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跨学科德育的设计与实施

2015-03-20徐晓唯

中国德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德育

摘要    跨学科德育是1+1大于2的一项创新举措,它赋予学生德育养成更充分的学习、感知和实践的过程,提升了学科德育的整体效益。落实和推进这项工作,教师是关键。对跨学科德育项目的设计,应思考不同学科活动最终达成的目标如何实现,要有系统地考虑和设计,并要有加强资源整合的意识。

关 键 词   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

作者简介    徐晓唯,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校长,特级校长

说到学科德育,老师们往往既容易回避,又难免尴尬。回避的原因是很多老师认为,学科教学有自己的学科目标和学科内容,一堂课要兼顾教学和德育,往往顾此失彼。而所谓的尴尬,往往是一堂以“环保”为核心主题的语文课,看到孩子们课堂活跃,理解深刻,情感体验充分,但下了课,废旧纸屑总会出现在不该有的地方,知行不协调。那么学科德育的突破点,有效的策略在哪里呢?

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2013年,我们学校启动了“跨学科德育的实践研究”的项目,想在学科德育实效性上做出新的探索与实践。

一、实施跨学科德育的前提

跨学科德育是一个综合教学改革的项目,要落实和推进这项工作,教师是关键。必须鼓励每一个教师都是跨学科德育的实践者。但是,对教师而言,什么是跨学科德育,怎样跨学科,教师群体如何协作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成为项目推进的难点。因此,落实和推进跨学科德育的前提,就是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学校要在教师团队组织与设计跨学科的问题上提供必要的支撑。

教师如何协作推进跨学科德育,这是个首要问题。可以采取两步走的方式。第一步,成立项目组,项目组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组成。学科教师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形成共同的德育主题,根据德育主题,确立参与学科,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初期项目组的成立,既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探索,可以通过协作、学习,形成跨学科德育可操作性的经验。

第二步,项目的推广普及。跨学科协作的核心是联合,作为学校层面,项目组可以定人、定时、定内容开展有序的活动,但是,推进到全体教师层面,如何成立更基层的研究单位,如何确保跨学科德育项目能够可持续的推进,这是一个基础管理问题。从可持续性推进跨学科德育,彰显学科德育价值的角度出发,学校可以确立以年级为单位,以语文学科为核心,多学科联合的协作方式。

具体到基层组织方面,每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就是跨学科德育的基层项目组长,他们需要根据语文教材的篇目,确立每个学期的德育主题,并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德育发展的过程,初步设立跨学科德育学科。首先是确保语文教师年级团队能够共同研究教材,提炼德育主题,确立德育目标;其次,在语文教师团队研究的基础上,由年级组长进行跨学科联合动员会,对语文团队确立的德育主题和德育内容,进行年级组层面的讨论和沟通,从而进一步筛选某年级跨学科的学期整体方案。

在设计和实施跨学科德育的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既不要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脱离教学实践,同时又不完全受限于教材的计划安排,可以重组、重构部分教学内容,但不脱离学生的学期课程要求。比如某些课时可以根据实际选择的需要进行课时进度的调整,某些学科可以在活动内容、活动载体等方面进行调整,避免教材本身的彼此孤立。

当然,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全体教师,都需要对跨学科德育有一个认识、了解、设计、行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要通过学校的培训来完成。可以通过项目组先期经验的教学展示和经验分享,跨学科德育的专题讲座和文献阅读,来做好教师前期心理和思想上的铺垫和培训。

二、跨学科德育项目设计的要点

进入到学科设计,是教师的专业领域,任务活动的设计、教学流程的规划、学生活动的拓展,教师们都有丰富的经验。而跨学科德育的设计不仅局限在单一学科的目标达成上,更重要的是思考不同学科活动最终达成的项目目标的设计与规划上,因此,对跨学科德育项目设计,有一些不同于以往学科德育设计的要求。

(一)确立德育主题

德育主题是跨学科德育目标的核心概念,也是跨学科设计的枢纽。德育主题的形成,从语文学科的课文起始,要提升到德育主题,要有一个梳理、提炼、加工的过程。

第一步,要对课文的德育主题进行提炼。比如,三年级语文《网上呼救》讲述了美国12岁男孩麦克有一天在网上发现有人呼救,通过交流得知呼救的女孩苏珊来自遥远的芬兰,她生了一种怪病,正在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发作了。网上呼救不是恶作剧,也不是开玩笑。在确认之后,麦克紧急向美国救援中心打了电话,将情况告诉中心,而美国救援中心和芬兰的有关方面进行了联系,半个小时之后,苏珊得救了。对于这篇课文来说,互联网、技术的力量、人道主义救援就是可以提取的德育主题。

第二步,对这个德育主题的适切性进行评估。一般来说,评估的依据主要是两个:是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比如环保、健康、传统文化、人文关怀、公民道德等,这就要求确立的德育主题要有时代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是否适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道德发展的规律。因此,选择的德育主题要有利于推动学生知、情、意、行的体验和发展。

第三步:对德育主题进行再加工。可以给确定的德育主题设计一个有趣的名称,主题的名称要能被学生喜欢、理解,这样会大大增加主题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会增加学生探究主题的热情。在确定主题名字的过程中,要明确主题的来源以及为什么要选择这方面的主题,一方面可以增加对主题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便于主题教学目标的确定和主题教学活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二)构建学科知识地图

所谓学科知识地图,就是围绕跨学科德育主题,将所涉及的学科以及课题,通过简要的图示进行内容和逻辑的构建。学科知识地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清晰呈现一个跨学科德育项目教学逻辑和架构。一般来说,可能的情况下,还需要通过连接箭头的方式,表示出各学科教学的先后顺序。

(三)制定跨学科德育目标

在具体的设计中会发现,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德育的内容和要求,又有适合各自德育的特色。比如,语言学科在德育内容的承载上会更为丰富,科学、美术、信息、音乐等在知情表达和行为实践上是非常好的载体,数学在问题框架、思维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作用,等等。制定好分学科目标之后,可以使用布鲁姆的目标核查表,进行目标核查,力求通过不同学习活动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四)跨学科德育活动设计

跨学科德育活动的设计一般包括三个流程:启动、实施和小结(拓展),这是从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内化行为发展的一般顺序。

启动阶段。主要通过一定的情景或活动,抛出对德育主题的初步感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内在需求和学习动机。

实施阶段。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通过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德育载体的递进关系,以及学生德育认知与情感发展的把握,有序地加以落实和实施。

小结阶段。通常是对跨学科德育有一个汇总、实践或者分享的阶段。

三、跨学科德育实施的基本要素

在具体设计分学科活动的过程中,要有系统地考虑和设计,并要有加强资源整合的意识,要围绕德育目标积极寻找、挖掘、利用好有效的资源。

(一)时间安排

跨学科德育项目实施的时间穿插在课时当中,学校既需要根据阶段和学科内容的顺序确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同时跨学科德育在时间安排上,也一定要取得共识。

首先,根据跨学科德育设计的学科顺序连续安排课时,保障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的认知、情感与过程的连续性,这样,德育的效果才最佳。比如,《壶盖为什么会动?》这个跨学科德育项目,参与联合的是语文学科和科学学科,语文学科的课文是《壶盖为什么会动》,课文学习和了解发明家瓦特受烧水时壶盖会动的现象启发,最终发明蒸汽机的故事。而为了铺垫学生对瓦特观察时的生活体验,语文教师邀请科学教师进行联合执教,语文学科通过学习课文,达成语言文字表达与阅读的要求,并提升学会观察生活,了解科技对生活带来的变化,而科学老师通过组织实验观察、猜想和验证,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规律,进而了解壶盖为什么会动的道理。通过联合执教,既解决了语文学科学习中科学原理的认知障碍,又通过相互配合,推动德育主题的提升。

其次,如果条件不成熟,在课时安排的连续性有困难,而且涉及的学科数量也会影响整体时间安排的情况下,也应尽量能够在1至2周的时间内有序完成。当然,这里最大的矛盾就在于各学科教学内容进度的差异。往往大部分不同学科在课时安排上并不能相对集中时段,而这正是要求设计学期跨学科德育总表的目的所在。一旦开学初,商议确定的跨学科项目,就需要在之前对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要尽量以学科学习的坡度以及学生所必须的基础水平和要求为参考。比如数学、科学、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有课程内容的内在单元体系或者逻辑体系,在考虑跨学科德育的时候,也需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总之,要让跨学科德育得到有效地落实与开展,无论是对于教师的组织与实施,还是对学生的学习与体验,以及增强学期跨学科项目的整体系统设计,时间计划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资源整合

资源是跨学科德育的关键因素,也是推动课程教学形态转型的重要基础。可以看到,课文《上海火车站》本身是想通过上海火车站的发展表现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这篇课文的时代性已经落伍,但老师们可以联络资源,通过实地参观浦东机场,模拟驾驶等方式,通过浦东机场志愿者的讲解和介绍,更直观的感受上海的变迁。

跨学科德育资源一般有三类:人的资源、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

人的资源。在跨学科德育的设计中,虽然教师的团队智力因素以及学科资源的整合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学生方面的资源。学生已有的基础以及支持学生进行探究体验的技能基础,对跨学科德育设计尤为关键。比如《垃圾分类》的问题,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基本认知,已经掌握的网络搜索、信息收集、整理与制作PPT的能力等,都是方案设计非常重要的预设因素。

另外,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也会因为某些特殊的需要,某些专业领域需要有更为多元的志愿者加入,教师要善于整合和利用这些志愿者资源。可能来源于有关的部门或者大学学校,也可能是同行老师,甚至是家长志愿者,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项目团队做出细致的调查和资源整合。

空间资源。跨学科德育需要有学生的体验与实践,要直接和间接学习的结合。这样,空间资源就成为非常丰富的选择。从社区到社会,有不少资源可以方便教师进行现场学习的设计,通过现场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对跨学科德育的主题有更为支持的理解。

可能提供支持的空间资源:

机场 公园 快餐店 商业广场

博物馆 动物园 植物园 医院

工厂 消防队 领事馆 养老院

大学 邮局 体育馆 社区中心

幼儿园 公安局 图书馆……

对空间资源的选择,可以来源于教师,也可以来源于学校、学生或者家长等。积累和挖掘空间资源,对于增强跨学科德育的实效性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时间资源。关于时间资源可能比较难于理解。其实,如果将其再扩展一些近义词,比如时机、时段、时事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以《你了解“雾霾”吗?》为例,这个标题就非常符合时机的要求。雾霾是目前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惶恐之余,更需要的就是清楚的认识和防治雾霾,并且为有效地降低雾霾的影响做好学习和宣传。也正是生活中各种信息渠道的影响,学生对雾霾问题既有相对比较丰富的感知,同时也存在诸多的思维误区,开展这样的跨学科德育,了解雾霾的科学界定,了解雾霾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并且通过阅读与制作,在学科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将学习成果及时地为环保健康宣传提供支持,这无疑扩大了德育的实效性效果。

可见,跨学科德育的设计也要倡导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只有如此,才能合力为学生的跨学科德育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做出应有的支持和推动。

四、小结

通过推进跨学科德育,对跨学科德育的实施有以下几点特别的体会。

第一,尊重学生,是跨学科德育的基本准则。临近毕业季,通过美术和英语的联合,回味和老师共同渡过的五年小学生活,通过彩铅花卉的设计,通过英语《Thank-you Message》的表达和共鸣,最终,让一封封可爱的教师感恩卡化作祝福和眼泪,感动了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老师。让学习触动心灵,让学习表达情感,这是德育的追求。

第二,突破思维定势,是释放教师创造力的关键。《田忌赛马》的故事,不仅在语文学科里面,数学教师拿来主义,以田忌赛马获胜之后,齐王奖励他骑马圈地为背景,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设计如何为田忌圈最大的土地为任务,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第三,认识学科德育的差异,更注重学科德育的联结,是有效落实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的抓手。艺术学科可以欣赏,可以表达。语言学科的学科内容既可以承载德育的内涵,还可以作为表达的工具。数学需要情景,更注重思维的培养。科学学科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既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也感悟科学精神等等。每一门学科都有各自学科德育的魅力,认识这种差异性,是跨学科德育实施的一个重要经验。

当然,跨学科德育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对德育主题的提炼和加工还不到位,这是相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再比如,学科内容之间的壁垒造成的跨学科德育在客观上存在的实施难度,对老师的创造性要求比较高。还有对德育目标的目标核查,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用,造成跨学科德育的设计与实施存在一定的偏颇。但通过实践可以看到,跨学科德育是1+1大于2的一项创新举措,它赋予学生德育养成更充分的学习、感知和实践的过程,提升了学科德育的整体效益。同时,跨学科德育是对教学形态的一种突破,这种突破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成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已经比较主动地加强新学科之间的联系,不仅是语文学科,对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这逐步成为教师们的一种主动意识和行为,这也是实施跨学科德育的一个重要收获。

责任编辑/肖茂红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科德育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