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伤情编码理论的实兵交战战伤训练模型

2015-03-20龚红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实兵战伤伤势

周 俊,连 平,龚红伟,江 雷,秦 超*

(1.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上海 200433;2.解放军第85医院全军远程医学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 200052;3.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军队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上海 200433)

2005年中央军委提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战略思想,全军深入学习领会其思想内涵和本质特征,积极开展理论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应用,逐步走开了基于信息系统的军事体系对抗集成训练[1]。随着我军基于同一战场态势,由信息系统支撑,全员全装全程参与开展的红蓝军实兵对抗训练模式的不断深入,对后勤物资、油料、装备,尤其是完成“医疗与士兵同在”使命任务的战救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训练要求。由于我军战救训练缺乏相应的信息系统支撑,无法实时感知伤员发生地点、伤势程度、伤情变化,难以实施精准救治,使得本应贴近实战的战救训练一直处于“摆练”或“陪练员”的境地[2]。研究建立实兵交战战伤训练模型,为科学合理诱导实兵交战战救训练提供技术支撑,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1 建立实兵交战战伤训练模型面临的主要困难

1.1 历史数据相对缺乏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军历次作战战伤数据不全,资料不完整,可查询数据仅限于抗美援朝战争和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统计资料,伤情伤类比较陈旧;现有伤类、伤部、伤势统计数据往往是单一维度的统计,缺乏相互之间的关联,而且也缺乏相关致伤武器的记录。

1.2 武器装备相对落后 由于战争形态和武器装备的升级发展,信息化时代相较于机械化时代的作战能力已经有了较大跃升,伤情伤类已经发生较大变化,我军长期处于和平时期,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缺乏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伤情相关数据。平时用于战救训练的伤(病)例伤情相对陈旧固化,与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多种因素致伤不尽符合。

1.3 目前系统产生伤情单一 在全军部队广泛使用的实兵交战系统主要针对合同战术训练,单兵被击中后简单归为阵亡,并退出战斗,缺乏实时伤情,无法开展贴近实战的战救训练与评估。

开展实兵交战战伤训练模型研究,建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伤类、伤部、伤势、伤情及其发生机制,细化不同救治阶梯救治措施、操作时间、药材消耗、救治效果、评判标准,为牵引实战化战救训练提供勤务基础,是卫勤、临床和计算机专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美军伤情编码PC codes理论

2.1 美军系统总结战伤数据 美军十分重视战伤数据的收集整理。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海军卫生研究中心(Naval Health Research Center)研究人员收集、整理、分析越南战争原始伤票,在此基础上,结合战争特点和区域分布,对伤部伤类进行科学分类汇总和系统分析处理,并将其归纳总结为伤情编码(Patient Condition Codes,简称PC codes),为战救训练和战争减员预计提供了可靠依据[3]。伤情编码理论经过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多次应用,不断趋于完善[4]。

2.2 伤情编码的概念 伤情编码实际上就是根据不同致伤因素导致受伤部位和伤类简单排列出单一伤情和多发伤情,并将其标准化编码排序。地面作战伤情从001开始编码排到350,共有187种战伤编码,除战伤编码外还包括非战斗外伤和疾病(Disease and Non Battle Injury)编码,个别地方留有空白待以后扩展。每个编码对应的可能是一组伤病情,规范的伤情编码不仅使得在战现场和野战医疗机构救护人员的救治措施保持连贯性,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和有效性,而且广泛应用于伤员发生器(Patient Workload Generator,PATGEN)、伤员流分析工具(Casualty Flow Analysis Tool,CASFLOW)、战术卫勤计划工具(Tactical Medical Logistics Planning Tool,TML+)、药材补给预测工具(ESP,Estimating Supplies Programme)等各种卫勤建模仿真软件,为减员结构预计和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奠定理论基础[3,5](表 1)。

表1 美军部分伤情编码和伤情描述

2.3 伤情编码相关研究成果 实兵交战战伤训练模型,不是各种伤类、伤部、伤势、伤情的简单罗列,关键在于各种伤情的发生机制,即不同伤情与不同交战武器的关联,因此需要明确不同致伤武器击中后各种伤类的发生概率,不同致伤武器下各种伤类各种伤部的发生概率。由于我军这方面的原始数据和相关研究几乎为“空白”,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军队相关研究成果。

美军伤情编码理论将致伤种类归纳为肢体离断、烧伤、震荡伤、错位、骨折、扭伤和外伤;致伤武器归为轻武器、火炮、火箭弹、榴弹、地雷、其他/多发等6类;不同致伤武器导致各种战伤发生概率不一致。通过对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马岛海战、索马里、巴拿马等历次作战减员数据分析,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出不同种类武器不同伤类发生百分比[6](表2、表3)。

表2 美军不同致伤武器伤类构成(%)

同样,不同伤部发生百分比,不仅与不同伤类有关,也要考虑不同致伤武器的因素[7-8]。

表3 不同致伤武器和不同伤类的伤部构成(%)

3 实兵交战战伤训练模型的主要内容

陆军实兵交战系统和搜救型电子伤票系统是我军目前贴近实战训练的两套独立运行的系统,需要将两套系统通过制定数据协议和研制战伤训练模型,实现无缝连接,融为一体。交战终端装备将受伤、救护等信息实时传到实兵交战系统导调控制中心,医务人员的救治信息、效果评估等通过搜救型电子伤票系统传至卫勤机构和后勤指挥席位。实兵交战战伤训练模型研究是两套系统有效融合的核心内容,单兵被不同武器装备击中后,伤情实时产生与传递、信息感知与获取、军医搜寻与救治、药材实时使用与消耗、救治力量运用与指挥、救治效果评估与裁定,均通过战伤训练模型牵引流转。

为科学合理诱导实兵交战战救训练,以我军及外军作战战救历史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实兵交战系统直瞄、间瞄、地爆等致伤武器平台为基础,以交战单兵终端和单兵搜救终端为条件,采用计算机模型运算方法,研究构建可用于实兵交战战救训练的战伤训练模型(图1)。

图1 实兵交战战伤模型构建基本原理

3.1 伤类发生 根据实兵交战不同武器种类打击单兵、坦克与步战车、掩体、步兵集群等目标,产生不同伤类。以单兵被120坦克炮用榴弹击中为例,设定产生的伤类为烧伤 2.50%,肢体离断4.00%,震荡伤2.00%,撞击伤 1.00%,脱臼 0.5%,骨折 10.00%,炸伤60.00%,多发伤20.00%(根据现代战争多发伤增多的趋势,对表2原始数据基础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按照排序计算累计百分比,由计算机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搜索。系统运行一次,计算机随机产生一个随机数0.0659,数字位于区间5,因此找到相应的伤类为“肢体离断”(表4)。

表4 战伤模型—计算机模拟发生伤类

3.2 伤部发生 根据美军不同致伤武器弹药、不同伤类、不同伤部分布的数据,系统随机确定某一种伤部;以上述被120坦克炮用榴弹击中的单兵为例,“肢体离断”对应部位及其可能性为膝盖以上20%,前臂8%,整个上肢12%,膝盖以下15%,足13%,手30%,骨盆2%。系统再次运行,按照一定规则“搜索”出来伤部为“膝盖以上”。

3.3 伤势发生 我军以往战争伤势统计分为轻伤、中等伤、重伤,2006版战伤救治规则明确区分为轻伤、中等伤、重伤、危重伤四种。由于美军伤情编码理论的基础数据来源于越南战争入院伤病员的原始记录,伤势大多为中等伤和重伤,无法满足实兵交战战救训练需要。因此邀请部分临床医学专家,在美军基础数据基础上,将187种战伤伤情适当拓展到279种,覆盖轻伤、中等伤、重伤、危重伤和死亡各种可能。实兵交战各种伤类、伤部、伤势的发生比例是根据不同武器弹药种类由红蓝军双方在战场对抗“打”出来的,实质上是参考美军历次作战数据,按照一定的概率“算”出来的。

3.4 确定PC code 由伤类和伤部的组合,可以确定PC code。例如:肢体离断(膝盖以上),可能的伤情编码包括147和1471,可能性各占50%;147为危重伤,1471是在147基础上拓展的死亡;计算机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运算,随机确定伤情编码为147,伤势为危重伤;根据伤情,临床医学专家确定相应的生命时长为1小时,同时给出简易伤情描述,包括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采用美军AVPU评分),有无活动性出血和肢体骨折。战场军医/卫生员利用军医手持机读取基本伤情,做出初步诊断,根据伤情采取相应救治措施,藉此引领战救训练。

4 小结

实兵交战战伤训练模型的研制为陆军实兵交战系统和搜救型电子伤票系统成功融为一体,开展实战化战救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解决了战救与作战“两张皮”的问题,2014年9月在某训练基地举行“卫勤使命-2014”演习,实兵交战战伤训练模型得到了较好的检验。本次演习,依托野战数字化搜救平台,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多级多元、一体联动的“动态”的训练模式,以实时产生的伤员信息流,引导战救指控与保障全过程全要素的演练,实现战救训练“变静为动”“革虚为实”的革命性转变,达到实打实保真搜真救的实战化训练要求,为实现“伤不当死不死,伤不致残不残”的保障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1] 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和条令研究部课题组.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理论研究与思考[J].军事学术,2011(2):5-11.

[2] 连 平,胡家乐,周 俊.基于实战条件下的信息化战救训练转型[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1 -4.

[3] Blood C G,Nirona C B,Pederson L S.Medical resource planning:theneed to use a standardized diagnostic system[R].ADA223193,1989.

[4] Zouris J M,Wade A L,Magno C.Redefining Projections of Disease and Nonbattle Injury Patient Condition Code Distributions with Casualty Data from Operation IraqiFreedom[R].ADA457697,2006.

[5] 赵建军,彭海文,江 雷.美军伤情编码理论及对我军的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2):161-163.

[6] Walker G J,Zouris J M,Blood C G.Projection of patient condition code distributions during ground operations[R].ADA366748,1999.

[7] Zouris J M,Walker G J,Blood C G.Projection of PC code distributions based on mechanism of injury[R].ADA434281,2003.

[8] Zouris J M,Walker G J.Scenario-Based Projections of Wounded- in - Action PatientCondition CodeDistributions[R].ADA445202,2005.

猜你喜欢

实兵战伤伤势
基于LORA通信的模拟实兵对抗训练系统
军用飞机战伤抢修技术体系建设发展论证研究
护理士官战伤救护技能培训方法、效果及建议
战伤分类和四肢战伤发生发展趋势
海军在南海举行实兵对抗演习
战斗力的“倍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