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3-20杨小胡曾维洁欧阳硕龙陈永忠
杨小胡, 曾维洁, 欧阳硕龙, 陈永忠
(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2.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4; 3.靖州县林业局, 湖南 靖州 418400)
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小胡1,2, 曾维洁3, 欧阳硕龙1, 陈永忠1,2
(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2.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4; 3.靖州县林业局, 湖南 靖州 418400)
简述了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湖南省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油茶; 现状; 问题; 对策; 湖南省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其主要产品 — 茶油是纯天然木本绿色食用植物油,也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1-7]。湖南省是我国油茶的最集中栽培区,栽培历史悠久,据统计,至2014年,全省油茶栽培面积达132.53万hm2,茶油产量16.1万t,产值153亿元,油茶林总面积、茶油产量、总产值均居全国首位。全省122个县(市、区),除安乡、南县两个纯湖区县外,其余县(市、区)都有集中成片油茶林分布,其中面积0.67~1.33万hm2的县(市、区)有17个,1.33~2.00万hm2的县(市、区)有12个,2.00万hm2以上的县(市、区)有20个[8-13]。自2008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湖南成功召开以来,湖南油茶产业在基地建设、经营模式、管理水平、加工能力及水平、科技支撑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湖南油茶产业的发展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如何面对困难,采取对策,迎接挑战,促进湖南油茶产业稳步、健康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 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1.1 基地建设规模稳步增长
自2008年以来,基地建设从快速发展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部分企业和大户对基地建设更趋向于理性发展,带有投机心理的企业和大户已经退出了油茶产业,没有退出的企业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并且对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坚定的信心。
1.2 经营模式及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油茶生产经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企业+农户”、“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小户等多种形式共存的经营模式[14-16]。实践表明,各种经营模式各有利弊,企业独立经营,投资大,但与林农之间的摩擦小;以土地入股的合作模式,可减少投资成本,但一旦丰产后,与林农之间的纠纷多;合作社能在短期内实现资源高度整合,但由于其结构比较松散,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家庭农场由于是根据自身需要来制订发展规模,具有可持续性强、管理精细等优点。到目前为止,湖南油茶产业已经从过去的粗放经营模式逐步向精细化经营模式转变,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1.3 加工能力及水平显著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油茶加工企业26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近300家,初级加工个体及加工作坊2200多家,加工能力达50多万t。其中年产1000t以上的茶油企业35家,涌现出了如“金浩”、“林之神”、“三润”、“美津园”、“中富”、“瑞柏” 等众多茶油品牌,湖南茶油加工能力及水平显著提高[17-20]。同时,油茶护肤品、保健品、有机肥料、水产养殖饲料等系列产品的不断研发与投放市场,为油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4 资金投入逐步加大
每年投入油茶产业发展的资金在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油茶发展资金达72.03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全力推进油茶产业的发展,除了充分整合林业、农业、国土整理等涉农资金外,各地还根据自身的区位特点和财政情况,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油茶补贴,有效地推动了当地油茶产业的发展。同时,部分地区还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如建立小额贷款扶持机制,开展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在内的符合油茶产业发展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发放贴息贷款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油茶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矛盾。
1.5 科技支撑能力日益增强
我省拥有“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湖南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专业研究平台。依托科研和资源优势,我省在油茶良种选育、丰产栽培、低产林改造和加工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20多项。先后选育出国家审(认)定的、以“湘林”系列为主的高产品种17个,平均产茶油750kg/hm2以上,比普通油茶品种产茶油提高10多倍。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油茶种质资源库和油茶杂交种子园。全省审(认)定良种采穗圃32个和定点育苗基地60个,良种苗木年生产能力达1亿株以上[20]。为我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 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油茶产业发展认知不足
目前,部分地区追求大干快上,片面追求面积和规模,对科学发展油茶产业认知不足,定位不准,不顾种苗、种植环境和资金等条件的制约,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甚至在个别地区出现了政府的引导方向、政策的出台与生产实际需求错位。这造成部分企业和个体对国家发展油茶的补助政策抱着过高的幻想,在自筹资金准备严重不足的前提下盲目追求规模,导致资金链断裂,后续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
2.2 政策性资金投入力度有待提高
油茶产业投入大,周期长,新造油茶林从定植到投产需要投入45000元/hm2左右,低产林改造需要投入15000元/hm2以上,虽然近些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对油茶产业的投入力度,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对新造林补贴4500~15000元/hm2,低产林改造补贴1500~3000元/hm2,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且基本上是一次性补贴,缺乏后续管护补贴资金,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基地经营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全省现有油茶林绝大部分是老林,主要集中在农户手上,由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管理粗放,效益较低,部分农户认为种植油茶不如出去打工,对发展油茶缺乏信心,投入少或根本不投入,造成油茶效益低、不想管的恶性循环。对于新造林,由于部分企业和大户对油茶产业的投入缺乏科学的评估,部分企业是带有投机的想法套取国家政策资金来做油茶产业,盲目追求规模,缺乏后续资金保障,重造轻管或只造不管,不培蔸,不除草,不覆盖,不施肥,导致新造油茶林成活率不高,甚至个别地方又变成了荒山。
2.4 土地集约难度大
林权制度改革启动以来,林地权属归千家万户,林地集约比较困难。一是部分林农由于受传统小农意识和目前山地租金不高等因素影响,林农宁愿林地荒芜,也不愿意流转。二是受林权发证标准不统一的影响,部分地区存在大量“插花山”(一山多户,一户多山)现象,协调工作难。三是为了集中连片发展油茶产业,部分地区新造油茶林租用的是原来的公益生态林地,受制于政策障碍,公益生态林地调剂难,办不了土地流转手续。四是办理土地流转的主管部门权责不清晰,标准不统一,有些地方只能流转林权证,不能流转土地使用权证,给投资者流转土地和将来抵押贷款及正常的市场流通埋下了隐患,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2.5 融资平台不完善
尽管目前在部分地区有了林权抵押贷款行为,但由于油茶林等生物资产具有价值难评估、难交易等特点,林权抵押贷款的风险补偿、转移机制尚未建立、林权林地使用权证流转不完善,油茶信用担保业务滞后等原因,银行不愿意接受林权作为抵押物。加上油茶产业起步较晚,很多油茶企业成立时间较短,尚处于投入期,无利润或利润较少,很难达到银行放款要求。因此,多数油茶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即使能贷款,也只是小额贷款,很难解决油茶企业和大户对资金的需求。
2.6 市场认知度低,宣传力度不够
茶油品质虽然很好,由于受产地限制,加上当前油茶宣传主要以企业自发宣传为主,宣传力度不够,茶油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没有被广泛接受,产品的认可度低。北方人多数不认识或不了解茶油,习惯使用大豆油或花生油。南方虽有食用茶油的习惯,但受其价格太贵的影响,只能满足极少部分高档消费人群的需求,难以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市场占有量低,市场难以有效做大。
2.7 茶油市场“杂、乱、散”,品牌缺失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毛油、物理压榨油、浸出油、调和油等多种产品,它们在生产工艺、生产成本及产品质量上均有很大区别。由于行业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体系没有建立健全,管理及执法难度大,导致市场出现“杂、乱、散”现象,产品标识不清,真假茶油鱼龙混杂,竞争无序,还没有一个被广大消费者真正接受的茶油品牌,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茶油的消费信心,从而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2.8 科技支撑不平衡
全省油茶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发展不均衡,多集中在油茶良种选育、苗木繁育、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上,在油茶产品的深度开发、配套农机设备研发、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比较少。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精深加工水平低。油茶副产品的开发严重滞后,在高级保健茶油炼制、化妆品茶油开发、油皂素的提取、茶壳综合利用等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二是机械化水平低。目前,茶果采摘机、果实脱壳机、果实干燥机、土壤垦复机等油茶专用机械设备没有研发成功或广泛应用。
3 油茶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强化认识,科学引导油茶产业正确发展
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既不能过分夸大其效益,也不能消极悲观,必须科学分析,建立正确的认识观,因势利导。一要突破油茶是“露水财”思维定势,增强“绿色银行”意识。二要突破粗放经营模式,增强园艺化管理意识。三要突破节点发展定势,增强机械化耕种意识。四要突破单一经营模式,增强复合经营意识。五要突破产品全面开放定势,增强中高端发展意识。
3.2 做好基地提质增效,保障油茶产业持续发展
油茶产业要发展,基地建设是基础,也是保障。2008年以来,全省油茶新造林面积已达16.46万hm2,低产林改造49.40万hm2,基本实现各市州全覆盖,但高标准、高规格的油茶基地不多,跟农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建议以国家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为基础,结合“两园”和“产业园”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对现有基地进行提质改造,努力提高茶油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3.3 加大政策投入,构建融资平台,促进油茶产业稳步发展
增加省级财政投入,建立可持续发展补贴机制,将新造良种油茶林及低改林纳入农作物良种补贴范围,将油茶产业中使用的机械化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畴。统筹好财政、发改、国土、林业、移民、扶贫等部门的涉农投资项目,合力发展油茶产业。积极探索建立融资长效机制,完善林权林地流转机制,完善森林资源评估机构、林权抵押制度。进一步推动银企合作,简化办事程序,扩大信贷规模。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林农保险制度,规避风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小额贷款扶持和银企合作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发行股票上市。建立茶油期货交易平台和林权林地流转交易平台。
3.4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保障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以“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合理整合资源,并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需求为目的,开展联合攻关。重点在良种选育、规模化栽培、经营模式、茶油精深产品研发、机械设备等领域加强研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丰富油茶产品,延长产业链。建立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建立油茶产、学、研结合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新技术的培训推广,保障油茶产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3.5 加强质量监督,建立油茶产品市场准入机制,保证油茶产业安全发展
结合油茶产业规划及现状,合理布局,整合加工资源,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油茶加工企业和茶油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议由林业部门、财政部门、食品、药品质量监督局、工商等多部门联合起来,制订出台一系列地方标准和相关文件或政策,加强对生产过程及产品的监督与管理。
3.6 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打造湖南油茶大品牌,推动油茶产业快速发展
应加大对市场培育的投入。由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以公益广告的形式从油茶文化、茶油营养价值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全民油茶文化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油茶健康产品的认识,加强市场辅导,合力打造“湖南油茶”品牌。
[1] 汤晓文,刘韶辉,田亚玲,等.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林业经济,2008(7):24-28.
[2] 吕永来.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 2008(10):18-19.
[3] 李丽,吴雪辉,寇巧花.茶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中国油脂,2010(3):10-14.
[4] 余仁和.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林业,2010(8):58.
[5] 史洁,尹佟明,施季森.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述评[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6):82-87.
[6] 江艺,彭桦.现阶段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2011(8):13-14.
[7] 徐田,张林涛,陈福,等.试论我国油茶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9):80-83.
[8] 杜天真.油茶产业发展中的几个关系[J].贵州林业科技,2011(1):9-11.
[9] 吴娟,王薇薇,魏丹,等.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0(5):84-87.
[10] 吴慧,邹望坤,彭邵锋,等.湖南省油茶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13,40(1):108-111.
[11] 尹春梅,谢小立,谭云峰.湖南省低产油茶林的成因及抚育改造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336-339.
[12] 朱宁,李彬.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6):99-100.
[13] 罗健,陈永忠,彭邵锋,等.油茶低产林改造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2012,39(5):109-111.
[14] 周芳检,何福林,袁岳驷.湖南油茶产业经营机制创新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1(6):488-491.
[15] 周芳检,李治章,张建军.湖南油茶产业发展模式分析及优化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2(19):4284-4287.
[16] 彭邵锋,陈永忠,马力,等.油茶产业主要经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林业科技开发,2012(5):1-8.
[17] 何新钟.对油茶的开发利用及发展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158,187.
[18] 马力,陈永忠.茶油的功能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8):82-84.
[19] 唐丽丽.茶油加工及综合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4):375-376.
[20] 黎先胜,黄光文.湖南油茶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0(5):47-50.
(文字编校:龚玉子)
Theexisting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researchonoil-teaCamelliaindustrialdevelopmentinHunanProvince
YANG Xiaohu1,2, ZENG Weijie3, OUYANG Shuolong1, CHEN Yongzhong1,2
(1.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 Changsha 410004, China;2.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Oil-tea Camellia, Changsha 410004, China;3.Forestry Bureau of Jingzhou County, Jingzhou 418400, China)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n oil-tea camellia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Hunan province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it were put forward.
oil-tea camellia;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Hunan province
2014-08-20
林业科技创新专项(XLK201469)。
杨小胡(1974-),男,湖南省洪江市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林培育与利用研究。
F 326.2
A
1003 — 5710(2015)01 — 0083 — 04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5. 01. 020