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思考
2015-03-20李梅琼
◎李梅琼
(象州县农机校 545800)
农机实用技术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的驾驶(操作)技能、维修、保养、安全生产以及相对应机械作业的相关知识。近几年来,农机培训工作已引起了各级农机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促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培训人数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机推广速度和应用效果。因此,探讨农机实用技术培训,解决好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中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农机化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县级农机校近几年来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情况进行分析,谈一些看法。
一、当前农机培训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县级农机校不断改进农机培训方式,优化培训环境,促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农机化发展的步伐。但是,农机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师资知识老化。县级农机校不仅师资紧缺、年龄偏大,而且知识老化严重。如象州县农机校,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员工16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5人,40岁以下只有3人,大专以上文化的10人,中专4人,高中以下2人。他们虽然大部分是农机化专业或者相关专业,并有9人取得工程师职称,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偏大,加上长期得不到进修学习,知识无法更新,知识老化、无法适应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需要。
(二)设施条件落后。长期以来,县级农机校本来投入就不足,加上学员少,经济效益低,教学必要的设施得不到增添和改善,设施老化,有些地方就连象样的场地都没有,有些地方虽然有场地,但是教练场地根本不符合要求,有的教练车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对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的技术培训,有教练机具的为数不多,有很多地方根本没有专门的教练用机具,所以培训质量差、考试合格率低。
(三)人数越来越少。虽然近几年来,农机技术培训对象不断扩大,由拖拉机驾驶员,发展到收割机驾驶员和插秧机操作手,而且数量越来越大,但是,培训人数增加不多,培训难度加大,出现了十分被动的局面,有很多拖拉机驾驶员,特别是微型拖拉机、水稻联合收割机驾驶员不自觉参加培训。据象州县统计:到2013年,全县水稻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超过1000人,而参加统一培训学习的不到400人。
(四)厌学心理严重。很多拖拉机驾驶人员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以信息闭塞、路远交通不便,农活多家务重为由,不愿参加培训学习,认为拖拉机谁都会开,所以有的报名后就不见人了,用学习时间去玩。有的只想参加操作练习,不愿参加理论学习;有的只想参加考试不想参加培训学习;有的不按照要求进行学习,学习不认真马虎对待。因此,造成一些地方参加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少,与农机化发展不相适应,农机培训工作出现十分被动的局面。
(五)质量低效果差。目前农机培训不但参加学习人数不多,而且机手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低下,加上文化素质的差异,学习效果不够好,有的虽然取得了驾驶(操作)证,但是,对机具的维修保养和简单的故障处理都不会,有的连一般的操作技巧都不懂。
二、农机培训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农机培训难度加大,培训成本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来自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自本身的工作措施等,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够。作为县级农机部门负责全县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农机校,它应具备有一定的场所、一定的教学设备、一定的师资队伍,但是,20多年来,特别是这10多年来,有关部门对县级农机校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场地没有扩展和变化、教学设备没有多大更新、师资队伍没有增加,工作方法没有改变。
(二)思想认识不足。有的认为:拖拉机是代替耕田的“牛”,用“牛”犁田耙田,不需要参加什么培训学习,也不需要什么驾驶证;他们认为开手扶拖拉机有没有驾驶证无所谓,有驾驶证开,没有驾驶证照样开。
(三)培训内容单一。无论是拖拉机还是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的时间、内容都有了明确规定,如水稻联合收割机技术培训时间要求11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调整保养实习6学时,农田作业实习12学时。但是,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有的农机校考虑机手时间紧工作多,只进行操作培训,忽略理论教学、安全知识、维修保养、调试等技术的学习。
(四)费用开支过大。长期以来,农机驾驶(操作)技术培训必须到县农机校统一学习,从报名、办理学习手续、培训学习到统一考试,除花费很多的时间不算,费用开支相当大,就不算培训费、考试费等的开支,耽误自己的工作外,仅来回车船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费用开支一般要在1000元以上。
(五)时间短要求低。无论是拖拉机还是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培训的时间、内容虽然有了明确规定,但是,有的农机校同情机手时间紧工作忙的理由,缩短学习时间,同时对学习班管理不严,生怕管理严机手不来参加学习,任由一些机手只参加操作培训,不参加理论知识学习。
三、加强农机培训的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县级农机部门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培训模式,克服培训中的不良现象,及时解决好农机培训中遇到的问题,要确保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笔者认为当前农机技术培训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要加强对农机培训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农机培训工作,把农机培训工作当作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县级农机主管部门要成立领导机构,由局领导专人负责,领导小组要组织农机校的教职员工认真讨论,制定切合实际的培训方案,要明确工作职责,责任到人,并把农机培训任务的完成情况列入年度目标,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完成任务好的给予奖励,不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同时作为年度评优、职务聘任、职称评定等的主要参考依据。
(二)增加农机培训的投入。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解决必要的资金投入,县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多方争取资金,加大对农机培训的投入力度,有计划地增加培训设备、器材,优化培训环境,改善培训条件,与此同时,要建立培训基地。建议:一是争取县人民政府把农机培训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二是争取上级农机部门及有关部门专项资金;三是社会办学,通过社会能人资金投入办学;四是联合办学,探索成立股份制投入的农机培训模式。
(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目前,县级农机校的师资普遍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因此,要加强对县级农机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提高农机校师资的业务水平。一是上级农机部门要定期对县级农机校的老师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二是要有计划把年纪较轻、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的同志送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三是县农机管理部门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农机老师,拓宽农机实用技术的培训路子。
(四)坚持下村培训的便民服务理念。农机培训工作要坚持发动报名、办理手续、学习培训、组织考核“四到村”,并提供优质服务,妥善解决群众参加培训与工作的关系,方便群众参加学习,减少群众的费用开支。象州县曾进行大胆探索,分别在运江镇的三里村、水晶乡的新寨村等村屯进行试点,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调动了农机手自觉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但学习人数倍增,而且培训质量明显提高。
(五)提高农机培训质量。农机培训既要培训人数,增加培训数量,同时要确保培训的质量,使机手学有所用,提高机手的操作、维护保养的技能,从而激发农民买机用机的积极性。因此,一是要有计划有安排,专人负责,落实责任制;二是要按教学大纲要求,保证学习的内容、时间;三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讲究教学方法,正确引导机手进行实际作业;四是要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培训班的管理工作;五是严格考试,把好考试关,考试不过关的坚决不能发给驾驶(操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