“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灵枢·卫气行》)。
“中”既是方位范畴,又是时间范畴,方位范畴显而易见,时间范畴隐而难察。“中”对万事万物的正常生化起着决定性作用,言“中”,则“时”在其中矣。《内经》虽未直言“时中”,但“时中”思想贯穿通篇。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更是先论天度,继论藏象,展示“先师传之,上帝所秘”的重大原则:“周而复始,时立气布”,“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得时则得中,失时则悖中,《内经》体现的是一种时间动态思维,而非空间静态思维。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候之所始,道之所生。”“道”是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即圜道,“候”是时间(五日为一候)。即:圜道运行依据的是时间的象态。有学者为此精辟而形象地指出:时间是生命的函数[10]。
1.4 古天文学科学体系的参照
中国古代的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源于以“时”为目的与核心的古天文学,而先进的天文历法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必然要求。据考证,早在6400年前古人就已经能“观象授时”,并确定了二分二至等重要节气[11]。《尚书·尧典》对此进行了最早的文字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古天文学正是在“历象日月星辰”中使年、月、日、时这种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物质运动形式得以确定。进而影响到包括医学在内的各个学科。
古天文学的知识和方法不仅影响到《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成为“天人合一”内容之一,而且还渗透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之中[8]。关于《内经》学术体系的核心—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来源,《史记·天官书》中有这样的描述:“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1.5 “圜道”与“时中”的内在联系
“圜道”描述的是运动的轨迹,“时中”描述的是运动的刻度;“圜道”是象的概括,“时中”是数的确定;“圜道”是生命活动的升降相因,“时中”是人体健康的数量法则。二者如同太极与八卦的关系,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2 “圜道时中”思想提出的意义
《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石。只有深入剖析《内经》的思想文化精髓,才能察往知来,卓有成效地指导中医的临床与科研,甚至决定着中医学术体系未来发展的方向。
首先,《内经》理论特点依据的是天人合一观,从宇宙大系统来考察人体健康和疾病。而“圜道时中”是对宇宙运行法则的最简洁描述。
第二、可以统一阴阳、五行、六气、八卦等子模型,可以更好地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这些子模型具有多级、同源、同质、同构的特点[12]。
第三,中医与西医的根本不同在于重气化与重形质之别。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西医重空间层析,而中医重时序运行。正如先贤唐宗海所说“西医剖视,只知层析,而不知经脉;只知形迹,而不知气化。与中国近医互有优劣”。而深入探讨中医的气化规律,是否合于时序性是一个核心问题。
第四,可以用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模型。“圜道时中”不同于“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模型。不同点就在于“土枢四象”为方位之“中”,而该模型为“时之中”,时重于位。运动变化正是以“时”为基准点,依“时”行进,随时则得中,失时则悖中,圆环即为时中之常道,在运动偏离后则通过自组织的承制胜复规律,回归圜道。若自身不能和调于时,则需借外部能量(季节、针药、导引、精神等等)以复圜道。
“圜道时中”思想还可以解答《内经》中的一些悬案。例如:《内经》中“脾”的相应时序问题。脾胃配属中位,历来没有异议。但为什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素问·水热穴论》只提到四藏四时?而在《素问·玉机真脏论》、《素问·刺禁论》中,脾藏在四时中又没有独立位置?《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咳论》和《素问·痹论》对脾所配属时序问题上则语焉不详,仅言“脾为至阴”?尽管另一些篇章在四时基础上又划出一个“长夏”,但此种观点显然是为了与五行吻合,与湿邪相应。至于在《素问·刺要论》、《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谈到的脾分主四季之末十八日,实乃折中之说。如果从“圜道时中”思想而论,脾藏显然是应于四时,绵绵密密,一刻不能相离,否则中医脉诊中最为至要的“胃气”便失去着落。
第五,可以统一各种养生理论。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七损八益”等经典理论均可以从阴阳时变,顺时合中的角度得到统一的阐释。
综上,《黄帝内经》的思想文化渊源可以用“圜道时中”四字加以精炼概括,较之“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与“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前人总结,更好地表达出了易道的精髓和《内经》的时序理念。
[1] 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823-825.
[2] 张登本,孙理军.全注全译黄帝内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13-14.
[3] 董光璧.易学科学史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240.
[4] 张其成.易道主干[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
[5] 恽铁樵.近代中医珍本集医经分册·群经见智录[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0:534.
[6] 张其成.开放的圆——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哲学命题[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3):12-15.
[7] 张其成.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意义与不足[J].医学与哲学,2000,(2):18.
[8] 傅道彬.《月令》模式的时间意义与思想意义[J].北方论丛,2009,(3):125-134.
[9] 烟建华.医道求真·《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48.
[10] 孟庆云.生命是时间的函数——《黄帝内经》中的“神转不回”[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5(4):8-10.
[11]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65-275.
[12] 张其成.“象”模型易医会通的交点——兼论中医学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J].周易研究,2002,(2):74-76.
(本文编辑:董历华)
Discussion on the origin of “Yuandao Shizhong” theory of The Inner Canon of Huangdi
LIHong-hong,ZHANGQi-cheng.
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cademy,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
ZHANGQi-cheng,E-mail:zhangqicheng96@163.com
TheInnerCanonofHuangdiestablishe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ts ideology and culture origin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and various scholars in pre-Qin period.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generalize ideology and culture origin ofTheInnerCanonofHuangdiinto four Chinese characters, namely Yuandao Shizhong, which was achieved by combing the original text ofTheInnerCanonofHuangdi, summarizing on the ideological system ofTheBookofChangesand referring to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the ancient astronomy. In specific, Huandao described the motion trail, and it was the summarization of Xiang (image), while Shizhong described the motion scale, and it was the determination of Shu(number). The above two concepts was an organic whole which was indivisible. The putting forward of Yuandao Shizhong theory not only briefly reflected the theory of unity of human bod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unified the sub models of Yin-yang, five phases, six climatic factors in nature and the eight diagrams, but also explained the timing sequence rule of human body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as well as various health maintenance theories. Therefore, this theory expressed the essence of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the timing sequence concept ofTheInnerCanonofHuangdimore accurately.
TheInnerCanonofHuangdi; Yuandao Shizhong; Ideology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1)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李鸿泓、张其成);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李鸿泓)
李鸿泓(1975- ),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黄帝内经》理论框架的思想文化基础研究以及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E-mail:lhh0136@163.com
张其成(1959-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化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易学及中医药文化研究。E-mail:zhangqicheng96@163.com
R221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5.05.010
201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