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话剧《茶馆》中感叹词的英译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

2015-03-20张小胜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茶馆

张小胜,郭 妮

(湖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话剧《茶馆》中感叹词的英译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

张小胜,郭妮

(湖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摘要:话剧《茶馆》是老舍先生全部剧作中最有光彩的作品之一。文章以关联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探讨英若诚和霍华两位译者在处理话剧《茶馆》中汉语感叹词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并从关联理论的角度阐释分析了两位译者的处理方式,论证了关联翻译理论对话剧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茶馆》;关联理论;感叹词

话剧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塑造人物性格时需要精炼简洁的语言。感叹词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感叹的主要修辞作用是抒发强烈的赞叹、惊讶、愤怒、痛苦、怀念等思想感情,增强语言感染力,引发读者或听者的共鸣,广泛地运用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出现于强烈的抒情部分”[1]。“《茶馆》是老舍全部剧作中最有光彩的作品,也是有别于老舍的其他剧作的作品”[2]。由于感叹词具有经济性的语义特征,在戏剧《茶馆》中有非常高的使用频率。老舍先生作为一代语言大师,在创作时斟词酌句,《茶馆》中的感叹词,当然更是他精心斟酌的结果。感叹词的使用对于塑造人物性格和反映人物命运具有重要的意义。《茶馆》有两个英译本:一个是英若诚先生的译文,另一个则是加拿大人霍华先生的译文。本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依据,旨在探讨两位译者在处理汉语感叹词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意在论证关联翻译理论对话剧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的解释力。

一、关联翻译理论

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于1986年提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 (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3]。Ernst-August Gutt将关联理论开创性地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自关联理论引入我国之后,我国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阐述,如张春柏(2003)、赵彦春 (1999,2001)、王建国 (2001)、宋旭和杨自俭(2003)、李寅和罗选民(2004)等等。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翻译是一个与大脑机制密切相连的推理过程,是一种言语交际过程。翻译不同于一般的交际活动,它包括两轮交际活动:一是原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二是译者与译语接受者之间的。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译者在源语文本作者明示的基础上凭借其认知语境 (cognitive environment)中的三种信息:逻辑信息(logic information)、词汇信息(lexical information)和百科信息(encyclopedic information)进行推理判断,从而获得源语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然后,译者对译语接受者的认知语境和阅读期待做出正确的判断,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使译文最大程度地与原文趋同(convergence),“使译语接受者勿需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即能获得理解原文的足够语境效果,即取得最佳关联”[4]。

关于关联翻译的标准,赵彦春指出:“就关联翻译而言,交际效度(validity)在翻译参数体系中的权重最大,其次,才是信度(fidelity)等相关因素”[5]。效度是指译文所传达的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即译文所达到的交际效果。信度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作的语言以及意义内容。 高质量的翻译应该是译者在保证交际效果的前提下使译文在形美、音美、义美等方面向原文趋同。

二、汉语感叹词的分类及特征

叹词“是一种通常独立于句法结构之外,以模拟人类自己的声音、表示人类自身情感为主的特殊的词类”[6]。叹词主要用在以口语体为主的小说、戏剧、影视等的人物语言中。感叹词的运用可以增强人物语言的表现力,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陈光磊将叹词分为以下三类:1、呼应词,用于表示呼唤或应答的词,如:喂、哦、啊、恩等。2、惊叹词,用于抒发喜怒哀乐等感情意味的词,如:哼、啊、哎、呸、哎呀等。3、准叹词,如:乖乖、好家伙、老天爷、妙、罢[7]。关于这一点,王力先生做过类似的说明:“有些字,本来是一个实词,但因为他们所带的情绪色彩太浓了,也就变成情绪呼声的用途。此类最常见的是‘好’、‘妙’、‘罢’等”。第一类和第二类之间并非是泾渭分明的,彼此之间存在着交叉,某个叹词可能既属于A也属于B,如:唉、哦、嗯等[8]。

传统的学者(王逢鑫,1999)认为感叹词有以下特征:首先,从语义上看,感叹词的意义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具有多义性,只能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明确下来。其次,从句法的角度,感叹词可以独立使用,可用在句首、句中、句末,与句子的其他成分分开。[9]再者,感叹词具有经济性的特征,简练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近年来,不少学者逐渐从其他角度研究感叹词,刘丹青论述了叹词的代句性[10],李丛禾则认为感叹词具有丰富的语用和认知功能,认为感叹词能增强话语的关联性,凸显作者意欲表达的认知效果,指引读者沿着作者的意图理解话语,减少认知处理负担[11]。

三、《茶馆》中的感叹词及其英译

(一)《茶馆》原著中感叹词的分布情况

《茶馆》通过描写裕泰茶馆的变迁和各类人物生活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剧本紧紧围绕茶馆这一典型环境,让各类人物先后登场,描写他们的言行举止,折射了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凄苦遭遇和悲惨命运。老舍先生是语言运用的大师,创作时字字斟酌,连一个虚词都不放过。老舍先生曾说过:“一个‘呕’或者一个‘啊’有时候可以代替一句话”[12],足见其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深厚的语言功底。

在《茶馆》原著中,老舍先生一共使用了15个感叹词,感叹词的使用次数为79次。根据陈光磊对叹词的分类,我们可以把这15个感叹词做如下分类,哼(11次)、唉(14次)、呸(2次)、哈(9次)、哟(7次)、哎哟(6次)、啊(5次)、嗬(2次)、喝(3次)、嗻(8次)、嘿(2次)、哎(1次)、喳(1次)、嗯(7次)、嗨(1次)。

(二)《茶馆》两个英译本中感叹词的翻译

在老舍先生的《茶馆》里感叹词出现的频率极高,他们的使用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英译这部作品时,如何处理感叹词也是极其关键的。我们提取原著中所有感叹词的句子及其对应的两种英语译文,在详细地对比分析之后,可以发现英若诚和霍华两位译者所使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他们的翻译策略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英若诚和霍华在不少情况下都使用英语叹词来翻译原文的感叹词。例如: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英译:Oh,it’s you,Master Ma./霍译:Ho,Fifth Elder Ma,I didn’t know you were there.

2.英若诚处理叹词时,有时根据上下文在译文中省略了叹词,而霍华还是使用了相应的英语感叹词。例如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英译:You just wait,one of these days I’ll take this place back./霍译:Humph!You’ll see,sooner or later I’m going to repossess this place.

3.英若诚在翻译时采取了释义的策略,而霍华则将其译为英语叹词。例如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英译:Exactly.A big…really big factory! That’s the only way to help the poor./霍译:Mmm!A huge,areally huge factory.That is only way we will save the poor.

4.英若诚和霍华都采用释义的翻译策略,没用感叹词来翻译。例如:嗻,还是黄鸟。/英译:of course,it is an oriole./霍译:of course,it is an oriole.

5.英若诚采用叹词来翻译,而霍则采用释义的方式。例如:一个男子汉干什么吃不了饭,偏干伤天害理的事!呸呸。/英译:Couldn’t you make a decent living any other way?Do you have to follow your filthy trade?Pah!/霍译:What kind of a man would turn to your rotten, stinking business to fill his belly?Basbard!

总体来说,在处理感叹词时,英若诚和霍华采取了基本相似的翻译策略,即使用英语感叹词来翻译汉语感叹词。相比较而言,霍华更加偏向于使用相应的英语感叹词,除了“嗻”(译为of course或thank you)、“呸”(译为“basbard”)采用释义的策略以外,其他无一例外地均翻译为相应的感叹词,更值得注意的是霍华在翻译“唉”和“哎哟”时,将所有的“唉”都译为“Ai”,将“哎哟”都译为“Aiyo”。而英若诚在翻译时则更加灵活变通,运用释义,省略多种方式。

四、从关联翻译理论来阐释两个译者的翻译

Gutt曾指出“译文应该为同原文释义相似的接受语语段”[4]p11译者在处理感叹词时应该考虑源语作者使用汉语感叹词的交际意图以及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阅读期望,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兼顾效度和信度,尽可能地向原文趋同。

文章的第四章我们已经将英若诚和霍华德翻译策略分为五个类别,下面我们结合译例,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来阐释评析每一类别。

(一)在第一类别中,两位译者都不约而同的将汉语感叹词翻译为英语叹词,譬如以下几例:

例1原文:呸!你还不该死吗?

英译:Pah!Then good riddance

霍译:Damn it!You don’t deserve to live,anyway.

例2原文: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

英译:Pshaw!I’ve no time for people who serve foreign masters.

霍译:Humph!I never have a good opinion of anyone who lives off the foreigners.

例3原文:哟,老爷在这儿哪!

英译:Ah,Your Excellency!

霍译:Yo!You here too,Elder Wu.

源语作者老舍先生运用这三个感叹词 “呸”、“哼”、“哟”传达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呸”、“哼”表示轻蔑、反对、不满的情绪,“哟”则表示发话人的惊奇。两位译者都体会出了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对译语接受者的认知语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很清楚的知道英语感叹词 “pah”、“Damn it”、“pshaw”、“hump”、“Ah”、“yo”可以使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译语接受者的期盼吻合,从而使译文取得与原文相同的语境效果。

(二)在第二类别中,两位译者的翻译方式则发生了改变,英若诚采用了省略译法,而霍华仍然使用英语感叹词

例4原文: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了呢!

英译:I’ll keep my pigtail where it is,What if they decide the reform the reform,and bring the emperor back again?

霍译:Hump!I am hanging onto my queue in case the emperor right back onto the throne.

例5原文:哟,这是什么话呀?

英译:That’s no way to talk!

霍译:Yo!What kind of nonsense is that?

例6原文:啊?我要画儿干嘛呢?

英译:But what would I do with a scroll.

霍译:Huh?What do I want with a picture?

感叹词“哼”在汉语读者的百科信息里表达一种不满、轻视的情感,“哟”、“啊”则意味着说话人有些惊讶、惊奇。在英语接受者的认知语境中,“hump”、“yo”、“huh”也表示与源语类似的情绪,所以霍华的英译是与原文相似性的接受语语段,译语接受者在勿需付出不必要的推理努力就可以从译文推导出原文作者想要表达情绪的交际意图,从而达到最佳关联。而英若诚译文中感叹词的缺失却是一种遗憾,感叹词在译语英语中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经常使用的词类。英语接受者可以形成与源语读者类似的语境假设,最后获得相似的语境效果。所以此时英若诚的省略译法实在不是理想的译法。

(三)英若诚在翻译时采取了释义的策略,而霍华则将其译为英语叹词

例7原文: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

英译:Exactly.A big…really big factory,That is the only way to help the poor.

霍译:Mmm!A huge,a really huge factory.That is only way we will save the poor.

例8原文:啊!不去?

英译:what?Refuse?

霍译:Uh!Refuse?

例9原文:哟,宋爷、吴爷,二位爷办案哪?

英译:So!It is you two gentleman!On official business,are you?

霍译:Yo!Elder Song,Elder Wu.Making an arrest,are you,gentleman?

上文提到过关联翻译理论的标准是效度和信度。“追求译文的效度和信度构成衡量译文质量优劣的标准和主要参数。”[13]。以上三例中,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十分明显,意在运用这几个感叹词表达发话人强烈情感。感叹词“嗯”、“啊”、“哟”传达了发话人赞同,惊异、惊讶,英若诚分别用副词“exactly”、代词“what”、以及副词“so”来翻译,传达了原作者的意图,保证了译文的效度,但是译文的信度却略逊一筹。霍华使用的与原文词类相同的感叹词来翻译,“Mmm”“Uh”“Yo”三个英语感叹词能使译语接受者在不增加推理努力的情况下获得相同的语境效果,尽可能的使原文向译文趋同,兼顾了译文的信度和效度。

在以上三种类别中,英若诚采用了直接译为叹词、省略、释义的方式,霍华则全部使用了感叹词。在能保证交际效度的前提下,使用英语的感叹词来传达汉语叹词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霍华在翻译“唉”和“哎哟”时,将所有的“唉”都译为“Ai”,将“哎哟”都译为“Aiyo”,这一做法值得商榷。如以下几例:

例10原文:唉,三爷,这年月谁也舒服不了。

英译:You poor man?But none of us has it easy?

霍译:Ai!ThirdElder,nobodyhasitgoodthesedays.

例11原文:唉!明师傅可老没来啦

英译:Ah!Chef Ming,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霍译:Ai!ChefMing,youhaven’tbeenhereforages.

例12原文:哎哟!四爷,可想死我喽!

英译:Oh!My old friend!How I have missed you!

霍译:Aiyo!Fourth Elder!What are you up to these days?

“唉”意义很多,表示悲伤、痛苦、无奈、遗憾、惋惜、感慨等,具体的含义需要通过“语境化”才能确定下来。例10中“唉”有悲伤、无奈之意,例11的“唉”表示遗憾、感慨,汉语的“哎哟”则表示惊讶。霍华直接将“唉”和“唉哟”音译为“Ai”和“Aiyo”,这种翻译方法似乎不妥。“Ai”和“Aiyo”这两个音译词在英语中并不存在,译语接受语读到之后不解其意,无法根据其认知语境来推导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这样的翻译在增加了译语接受者推理努力的情况下,还无法让译文读者获得相应的认知效果,从而无法与原文达到关联。英若诚译文在处理手段更加灵活,例10采取了释义的方式,例11则转化为学英语叹词“Ah”,例12则将“哎哟”译为“oh”,三个译例虽然在语言形式上进行了改动,但重现了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与原文取得相似的交际效果。

(四)英若诚和霍华都采用释义的翻译策略,没用感叹词来翻译

例13原文:嗻,还是黄鸟

英译:of course,it is an oriole.

霍译:of course,it is an oriole.

例14原文:嗻,总管

英译:Thank you,Your Excellency.

霍译:Thank you,Your excellency.

在第四种类别中,“嗻”是中国清代奴仆对主人所使用的应答语,表示“是、对”的意思。例14中的“嗻”在上下文语境中,除了表示应答之外,还有表示感谢之意。原文接受者根据认知语境和上下文可以理解体会原文的话语信息和交际效果。英若诚和霍华都采取了释义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接受者能充分理解了原文作者想要表示应答和感谢的意图,在认知语境中取得了相似的语境效果,译文读者可以获得足够的认知了。

(五)英若诚采用叹词来翻译,而霍则采用释义的方式

例13原文:一个男子汉干什么吃不了饭,偏干伤天害理的事!呸呸

英译:Couldn’t you make a decent living any other way?Do you have to follow your filthy trade?Pah!

霍译:What kind of a man would turn to your rotten,stinking business to fill his belly?Basbard!

例13中的“呸”传达了说话人强烈的不满、鄙视。源语接受者通过这一叹词所感受到的强烈情感正是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译者英若诚也利用叹词“Pah”来翻译,译语接受者所用的推理努力和原文接受者的相似,译文和原文所取得语境效果也相似,从而原文和译文最大程度地契合,保证译文的效度和信度。霍华在翻译时没有沿袭其一贯的处理风格,将叹词释义为名词“basbard”,译语接受者倒是也能体会到原文作者表达轻蔑、鄙视的交际意图,只是原文的语言特征(linguistic properties)却不免丢失,信度欠佳。

五、结语

话剧《茶馆》是老舍在1956年完成的作品,是老舍在语言艺术上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茶馆》只所以成功,固然因为该剧由众多精彩之处,但感叹词的运用也是功不可没。对比分析两个译者的翻译,我们可以发现两个译者采取了基本相似的翻译策略。运用关联翻译理论来阐释分析两个译本,我们不难看出:在能保证交际效度的前提下,使用英语的感叹词来传达汉语叹词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既能取得与原文相似的语境效果,又能保证译文的信度,也就保证了读者或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和欣赏。

参考文献:

[1]成伟钧,唐仲扬.修辞通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76-77.

[2]杨迎平.《茶馆》:“驰骋古今,综合中外”的戏剧艺术:纪念老舍诞辰110周年[J].文艺理论研究,2010(3):56-58.

[3]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45-46.

[4]Gutt,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5-36.

[5]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 276-293.

[6]张宜生.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2-113.

[7]陈光磊.汉语词法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123.

[8]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5:67-68.

[9]王逢鑫.论感叹词:英汉感叹词语义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刊),1999(3):34-36.

[10]刘丹青.叹词的本质:代句词[J].世界汉语教学,2011(2): 147-156.

[11]李从禾.感叹词的认知理据和语用功能探究[J].外语学刊, 2007(3):118-122.

[12]克莹,李颖.老舍的话剧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2:98-99.

[13]黄海军,马克云.关联翻译的本质、标准及局限性[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89-91.

(责任编辑:刘朝霞)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5)010-0042-05

收稿日期:2015-03-31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q108);湖北师范学院优秀创新团队项目(T201515)。

作者简介:张小胜(1981-),女,汉族,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Parallel Corpus-based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Interjections in Teahous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ZHANG Xiaosh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Hubei 435002)

Abstract:This thesis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by two translator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interjections.It makes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ir distinct render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The study shows the great interpretative ability of Relevance Theory.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levance Theory provides significant guidance for translating practice and translation criticism.

Key words:Teahouse;relevance theory;interjections

猜你喜欢

关联理论茶馆
《茶馆》
我给动物开茶馆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茶馆
清雅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